林郑月娥:“外冷内热”的香港女特首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5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59岁的林郑月娥以777票的绝对优势在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成为香港首位女特首。
  林郑月娥出身基层,毕业于香港大学,曾担任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署长、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发展局长、政务司长等职务,并在去年7月份被授予大紫荆勋章,备受香港民众的信任和拥戴。
  唐楼里长大的女学霸
  林郑月娥本名郑月娥,祖籍宁波,父母均是内地赴港人员。郑家共有5个孩子,郑月娥排行第4,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因为家计艰难,郑家老少8口人在香港的唐楼里一住就是许多年,而林郑月娥21岁之前的时光,也都是在唐楼里度过的。
  唐楼其实就是香港的群租房,那儿的房间老旧而逼仄,没有电梯、没有冲厕、采光条件极差、居住环境拥挤,并且存在着巨大的消防隐患。这-样的居住环境,是香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底层民众生活的一个缩影。久居唐楼,林郑月娥早就对艰苦的条件不以为意,她唯一心疼的是自己的时间。她自小好学,嗜书如命,是个十足的学霸,但唐楼里没有自来水也无法洗澡,想洗个澡就得跑到楼下提水;家里没有热水炉,只能用小煤炉慢慢烧水,因此,洗个热水澡就要花费不少工夫,让人觉得极不方便。
  群租房空间有限,郑家连一张书桌都没有,孩H10能趴在高低床上写作业,床铺很难铺平,写起字来也容易写歪,但林郑月娥总会尽力把作业写得工工整整。因为刻苦好学,她几乎每次考试都能独占鳌头。学习之余,林郑月娥还酷爱写作和投稿,在不少学生刊物上都发表过作品。每回拿到稿费,她会直奔书店,为自己选几本喜欢的读物,心头便觉得好满足。
  整个少年时代,林郑月娥都梳着两条长辫子,穿着一成不变的校服。梳长辫的原因是“不必频繁出入发型屋,比较省钱”;只穿校服则是因为家中孩子太多,父母无力置办更多的衣饰。女孩子当然爱美,但林郑月娥很少因为简朴的装扮烦心,她说:“我比较知足常乐,与其为了不能改变的事自卑自怜,不如平静接受,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林郑月娥21岁那年,父母终于攒够了买楼的钱,全家在南丰新邨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了一套三居室,当时房子还未建成,每隔一段时间,郑爸爸就搭电车去观察大厦的兴建情况,然后告诉家人新楼的进度。首次置业带给了林郑月娥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兴奋:“我拿着南丰的卖楼书看来看去,想着应该怎样放沙发、怎样放饭桌,一边在脑海里规划,一边在纸上画下自己的梦想新居。”
  后来全家人搬入了新居,终于用上了花洒冲凉。这让林郑月娥觉得特别幸福,这幸福感延续了很多年,直到现在,她依然觉得“每晚冲凉,开花洒有热水就好开心”。一如冲凉这件小事,林郑月娥非常珍惜生活中那些“从无到有”的事物,也比他人更懂得把握命运送来的机会。
  一朵葳蕤绽放的紫荆花
  从小学到中学,林郑月娥一直在嘉诺撒圣方济的书院接受教育,该校的校训为“力行仁爱,实践真理”,林郑月娥一直将这8个字铭记于心,并在生活中努力践行。
  在书院读书期间,林郑月娥一直热心社会服务,且非常关注弱势群体。她经常跟同学们讨论社会议题,以及如何筹款帮助学校。进入中学后林郑月娥选读了理科,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香港大学,成为家中第一个考入大学的孩子。
  在港大,林郑月娥选择了主修社会学。读书期间,她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跟着学校的交流团四处游历。期间了解了各类社会问题,结识了许多社会运动领域的“前辈”。港大毕业后,林郑月娥决心参与公共事务,故此填报了3个政府职位。最终她被录用为布政司署房屋科政务主任,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公职生涯。
  入职后,林郑月娥曾先后参与中英联络小组,处理香港回归问题,并以随从的身份跟随上级赴各地开会、谈判。因为表现优异,她受到了上层的注意,被调入股灾调查委员会。这段经历使她深入了解了香港的经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林郑月娥对处理危机事件独有心得,因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3年“非典”疫情中应对得当,备受上层的青睐,逐渐走进了香港政府的核心部门。特首曾荫权任职期间,林郑月娥受聘为负责官员,并担任发展局局长。梁振英任职期间,林郑月娥又被政府任命为政务司司长,成为香港的“第二号人物”,被誉为“一朵葳蕤开放的紫荆花”。
  香港民众曾用两个粤语词汇来概括林郑月娥的工作风格:“硬净”和“好打得”。第一个词是指她有原则、够坚强;第二个词则是说她敢于担当、能扛事。为了推行填海工程,政府打算拆迁皇后码头,但部分民众却对此极为反对,认为这是在摧毁香港人的集体记忆。虽然承诺码头会重建,个别团体还是乘机策划了一系列抗议活动,引发了警民冲突。林郑月娥临危受命去处理冲突,那日她穿着T恤和牛仔裤来到码头,从容不迫地向大家解释了码头清拆的合法性以及工程延误的严重后果,并掷地有声地表明了态度,最后顺利解决了拆迁难题;2014年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发生后,她更是慷慨直言:“违法‘占中’发生以来,香港的心脏地带中环再也看不到往日的车水马龙,听不到熟悉的有轨电车的‘叮叮声’。‘占中’不但给市民的日常生活‘添堵’,更严重损害香港的法治精神。”
  铁娘子也有一颗柔软的心
  在处理各类事务时,林郑月娥一直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形象。2015年,两名政府工作人员曾被迫喝下“铅水”。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对这起“公务员受辱事件”非常不满,便冒着言论“被扭曲、被抹黑、甚至引来人身攻击”的危险大胆发言,阐明了自己的态度,并直言自己之所以敢于表明立场,完全是因为“官到无求胆自大”。正因为态度鲜明言辞果敢,她被媒体誉为“铁娘子”。
  然而“铁娘子”不过是外界对林郑月娥一贯形象的形容,生活中的她有着一颗柔软的心。担任社会福利署署长期间,林郑月娥经常在下班之后去街头跟流浪汉们交流,聆听露宿街头的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并根据这些资料整理出一份报告,据此推行了“露宿者试验服务计划”。
  而在工作之外,林郑月娥也将妻子与母亲的身份看得极为重要。她与丈夫林兆波相识于剑桥大学进修期间,两人于1984年结为伉俪。婚后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林兆波回到香港大学任教,两人先后育有二子。成为母亲后,林郑月娥一直努力争取时间陪伴孩子们,虽然公事繁忙,她仍坚持每晚回家亲自煮饭给丈夫和儿子们吃,处理完家务再继续工作到深夜。
  林郑月娥的大儿子林节思原本在香港读书,但因为母亲是公众人物,他读中学期间经常受到部分同学的揶揄和排挤,因此忧心忡忡,无心向学。为此母亲主动申请降职,调任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只为了去英国陪伴孩子成长和读书。
  在林郑月娥的陪伴和照顾下,两个孩子都渐渐长大了,也都非常出色。两人均就读于父亲的母校剑桥大学。为了给家人更多的陪伴,林郑月娥原计划卸任公职在英国的小镇上定居,享受清静的家居生活,但丈夫深知她有一颗做事业的心,鼓励她继续为香港服务,于是在得知梁振英特首不打算连任后,她经过慎重考虑决心参选特首,这个决定也得到了丈夫和儿子的大力支持。竞选期间,林兆波特意写了一封公开信给妻子打气,表示自己对她的支持是无限的。儿子们也纷纷写信为母亲打气,希望她能一举胜出。而林鄭月娥也在竞选中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众望所归,毫无悬念地成为香港的第5任特首,也是史上首位女性特首。
  今年7月份,林郑月娥将正式接替现任特首梁振英,开始为期5年的特首任期。上任之后,她希望能履行自己的参选诺言,带领香港再现“东方之珠”的荣光,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香港。
  (责编 满天)
其他文献
外公83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每晚睡觉前,他都会自顾自地念叨:“到了我这把年纪,活一天算一天,睡下去都不知道第二天还能不能醒来。”有时看到苍老的外公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心酸和害怕。每一天的生活都是重复昨天,循规蹈矩,了无生趣,活了83年,却感觉只是把同一天重复了3万次。  我害怕我成年后的日子也是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无聊的生活,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却没有青春可以回忆
有人说:“胡适一生最为人所乐道的一件事,既不是他的实验主义,也不是他的哲学史、文学史或小说考证,而是他的婚姻。”他在异国的一段情缘,历经半个世纪却始终克制在界限之内,让人唏嘘也更加怜惜。  韦莲司,全名为艾迪丝·克利福德·韦莲司,她是胡适1913年6月在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留学时结识的女友,是康乃尔大学里一位教授的女儿。在此后的一生中,胡适因受到韦莲司的影响而获益良多,其生平事迹也因为有了与韦莲司的
给予幼年巴金最初影响的是他的母亲陈淑芬。这是一个贤惠慈爱的女性。巴金称她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先生”。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的一天,母亲陈淑芬双手捧着五六张皮纸,一脸笑容地来到了家里。那时巴金才五六岁,随着在四川广元县做县官的父亲生活在衙门里。巴金一看,那些皮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犹如芝麻大小之类的东西,顿时仰着小脸,睁大一双眼睛,好奇地问母亲:“这上面都是些什么?”她抚摸
老妻的生命只剩喘息:拼尽全力让你活着  2012年11月6日上午10点,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抢救室内,医生正在对姜瑞芳进行诊断和抢救。抢救室外,患者的丈夫张文和两个儿子焦急地来回踱步……两个小时后,医生出来将一张诊断单交给张文等家属,并告诉他们:“病人患了多灶性肌无力肺功能失调症,这是世界上一种罕见的怪病,患者会失去言语、行动甚至呼吸功能,除了口唇有知觉,只能靠呼吸机维生。”时年53岁的姜瑞芳是河
“亲爱的,这份销售数据报表拜托你帮我赶紧整理一下哦,我等着要用。”同事小李扬扬手中的文件央求说,刘婷婷支吾着刚想拒绝,小李赶忙上前拉起她的手,说:“婷婷,帮帮忙吧,我急死了,改天请你吃饭!”她经不起小李的软磨硬泡,只好把手头的工作放下,帮小李做表。刚从销售助理转做销售岗位的刘婷婷总是被拉去帮同事干助理的活,好多次她自己的工作都来不及完成。  年底,部门经理李姐拿着刘婷婷惨淡的业绩单,无奈地将她劝退
提起作家“唐一正”,别说文学爱好者,就是在作家圈内,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但若提起“柯蓝”,文学爱好者肯定会十分熟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柯蓝与周立波、康濯、蒋牧良并称湖南省文学界四大巨头。成名作《早霞短笛》散文诗为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争相传抄。  投身抗战  唐一正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从小追求进步。他的父亲唐贻承是小学教师,在当地口碑和声望都很好,和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是同乡,他们的关系十分密
他来云南写生时看见了我,他当时24岁,我18岁。他来到了我的小房间,因为我当时已经喜欢上了读书和写作,他在那座偏僻的小县城中看见了我房间里的书架。他摩挲着我书架上的一本本书,跟我说着话。  我“嗯啊”地答应着,说的话极少——我在注意他的手,他的手纤长,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对异性的手有兴趣。当他伸手取下书架上的《普希金诗集》时,我看到夕阳之光透过窗子射进来,光线抚摸着他的手,让我感觉温暖。  有一个多
“如今选择在家里办喜事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聚在一起既熱闹又实惠,都特别开心!”说这句话的人是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信号村党支部书记薛举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越来越多的家庭改变了曾经对红白事铺张浪费的陋习,这股“节俭风”不仅吹在信号村,也为周边邻村带去了好风气。2017年,薛举春家庭被评选为“全国最美移风易俗家庭”。  “以前人们都喜欢大操大办,讲面子、讲排场,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壹  “报鸣”  芳庭:“刚上学时我第一次去学校报名,回到家后妈妈问我:‘报上名了吗?’我说:‘没报上。’妈妈问:‘为啥?’我说:‘因为咱们家的鸡没叫啊。’”  芳庭笑着解释说:“小时候我以为报名就是“报鸣”,还等着家里的鸡打鳴呢!”贰  悟空你就别追了  拾谷雨早上赶公交车,到站台的时候,汽车已经启动了。于是他只好边追边喊:“师傅,等等我!师傅,等等我呀!”  这时,一位乘客从车窗探出头来说了一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不少育龄女性把备孕、生娃提上了日程。然而这也让用人单位犯了难。怀二胎要看考评排名  30岁的杨佳佳是保定人。2008年3月,杨佳佳被萌芽幼儿园录用。2015年,杨佳佳已是幼儿园的教学骨干。  当年,一份《关于幼儿园教职员工病假、婚假等有关规定》的文件下发,规定明确:“幼儿园育龄职员符合晚婚晚育的条件后,对于提交了怀孕申请的人,按照来园工作年限、年龄、结婚时间、考核业绩等总分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