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戏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开演之前,古戏台四周的立柱上方都会燃起四盏红色的灯笼,名曰“点灯”;灯亮之后,乐班的锣鼓手还会使劲敲锣打鼓一阵,叫做“邀锣”……这些都是向乡亲们传递和预告当晚有精彩演出的訊号。晚饭过后,闻讯的乡亲们便会匆匆放下碗筷,提凳搬椅,三个一群五个一簇,赶集般向戏台方向涌去。在古朴闭塞的乡村里,看戏唱戏便成了乡亲们十分重大的文化娱乐活动,戏台也是他们间接地接受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脸谱化的古装戏,更是容易让乡亲们辨忠奸、明事理,寓教于乐。至今,我依然记得,在家乡古戏台四根暗红色的立柱上,曾镂刻着两幅金黄色对联:“戏里文章昭日月,台上说唱鉴古今”“到此方知千古事,俨然胜读十年书”。
  (节选自李清明《古戏台》,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点灯、邀锣、开唱……好戏就这样开始了,选文在写唱戏这一传统文化项目时,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唱戏的演员身上,而是着重对听众展开描写。“匆匆放下碗筷”“提凳搬椅”“三个一群五个一簇”“赶集般向戏台方向涌去”,这些短语形象地写出人们对于听戏的极大热情,也让我们对即将上演的精彩剧目充满了好奇。
  小露一手
  你也可以将你看到的唱戏的场景描写下来,或描写舞台,或描写演员,或描写观众,甚至是场边卖东西的小摊贩都可以。
其他文献
描写动物时,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按照一定的结构写  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学习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说,需要按照一定的习作框架来写,这样有利于我们清楚地表达。写此类文一般分为四小节来写,比较适宜。“写什么小动物——介绍它的长相和生活习性——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相处的感受”,按照这个结构来写,习作会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又不容易写乱。  二、外貌描写要表现特征  当然,在写此类作文时
期刊
去年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个漂亮的粉色新书包!  书包整体看上去是长方体,但四个角却是圆弧形的。它的正面,都是一些由虚线和直線交叉组成的菱形格子,这些格子分为三种颜色:淡粉色、梅红色、白色。其中有的格子里有字母“E”,是书包品牌的LOGO。它的侧面还有一个挂钩,方便挂一些小物件。我就在上面挂了自己最喜欢的白色小仓鼠和粉色小熊,这样它俩就可以每天陪我一起上学啦。  这个书包的功能可多啦!它里面
期刊
席间还有一道甜菜,冰糖皂角米。皂角,我的家乡颇多。一般都用来泡水,洗脸洗头,代替肥皂。皂角仁蒸熟,妇女绣花,把绒在皂仁上“光”一下,绒不散,且光滑,便于入针。没有吃它的。到了昆明,才知道这东西可以吃。昆明过去有专卖蒸菜的饭馆,蒸鸡、蒸排骨,都放小笼里蒸,小笼垫底的是皂角仁,蒸得了晶莹透亮,嚼起来有韧劲,好吃。比用紅薯、土豆衬底更有风味。但知道可以做甜菜,却是在腾冲。这东西很滑,进口略不停留,即入肠
期刊
今天第二节语文课上,陈老师拿出一个方方正正的精美盒子,一下子就牢牢地“粘住”了同学们的目光。(夸张的写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盒子很吸引人。)  陈老师满脸微笑、故作神秘地对我们说:“盒子里装的是老师送你们的礼物,猜猜是什么?”  同学们好奇极了!(感叹句,突出同学们的好奇心理,增强了表达效果)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寥寥几字,刻画出同学们的神态)有人猜是书签,有人猜是糖果,有人竟然信誓旦旦地
期刊
同学们,你们一定淋过雨吧!可你们淋过“花雨”吗?今天,我就有幸“淋”了一回!  吃过午饭,我和爸爸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走在前面的我猛地刹车,惊叹不已,嘴巴张得都能塞进一个鸡蛋了:“我们这儿难道也要来贵宾?开G20不成?不然怎么会铺金地毯啊?”可不是嘛,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各自铺了一条“长地毯”,金黄金黄的,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十分引人注目。腦海里好奇的泡泡“咕咚、咕咚”直往外冒,还没等爸爸回应,
期刊
【病文入院】  尴尬的时刻  尴尬的时刻,相信谁都有过吧?令我记忆最深的便是那次上课……(习作开场入正题快是优点,但这篇习作的题目——“尴尬”,不像“难忘”“敬佩”般常用,如果能举例说明什么时候会尴尬,读者会更好理解。)  那天是家长开放日,许多家长来听老师上课。(小作者似乎非常喜欢直接的表达方式,假如能为习作设置点悬念,想必效果会更好)“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家长们纷纷走到教室后面就坐,我一回
期刊
我是一个九岁的女孩,我想让时间永远停留在现在,我永远都不长大。  我不想长大,因为我喜欢现在的学校,喜欢这些同学们,想永远都和他们一起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玩耍。如果我长大了,上中学了,就要离开我学习、生活了这么久的学校,也要离开这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同学们了。虽然上中学也会交到朋友,但那再也不是我现在这些四·5班的同学了,谁也替代不了我那些可爱的同学们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我不想长大,因为长大了要
期刊
今天,我们要在公园进行一次期盼已久的寻宝活动。  “我宣布,寻宝活动开始。”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立即开始行动。瞧,有的同学弯着腰、低着头就近展开地毯式搜索,有的同学直奔自己认为宝物藏匿的地方,还有的同学则跑到公园的平面示意图跟前去了——他们是要先做到胸有成竹呀!(用“有的……”句式来排比,写出同学们寻宝的场面)考虑到要寻的宝是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我就把目标定在假山那一个个如耳朵样的石头洞里。(写了
期刊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我哼着这首耳熟能详的老歌,和一群小记者们走进军营,一起揭开解放军的“神秘面纱”。  一进军营,一个操练场映入眼帘。“一二一……”一群全副武裝的解放军叔叔,一路小跑来到我们面前进行操练。整齐划一的步伐,标准到位的动作,好威武呀,敬佩之情在我心里油然而生。接着我们走进军人宿舍,学习如何叠被子。只见一位教官双手轻轻捏住被子,左甩甩,右扯扯,然后用指头划出几条浅痕,便按照“线
期刊
下课了,我到操场上捉蜗牛。虽然这已经不流行了,但我認为捉蜗牛仍然十分有趣。  我拨开绿油油的草丛,哇,有两只可爱的小蜗牛正在“打架”呢!我把扭成一团的小蜗牛分开,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盒子里。我将靠墙角的一簇草按倒,里面有一只小蜗牛懒洋洋地睡大觉,还有一只卷卷的蜗牛使劲地往上爬,样子真有趣!我用手碰了它一下,卷卷的蜗牛抖了抖身子,掉到一棵草上。我把这两只蜗牛装进盒子里,足够多了,便将它们带回教室,好好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