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100)表面HCOO对CO2吸附的稳定作用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52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FT-GGA)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CO2在HCOO修饰Cu(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与清洁Cu(100)表面相比较,CO2在HCOO修饰的Cu(100)表面的吸附强度增强,其线性对称性不存在.究其原因可归结为HCOO的存在使CO2分子带有部分极性,从而使其与Cu(100)表面的作用增强.
其他文献
根据化合物形成过程中价电子能量变化与生成焓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烷烃的生成焓和电离能之间的关系.以21个烷烃化合物为模型将实验测定的电离能与标准生成焓进行直接关联,证实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钨酸钠(Na2WO4·2H2O)为钨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W掺杂的二氧化硅介孔材料W-SiOW,并通过XRD、HRTEM
采用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成功地制备了高熔点的金属Pt、Ru与Ag纳米粒子.采用SEM、TEM、E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纳米粒子的特征.纳米粒子的粒径基本在数个到数十个纳米的
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乙二醇-嵌段-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EG-b-PDMAEMA)三种具有不同PEG/PDMAEMA嵌段比的PEG-b-PDMAEMA共聚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了SO2与2,4-己二烯之间的钳合反应,IRC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是协同反应.反应中,这两个反应物同时把自己的HOMO电子填入对方的LUMO轨
为探讨咪唑环上取代基团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0.15mol·L^-1 NaCl溶液)下,应用多核(^1H、^13C和^51V)、扩散排序谱(DOSY)以及变温NMR等谱学技术研究双过氧钒配合物NH4
用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与轻稀土硝酸盐反应,合成了7种新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化学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确定了其组成为RE(C10H9N2O4)(C10H8N2O4)·nH2O(RE=La、Ce、n、Nd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CeO2基固溶体催化剂(Ce0.2Zr0.3O2-δ、Ce0.7Pr0.3O2-δ和Ce0.7Gd0.3O2-δ,并考察了固溶体和三种常用载体(TiO2、SiO2和Al2O3)及其负载KNO3后的催化碳黑
采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了Fe-W-ZrO2纳米复合镀层.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附带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恒电位仪等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Fe-W-ZrO2纳米复合
在实施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胶束催化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Bu)4NBr,TBAB),研究了有机电解质TBAB对胶束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阴离子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