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些成果反映到教科书中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8日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发布、发表,教育部正在积极对接,把这些新的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里面。
  申继亮表示,教育部一直很重视历史教育,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就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初中、高中设有必修的历史课。特别在初中根据学生认知理解能力,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内容。
  现在初中用的历史教科书对照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经确定,主要内容也基本确定下来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工程新成果,增补了一些知识。二是根据工程新成果,在原有的表述中又进一步细化。三是根据工程新成果,更新教科书里的一些图表。
  经过修改,希望能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早期农耕文明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2018年5月28日,标题有改动)
其他文献
中国德育:王书记,您好!南开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一个“南开新优质教育”品牌发展战略。请问,如何理解“南开新优质教育”,您如何看待德育在其中的作为?  王毅:“十二五”期间,我区提出“创办南开优质教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优质教育”已见成效,各级各类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有了更高层次、更多元素的要求,对我
提及校长信箱,很多师生、家长并不陌生,在一定时期内,校长信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大多数校长信箱放置在校园里比较明显的地方,很多学生害怕暴露自己,以致对校长信箱望而却步,加之学生对校长与生俱来的神秘感与陌生感,校长信箱所发挥的功效越来越萎缩,校长信箱沦为一种摆设了。虽然网络的发展,使得网上信箱风靡一时,但是囿于时间、空间、网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到校长的行政性事务的干扰,校长借助网上信箱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还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之中。走出误区需要从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学校教育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的重要任务。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1]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健全人格中,以独立、自主为标志的公民人格对学生未来
在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势在必行。  太行山路小学自2012年起就确立了“太行养中华正气,书香育世界情怀”的发展纲领。  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教材开发与学科渗透  国际理解,核心是理解。作为人类文明之经验整合的各个学科都包含着或轻或重的“理解”元素。  我们结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了《PISA全球素养框架》。OECD认为,全球素养是一种多维能力,基于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四个要素,具备良好全球素养的青少年应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OECD建议,想要帮助青少年提高全球素养的教育机构,应聚焦这些
究其根本,生活是一种追求意义的活动,生活的意义承载于生活事实之中。品德课程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应不仅把握事实层面的生活,更应“促使人去正确把握意義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中各种事物、事件、关系、规律、规则对于人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价值,把握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结和价值的关联”。鲁洁先生在其文章中多次提到德育的“两个回归”理念,即“基础性”回归与“归宿性”回归。德育基础性回归是指道德源于生活,儿童的品德教育
雨花区是长沙市的教育大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当前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雨花区教育局在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着眼长远,以务实的态度,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让学生在德育之雨的滋润下绽放生命的美丽之花。    整合资源,丰富德育内涵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是无效的,真正的教育应该 “润物细无声”,让未成年人走进社会,在现实生
“教有法而无定法”,我们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所选择,有所甄别,有所借鉴,有所改造。  很多教育者的育人经验中,都不乏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智慧之举,值得我们学习;但并非所有的优秀经验都可以复制。如果使用不恰当,本来“可以攻玉”的“他山石”也会变成“砸脚石”。我们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特点和被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又要考虑前人之法应用时所处的具体情境。经验再好,都是人家的;我们只可借鉴,切不可照搬照抄
他者,不单单有利于我们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主动承认他者有利于我们从具有唯我性的个人主体转向具有他者性的共生主体。  自第八次课程改革起,品德课堂教学就一直强调“我—你”的关系。教材中的内容也在体现着“我—你”关系,例如:“有多少人为了我……”,告诉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公共汽车上”,让学生分辨公共场所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怎样与人相处”,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我—你”关系,对道德
在对农村青少年财商培养的过程中,要确立农村学校的主体地位。尽管家庭和社会都肩负着农村青少年财商教育的责任,但学校作为农村的地域文化中心,有能力也有义务担负起对农村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主要责任。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互联网 ”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掀起了消费热潮。在此趋势下,各大购物网站也频频推出各种“购物节”,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网络购物消除了消费的地域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