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的“前世今生”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00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书】
  2014年,欧洲麻将协会最重要的赛事——第五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代表中国出征的中国国花队在参赛的51支队伍中,团体获第37名,个人最好名次仅为第30名,引发网上热议。
  麻将发源于中国。在麻将初诞的时候,它曾被视为“国粹”,关于中国人打麻将还有句俗语:“十亿人民九亿麻,还有一亿在观察。”那麻将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中国古代麻将的基础花样源于明代的纸牌“马吊”。顾炎武《日知录》中说:“万历之末,太平无事,士大夫无所用心,间有相从赌博者,至天启中,始行马吊之戏。”
  明代时,纸牌“马吊”供四人打,开始只有6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种花色和幺头三色。其后,由于牌少,人们玩得不尽兴,于是人们就把两副牌合成一副来玩,从此纸牌就变成了120张。
  大约到了清末,人们常用八仙桌来打牌。在打牌时每个人面向一方,这就限制了在一方里不能坐两个人,于是逐渐地形成了玩牌只能四人玩的习俗,四人各坐一方。人们还从方位中得到启发,在纸牌中增加了东、南、西、北风四色风牌。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没有了新牌,为弥补这个缺憾,又增加了听用两种牌色。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张数,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
  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可能寓喻着人们对升官发财的向往。“中”就是中举,“发”即发财,中了举,做了官,自然就可以有钱了,“白”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由于纸牌数增多,人们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便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
  在麻将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的国民性。麻将的形成过程基本是靠玩到最后扫兴了,人们才会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并能根据打麻将的位置、环境自发地创造牌色,这是受中国人随遇而安性子的影响;三元牌的出现说明了中国人对权位的一些矛盾想法:“中”“发”说明了对权位的爱慕和眷恋,而“白”又反映了人民对为官者的清廉抱有希望;整副麻将的形成说明了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
  由于麻将是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因此自诞生后,麻将很快就成为整个中国最为盛行的博戏形式。至高无上的皇帝,大权在握的重臣,闲来便搓几手麻将打发打发时间;下层的布衣平民、村夫俗子,则在农闲之际,在赌坊之间搓搓麻将、斗斗雀牌。
  在现代,麻将更是引发全世界人民的争相博弈,更为此创造了赛事,大有愈演愈烈之趋势。由于麻将的盛行,有人认为其独特价值堪称“国粹”,但也有人认为其是赌博之首,对其深恶痛绝。这些话题见仁见智,却并不影响麻将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凡事有利有弊。科技发展,让我们在惊呼叫好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一种孤独。  不得不说,日新月异的科技让人兴奋。科技发展衍生出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融入时代发展潮流,让我们的生活空间美得炫目。于是,在一场为科技而生的狂欢中,人们纷纷绞尽脑汁更新生活理念,争先恐后追捧时尚精品。整个社会就像发生了一次“爆炸”,将繁荣扩散到每一个角落。  看着一个个老人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看着一个个孩子手掌中频繁亮起的手机,手机
期刊
窗外的柳树自由地长在那里,一阵风吹过,几缕柳条随之跳动,明媚的阳光照在柳树上形成了一块块斑驳的日影。(“自由”一词缺少生动性,应改为描写性的语言;“风吹过”应是柳树的枝条都在随风摇摆,而不应只有“几缕柳条”,“日影”在柳树上也有违常理)  “同学们,我们的期中考试刚刚过去,有些同学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有些同学成绩却不太理想。现在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纸,写下下次考试各科要达到的分数,看看一个月后的考
期刊
窗外的柳树刚刚抽出新芽,嫩绿的枝条映着明媚的阳光,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在地面上投下无数细细的跃动的线条。(对柳树的描写生动细腻,为故事的发生设置了背景,也为下文下一次月考后对柳树的描写做铺垫)  柳树旁的教室里,此刻老师正在宣读考试成绩。“这次考试有些同学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有些同学却退步了不少。大家都希望在下次考试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在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各科想要达到的分数,看经过
期刊
十六岁,上高一,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草原》。大意是,写作就是我的草原,无边无际,供我驰骋,让我获得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自由,云云。少年在毫无根据的狂想驱使下会使用的词句,我一个都没少用,“风”“云”“心”“广阔无垠”,等等。  要用多久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谬误之处?还好,不是很久。但即便这样,也用去了我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后我才知道,对我来说,写作给予我的并非是一种毫无边际
期刊
2014年当地时间4月30日晚11点42分,渡边淳一在自家内宅去世。  不知你是否看过这位日本小说家的《失乐园》《钝感力》和《遥远的落日》?你是否能解读这些标题的内涵?被日本媒体誉为“中间文学第一人”的渡边淳一,曾对自己创作风格评价是“由心而发,没有讳言”,足见其对文字的真心。  标题特点:运用矛盾、寄寓深刻  小武用左手紧紧握住拐杖闭上眼睛。他的声音在颤抖,嘴唇也歪斜了。是谁在恶作剧?冥冥中又是
期刊
十九世纪初期,似乎所有美国人都知道这个常识:秃鹫是食腐动物,靠着自己灵敏的鼻子来找午餐。但鸟类画家奥杜邦对此产生了怀疑,为此,他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用鹿皮包住稻草做成“鹿尸”,拖到草地上,不久之后出现一只秃鹫,把看着像美餐的“鹿尸”翻了个遍后就飞走了。实验二:夏天,把一头臭味浓重的死猪拖到草地上用东西遮掩,结果秃鹫在天上盘旋,没有一只下来享用食物。奥杜邦据此得出结论:秃鹫嗅觉的灵敏度被严重夸大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家人吃年夜饭。“谈谈你们的新年愿望吧!”父亲对三个孩子说,“看看谁的最厉害。”一个孩子说:“我的愿望是每个科目都考第一!”另一个孩子说:“我的愿望是不惹爸妈生气!”第三个则说:“我没有愿望……”大家瞪大了眼睛。“我正在存钱,准备买一套故事书。”话音刚落,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当别人在畅想“愿望”时,他已经开始行动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
期刊
<<< 视角1: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是助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人类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落后就要被挨打,没有强有力的技术作支撑,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就会处于弱势地位,就没有话语权。  〖夺分素材〗当无数网友还沉浸在“双十一”的狂欢气氛中时,腾讯默默推出了应用软件微信电话本。连续两天,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被微信团队推出的独立APP微信电话本不断“刷屏”。这款智能通讯增强软件支持网络条件下的免
期刊
猪笼草最引人注目的是瓶子一样的捕虫笼,而这个捕虫笼本质上是一片变态的叶子。猪笼草长出捕虫笼,是一种生存手段。热带丛林中,雨水的冲淋以及高温使得雨林土壤中氮素流失较快,对于“过着攀附生活”的猪笼草来说,获得氮素极为困难。而雨林中数量众多的昆虫是氮元素的良好来源,所以昆虫是猪笼草的最终目的。  花卉商家宣传“猪笼草可以灭蚊”,实际上是想当然。其实,猪笼草诱捕的主要对象并非蚊子,而是蚂蚁等陆生虫类。我们
期刊
虽然我们世代讲“仁”,但让每个人都以仁立世,又未免过于理想化。当“假”字当道,看到老人摔倒,乞丐行乞,即使有仁爱之心,我们也难施仁爱之行。这让大众产生了世态冷漠的错觉。“假”虽侵蚀了善,可一旦碰到了大事,我们却又能看到“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轰轰烈烈的场景。总之一前一后,就像戏里戏外,虽有差别,但心存悲悯一直是大多数人所恪守的道德底线。  可世界又一直不乏“另类”,他们好似修炼到了“心无外物”的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