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也面临着改革。中职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同社会和市场的结合,通过对学生基础知识培养以及实训能力的提高,培养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本文介绍了中职院校数控专业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了相关教学目标,提出了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实践方案。
关键词: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
中职教育在我国开展了多年,中职教育也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职院校数控专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数控专业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对数控专业学生的教育十分重要,通过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可以很好的实现中职院校数控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
1.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念概述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就业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结合市场需求,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的提高,最终培养职业素质综合型人才。一体化教学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来探求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来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达到中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将职业活动导向同“一体化”教学相结合,可以很好的促进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职业活动导向基础上的教学活动,很好的实现了学生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纯的教,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激发,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数控专业人才。
2.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现状
从中职院校学生生源来看,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所欠缺,在理论知识学习、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差。但是,中职院校的学生从本质上并不比其他学习差,只是在之前的初中学习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对自己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受到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其他学生。但是,中职院校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他们同样渴求知识,同样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只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中职院校的学生同样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通过对中职院校教学活动的观察,以数控加工专业学生为例,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经历过中、高考的失败之后,在进入中职院校的时候,很想重新来过,改变过去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但是进入中职院校之后,受到数控专业学习抽象性大、难度较高特点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学生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逐渐不思进取,中职数控专业教育也很难开展起来。这些都是目前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难题,
通过对中职教学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的学习中,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不大,往往对实训课更有兴趣。因此,在中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尽量的采用实训课为引导,理论教学相结合,采用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效果。
3.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3.1.教师教学一体化
在职业活动导向“一體化”教学中,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对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都进行讲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将理论知识系统的讲述出来,同时创新一些新的理论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数控加工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探索和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这种一体化的教师教学模式中,数控专业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3.2.教室和教材一体化
受到数控加工专业教学特点的影响,教学过程对教室以及教材具有一定的要求。数控加工专业除了正常的教师理论学习之外,还需要进行车间实训学习,因此,在进行实训之前,教师需要将教室授课工作做好,用扎实的课堂基本功学习来为实训学习作保障。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做好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的同步发展,还可以将理论学习转移到实训车间中去,将实训车间作为理论学习教室,这样学习就可以边听老师进行课程讲解,边进行实训动手操作,这样整个数控加工专业学习过程就不会出现理论同实践脱节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另外,在学习教材方面,可以编写或者选取更加实践化的教材版本,减少理论占的比重,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之余,有更多感悟实践动手的机会。优质的数控加工教材一方面需要对专业实践操作进行体现,包括实训操作的技巧和过程等方面,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
3.3.实训一体化
中职院校教学一体化需要以足够的实训工作为基础,一方面需要配置必要的实训车间和实训设备,另一方面需要配置足够的实训课程,加之有效的实训教学,这样学生的实训学习才能进行的更好,实际动手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也能的得到很好的掌握。同时,在实训一体化学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要求,不断的进行实训练习,合理的利用实训设备,逐渐的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进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结语
数控加工专业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数控机工教学各个环节系统的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学成果也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智慧.数控加工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2011(5)
[2]徐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探讨[J].卷宗,2012(1)
关键词: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
中职教育在我国开展了多年,中职教育也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职院校数控专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数控专业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数控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对数控专业学生的教育十分重要,通过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可以很好的实现中职院校数控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
1.职业活动导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念概述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就业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结合市场需求,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的提高,最终培养职业素质综合型人才。一体化教学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来探求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来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达到中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将职业活动导向同“一体化”教学相结合,可以很好的促进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职业活动导向基础上的教学活动,很好的实现了学生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纯的教,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激发,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数控专业人才。
2.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现状
从中职院校学生生源来看,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所欠缺,在理论知识学习、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差。但是,中职院校的学生从本质上并不比其他学习差,只是在之前的初中学习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对自己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受到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其他学生。但是,中职院校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他们同样渴求知识,同样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只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中职院校的学生同样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通过对中职院校教学活动的观察,以数控加工专业学生为例,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经历过中、高考的失败之后,在进入中职院校的时候,很想重新来过,改变过去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但是进入中职院校之后,受到数控专业学习抽象性大、难度较高特点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学生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逐渐不思进取,中职数控专业教育也很难开展起来。这些都是目前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难题,
通过对中职教学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的学习中,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不大,往往对实训课更有兴趣。因此,在中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尽量的采用实训课为引导,理论教学相结合,采用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效果。
3.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
3.1.教师教学一体化
在职业活动导向“一體化”教学中,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对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都进行讲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将理论知识系统的讲述出来,同时创新一些新的理论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数控加工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探索和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这种一体化的教师教学模式中,数控专业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3.2.教室和教材一体化
受到数控加工专业教学特点的影响,教学过程对教室以及教材具有一定的要求。数控加工专业除了正常的教师理论学习之外,还需要进行车间实训学习,因此,在进行实训之前,教师需要将教室授课工作做好,用扎实的课堂基本功学习来为实训学习作保障。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做好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的同步发展,还可以将理论学习转移到实训车间中去,将实训车间作为理论学习教室,这样学习就可以边听老师进行课程讲解,边进行实训动手操作,这样整个数控加工专业学习过程就不会出现理论同实践脱节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另外,在学习教材方面,可以编写或者选取更加实践化的教材版本,减少理论占的比重,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之余,有更多感悟实践动手的机会。优质的数控加工教材一方面需要对专业实践操作进行体现,包括实训操作的技巧和过程等方面,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
3.3.实训一体化
中职院校教学一体化需要以足够的实训工作为基础,一方面需要配置必要的实训车间和实训设备,另一方面需要配置足够的实训课程,加之有效的实训教学,这样学生的实训学习才能进行的更好,实际动手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也能的得到很好的掌握。同时,在实训一体化学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要求,不断的进行实训练习,合理的利用实训设备,逐渐的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进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结语
数控加工专业职业活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数控机工教学各个环节系统的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学成果也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智慧.数控加工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2011(5)
[2]徐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探讨[J].卷宗,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