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研究,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教育策略
  长期以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仅仅采用单一的“技术”教学,以负荷、强度的大小衡量体育课的优劣,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手段和方法。采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要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一组加一组以提高学生练习的量和强度,教师依照预先设计的程序加以实施,只要学生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教师就对体育课教学效果十分满意。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学生的想或“自己空间”、一定的自主练习,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都是教师起主导作用或者整堂体育课完全是“放羊式”的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吗?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学生的运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遏制。因此,应改变现有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以“技术教学”为主导的观念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违背,无法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教育的时代要求。观念是先导,是指导行动的航标。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才能达到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要求。现有的以“技术”为主导的体育教学观念,在大多数体育教师思想中根深蒂固,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朝夕之事。首先,体育教师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并有意识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实施,只有教师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其次,更新体育教学方法,改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运用。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以“健康第一”、“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在体育课教学中,不能以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准进行教学和要求学生。真正让学生在课上“活动”起来,掌握切实可行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体育教学之根本目的,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二)改革、创新体育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仅靠体育课堂教学难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应设置体育课、选项课、体育项目兴趣班或项目俱乐部等多元化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满足中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运动需求,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学生有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其主观能动性就能得以充分体现,其潜在的能力就能得以有效发挥,其所学知识才能在运动实践中有效运用、创新。通过运动促进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强化、提高。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纠正错误——练习巩固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难以有效发挥。因此,教师在教授完基本技术动作后,应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练习的空间,对学生练习的形式不应有固定的程序,而应留有学生创新的空间。如在防身术教学时,教师教完单个基本动作后,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合动作、创新新动作练习,而不是在统一的套路组合整体一致地练习。
  (三)更新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中学体育课外锻炼是学生自己随意活动,体育教师只是监督学生的运动安全问题,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没有和体育课有机衔接,课外活动只是少数中学生的体育活动课。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应建立课内外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应建立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积极性的双赢效应,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达到有机统一,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外活动项目应设置中学生兴趣较高,新颖时尚的跆拳道、街舞、轮滑等运动项目,充分激发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潜在能量的发挥,让中学生在快乐的运动参与中提升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和社会服务打下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力元素基础,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四)提升与完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体育课对学生体育成绩主要从运动成绩,即跑得快慢,跳得多高,掷得远近对学生的体育成绩做出一次性结果评价,无法反映学生的参与情况,这直接导致学生忽视了学习过程,注重结果,把通过考试合格或取得一定的成绩作为学习的目标。因此应改变只注重学生体育成绩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建立起评价内容、方式多元化、多样性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因此,中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应从体育课堂参与程度、运动技术掌握情况、学生学习进步幅度、健身方法的掌握与运用、锻炼习惯的养成、创新精神的树立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客观全面评价,同时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等方式,充分体现过程评价特点,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敬平,等.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107-109.
  [2]赵夏娣.论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96-97.
  [3]韩丁.体育创新体系的研究和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31-32.
  [4]傅建侠.构建科学创新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59-61.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代大学生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压力积累下来得不到及时释放,紧张情绪也不能很好地松弛和宣泄,势必造成大学生心理的压抑、不平衡,甚至扭曲。练习武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消除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文章就练习武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素质 武德教育 身心健康  1.武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关系被理解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授受关系,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本文提出新时期体育教学过
为了对内蒙古某蛋鸭场疑似坦布苏病毒病的患病鸭进行病原分离及鉴定分析,本课题组通过蚀斑纯化、BHK细胞适应实验、透射电镜观察、血凝性检测及病毒滴度测定、RT-PCR等方法对
摘 要: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紧密联系中长跑运动实践,对高中生参与中长跑锻炼运动价值的认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参加中长跑运动的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是抱着锻炼、减肥和考试的态度参与中长跑,少数人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参与中长跑的,说明参与中长跑的人群对中长跑的健身价值认知不够,主动动机不强。作者认为,应培养高中生的中长跑锻炼意识和兴趣爱好,提高高中生对中长跑健身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参
[1月]盆栽植株宜摆放阳光较充足的窗台并适度喷水,增加空气湿度,让果实显得更鲜艳。满树果实时切忌搬动,防止果实掉落。[2月]日常管理同上月。[3月]将红果全部采下,去果皮,清
笔者经多年试验摸索出一整套春马铃薯与西瓜间套复种新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1994年,在长荡、黄尖等乡镇示范推广的13hm~2复种田,每667m~2产值逾3000元(春马铃薯2000kg×0.6
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医学及兽医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利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s)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
一、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较宽色绿,生长势较强。株高285厘米,穗位115厘米。果穗呈长筒形,穗长260厘米,穗粗5.2厘米,每穗籽粒16行或18行,马齿型,籽粒黄色,穗轴白色,出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于近期颁布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学生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理应指向学生具体学习内容。为此本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分别为体能
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人们的思想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和多种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事业的开拓者,高校有责任将他们培育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利用思政教育新模式,培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