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川菜美食

来源 :餐饮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川菜 源于春秋,扬名两宋
  川菜起源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成都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繁荣的经济催生出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也促使川味菜系在宋代正式形成。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绝对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水平都十分发达的朝代,一个国家贡献了世界60%的GDP,富庶没得说。经济水平上去了,在饮食方面就不能仅限于“温饱”了。人们开始追求美食的“精益求精”,于是煎、炸、烹、煮等烹饪技艺都用上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番邦来的都被端上了桌。以汴京菜为代表的宋朝都市菜系结构越发明朗起来,最终分为南食、北食和川菜。


  川菜之名也是在宋代正式见于典籍,亦在此时走出巴蜀,扬名于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与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出现了川食店,“有川饭店,则有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另外,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面食店》说:“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在都城开设的“四川饭店”中,以面食和肉食为主,其中还提到了一种少见的烹煮方式“燠”:将肉类在油中熬熟,拌以盐、酒和佐料,油渍在瓮中,以备取食的腌藏方法就被称为“燠”。
  铜山“三苏”与眉山“三苏”对川菜的传播
  川菜盛行,口味重要,当然还离不开“宣传”。提起川菜的影响,人们想到铜山“三苏”和眉山“三苏”。铜山“三苏”是苏易简和他的两个孙子苏舜钦、苏舜元。可能因为祖孙三人在外做官时间多,(诗词)作品较少,名气远不如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宋太宗问苏易简“食品称珍,何物为最”?苏易简说“物无定味,適口者珍”,并且讲了一个自己醉酒醒后喝泡菜水的故事,故事略带点小幽默具体不表,但这简简单单八个字,却道出了饮食的最高境界,也道出了生活的真谛。
  眉山“三苏”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苏轼对烹饪颇有研究,著有《老饕赋》《菜羹赋》等文章,能亲自主庖,创制了东坡羹、玉糁羹,在黄州总结了烧猪肉的十三字诀。在今四川以“东坡”命名的菜,尚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墨鱼等菜品,足见其对后世烹饪的影响。
  川菜美食舌尖上的眷恋
  回顾苏东坡的一生,他多半时间是在杭州、海南等地,但是川菜却是舌尖上的眷恋。“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这是苏东坡身居外地,在一个苦寒的早春,看到北地藕圃萧索,忆念蜀蔬之富,于是写下的《春菜》诗。诗中除了盘点家乡的美味,更是扬言明年就递上“辞职报告”,流露出在“齿摇发脱”之前就能回到故里,再吃一次家乡美味的菜蔬制品的渴望。这里提到的青蒿凉饼现在依旧是舌尖上的美味,是用青蒿汁合面烹制而成。同时,细数了茵陈、大头菜、菠菜等美食。


  苏东坡的另一首《蔬园杂咏五首·其四》中这样写道:“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殽。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一个昏暗阴雨、雾气朦胧的天气,宛如蜀地的阴雨天。儿女都在厨房准备吃食,有酒有肉,诱人的香味飘出厨房,散进了他所在的小屋,窜入他的鼻息。他呆呆望着窗外的绵绵细雨,闻着混有酒肉香味的润湿空气,恍恍惚惚觉得此时、此身就在蜀地。在这样情景中,他想到了四川的美食,一种叫豌巢的小吃。巢菜有大巢、小巢之分,均为豆科野豌豆属植物。大巢就是豌巢,小巢又名野蚕豆。而“笼饼”,按陆游的自注“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唐人正谓馒头为笼饼”可知,“一盘笼饼是豌巢”指的就是一盘包有猪肉和豌豆(苗)做馅儿的“馒头”。根据现在对食物的精细分类,确切地来说,这已经不叫馒头,而叫包子。
  就地取材,烹制川味美食
  苏东坡不仅会吃,而且会做,著名的东坡肉就是他创新的。《猪肉颂》中记载了东坡肉的做法: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的另外一首诗中则写了川菜春鸠脍芹菜的作法。《东坡八首》中写道:“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写诗时,苏东坡左迁黄州任团练副史,没有实权,俸禄低微,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好在朋友替他向官府求来一块荒地,于是安之若素的苏东坡拖家带口地过起了陶渊明般的生活。开荒,取名东坡,盖草房子,取名雪堂。一日天寒大雪,苏东坡在自己菜地发现一寸嫩绿色的芹菜,于是他便想“这芹菜什么时候能长起来,好脍春鸠吃呢。”诗中的春鸠就是斑鸠。春鸠脍芹菜是取斑鸠胸脯肉,精切细丝,再切芹菜、姜丝、丁香干丝若干,用鸡蛋清拌好斑鸠丝,搁芡抓匀,锅中烧热茶油,将斑鸠丝投锅里炸散捞起,将芹菜、姜丝、丁香干丝清炒,八成熟时,复投入斑鸠丝,佐盐、胡椒粉、葱花合炒。芹菜的清香、鸠丝的鲜嫩,让人念念不忘。
  爱生活的蜀人“基因”
  苏东坡的仕途并不顺利,虽然屡屡被贬,却依旧在诗中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这源于他的蜀人“基因”。苏东坡在《和子由蚕市》回忆道:“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衣食苦艰,却偏好游乐,且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何其辛苦,却非得要有一春之闲。闲时,“共忘辛苦逐欣欢”,只说高兴,不提辛苦。四川人向来热爱生活,苏东坡一生对生活充满热情,愿意享受生活,这当中有家乡对他的影响。


  另外,苏东坡《仇池笔记》中,还介绍了这样一段故事:“王中令(即王金斌,后唐时太正人,宋初官拜安国军节度,死后加封中书令),既平蜀,饥甚,入一村寺,主僧醉,甚箕踞,公欲斩之,僧应对不惧,公奇之,公求蔬食,云有肉无蔬,愧蒸猪头,甚美,公喜,问‘止能饮酒食肉耶,尚有他技也’?僧言能诗,公令赋蒸豚,立成云:‘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荐,香软真堪玉箸挑。若把膻根来比并,膻根自合吃藤条’。公大喜,与紫衣师号。”这里是说,把猪头洗净刮光,去骨,以盐、姜等调料抹其四周,用芭蕉叶子裹住,入笼猛火蒸一、二小时,待熟后再用杏子酱淋一淋就可以吃了。东坡蒸猪头现在已经是四川地方名菜之一。此菜对火候要求极为严格,成品保持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色泽酱红光亮,肉质酥烂,肥而不腻。
  苏东坡像很多蜀人一样,从小爱吃竹笋。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有一则“傍林鲜”,记载了苏东坡、文与可和竹笋的故事: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文与可守临川,正与家人煨笋午饭,忽得东坡书,诗云:“想见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不觉喷饭满案,想作此供也。大凡笋贵甘鲜,不当与肉为友。今俗庖多杂以肉,不才有小人,便坏君子。“若对此君成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东坡之意微矣。竹笋初露,刨出就竹叶点火煨熟,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称之为“傍林鲜”,真是恰如其分。东坡尝云:“或为予言,草木之长,常在昧明间。早起伺之,乃见其拔起数寸,竹笋尤甚。”文与可官至临川太守,却没有肉吃,中午与家人一起煨笋下饭,可见他是个清官。
  苏东坡笔下的美食,很多被重新呈现餐席之上,依旧是让人留连的佳肴。
其他文献
贵州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排名靠后,具有高速发展经济的需求,而且贵州省工农业基础都非常薄弱。然而,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农业大得多,如果贵州省集中其所有的资源发展工业,
护理工作一直是医护工作中的重点,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总体而言,护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需要从基础的操作技巧、心理教育入手,逐步深入到护
目的:评估抗菌药物控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方法将1600例符合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分为4组,包括空白对照组(C
搞好乡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以朝阳县北沟门乡为例,通过有效提高防疫人员防控技术水平,加强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等措施,较明显地提升动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准入更加高效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准入容易退出难”问题却日益突出。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市场主体注销程序复杂、花费时间长、注销成本高等问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德育
本文介绍了红源水库粘土心墙渗流稳定计算,根据试验测定并结合工程类比选用参数采用有限元计算.计算主要进行了上游正常蓄水位与下游相应最低水位、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