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阅江楼建筑形制研究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阅江楼的历史背景开始,分别从建造背景、结构类型、平面特点、立面及屋顶、彩画做等方面入手,对阅江楼的建筑形制进行剖析研究并总结出阅江楼的形制特点。
  【关键词】阅江楼;建造背景;建筑形制
  1.前言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阅江楼,久闻其名而不得见。笔者借着这次阅江楼建筑形制的研究的课题,亲自拜访,登高远眺,一感当年朱元璋建国初年时的雄心壮志。
  由于阅江楼建于明朝之后600年的今天,虽形制仿明,但建筑材料已非纯木构,而是用现代的材料建出当年的楼。本文的形制研究是假设其为木构来展开的。
  2. 阅江楼概况
  绝顶荒楼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今古新亭一怆情。
  ——王守仁
  江苏南京的阅江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阅江楼”位于南京市西北长江边的狮子山上,东北紧临南京长江大桥,是一仿明代风格的皇家园林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建筑特色,楼高五十二米,共七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它由主楼、副楼、碑亭、正门、碑廊及多层平台踏步组成。
  新建的“阅江楼”是根据明太祖朱元璋及大学士宋镰所著的“阅江楼记”用现代建筑技术再现的古典建筑,据史料记载:1360年夏陈友谅率兵四十万强攻“应天”(今南京),朱元璋与刘基率兵八万 人迎敌,在卢龙山(今狮子山)顶设指挥部,指挥号令三军,朱亲自督战,命水军将令康茂才诈降,又命徐达、杨绿与石灰山(今幕府山)的常遇春三万伏兵遥相呼应,山左黄族,山右赤族三面夹击,斩溺陈军二万,俘七千,转守为攻奠定了明王朝基础。明洪武初年(1368年)朱元璋为卢龙山赐名为狮子山,并与大学士宋镰等各撰一篇 “阅江楼记”,其中宋濂的一篇见于古文观止。江南的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早已先后修复,今日“阅江楼”的建成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为吴楚大地增添了新景,可谓“吴楚名楼今则四,山天明月古来双”。
  3. 阅江楼的结构类型
  阅江楼采用了“明暗相间、虚实结合”的亮化设计,布置了轮廓线、斗拱线、瓦面线等亮化灯具,共设置了3个明层、4个亮层。晚间 亮灯后明暗层交替,主楼、辅楼、回廊等连片仿古建筑群被灯光勾勒映衬,使整座阅江楼仿佛悬挂在空中一般。
  从大木作的角度看,阅江楼的木构架系统简洁有序,整体性较强,建筑尺度雄伟,装饰华丽大方。整个“阅江楼”置于巨大的花岗岩砌筑的大平台上,主楼是一座十字脊重檐多层皇家园林建筑,“四明三暗”共七层,总高五十一米多。外檐下鳞次栉比的“斗拱”承托着层层翘角飞檐,错落有致的重檐屋面履盖着黄绿相间的“北京”琉璃瓦件,飞檐俄脊上饰着形态各异的“龙”、“凤”、“狮”、“天马”等六百八十多件走兽角吻。
  4. 平面特点
  明代立国之初,摒弃了元代随意的风格,而将唐宋时期的规整严谨的平面柱网形式又向前发展。柱网严谨比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阅江楼的功能特殊,不同于一般建筑的长方形平面,其主体建筑呈十字型,主楼加副楼平面设计为“L”型(图1)。主翼面北、侧翼面西,西两面观赏大江风景,又与周围山水环境特征相呼应。楼前五层平台也随山势呈不对称状向南逐层收小跌落。山门正对副楼形成上山视觉轴线。顶层大平台东侧建碑亭以平衡视觉。?建筑采用元末明初官式形制(南京明故宫所用)。显示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廉凤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的楼阁意境。而其他3座名楼都采用的是单体建筑,因此是与阅江楼无法比拟的。以主体建筑为例由平面图可看出,殿身金厢斗底槽加副阶周匝。主楼部分间架数为7间7进,且左右开间数不等。总面阔26800m,明间面阔4800mm,次1次2面阔2000mm,梢间2000mm,明间>次间=梢间。
  5. 立面特点
  在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大木构架中,立柱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常采用侧脚和升起的做法。而从阅江楼的立面上看,侧脚与升起的程度已不明显。从立面目测,难以觉察檐柱的升起。
  6. 屋顶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可谓丰富而独特。先民为满足建筑排水、挡雨、遮阳等实际需要,经过长期意匠而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变的优美造型。阅江楼的屋顶为重檐十字脊形式加歇山屋顶形式用于主体建筑,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跌宕多变,轮廊优美;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缘边,色彩鲜丽(图2)。
  十字脊原为建筑转角处两个方向屋顶相交的结果。在民居建筑中表现的尤为简明直接。宋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多处实例。由于十字脊较好地与歇山顶相结合,因此赋予了十字脊屋顶更为华丽多变的艺术形象,从而被广泛采用。十字脊屋顶构造的独特之处就在脊交点处。作为相交构件最多的节点,主要由十字交叉的十字交叉的脊檩及随访檩和45度斜向上的由戗相交在一起。由戗两侧凿椽窝放置脑椽,下端置于十字相交的金檩檩背,相交的中心点以脊椿固定,上覆宝顶,脊步以下则仍采用抬梁构架(图3)。
  山花结带:阅江楼歇山顶在山面封堵山花,并于其上雕刻结带图案。其山花结带在图案的布置上饱满圆润,雕刻首发精致纯熟(图4)。
  7. 平坐结构
  明代楼阁多采用通柱式,取消了暗层空间,因此叉柱造、缠柱造做法均已不用。楼阁平坐主要依靠承重梁的延伸出挑,辅以丁头拱或檐下挑尖梁背的短柱支承来形成。通柱式做法的运用更加强调了楼阁结构的整体性和刚性。
  8. 大木构件
  明代大木技术特点的形成是在宋代建筑基础上,又根据自身大木结构的特点及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有新的发展,从而给清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建筑遗产,使清代有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的各个方面精益求精。
  8.1 斗拱
  宋代建筑在设计时遵循先定地盘,侧样,再制斗拱的步骤,因此面阔、进深的数值在定地盘设计中即已确定。由于宋代建筑补间铺作数量少,多则2朵,少则1朵或不施,因此其疏朗的布局使斗拱间距对面阔、进深值的确定并无直接影响。但是明代的建筑就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建筑立面上的斗拱层高度已急剧减小,由于平身科数量骤增,明间通常有6朵或8朵斗拱,檐下斗拱呈细密状排列(图5)。斗拱层的高度占整个构架高度的比例较宋代缩小。构造上以梁头直接伸出承檩,使柱头科传递荷载的方式变为更为直接的竖向正心传递。大量的平身科极其平置后尾大大加强了上部檐檩与下部额枋间的联系。
  9. 彩画作
  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即保护了木材,又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所有梁、柱、斗拱、额枋均由北京古建彩画公司绘制的华丽多彩的明式彩画。彩画展开面积二万余平方米,耗用金箔五十余万张 (计黄金十公斤),真可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室内顶部的园形弯窿藻井中央用香樟木精心雕刻着一条贴金盘龙,张牙舞爪 威武动人(图6)。
  参考文献:
  [1] 许鹤星. 2003. 南京狮子山“阅江楼”设计 [J]. 古建园林技术No(81).:48--.
  [2] 哲颖.2003. 江南第一楼——阅江楼 [J]. 城市No(59).: 62-63.
其他文献
中国红地球葡萄潜力有多大?由中国农科院著名果树专家田勇教授指导的伊宁市群华红提葡萄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出的中国红地球鲜食葡萄,2000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中心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
徐洋法: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英语教师园丁奖,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他的
在咸阳市渭滨镇过唐村一普通农家院落,住着一位神秘老人,他平时深居简出,沉默寡言,与外界疏于交往,大多时间只在自家院子里逗猫遛狗,伺弄花草,村里许多年轻人对他并不了解。
  高速铁路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关系到对合作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与分配,对产学研合作影响重大。高速铁路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技术转让模式、政府未参与的共同开发模式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家住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两岁女童米肖日前收到了来自警察的一张罚单,原因是她在开着自己的玩具汽车出门兜风时超速,警察因“鲁莽驾驶”向米肖开出4美元(
与工程技术专业相比,市场营销专业同样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色,由此借鉴工科“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文章提出“卓越营销师”的概念,尤其强调营销人才的本地适应性和专业对称性
蕨菜又名火蕨菜、拳菜、狼萁、龙须菜、鹿角菜等,生长在山林阴湿处,属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初生时无叶,状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供食部分是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开展的羽状
一对时尚的组合,一段传统的歌谣,一个声音的传奇,一组动人的情歌。“凤凰传奇”那高亢清亮的旋律在草原大漠上飘扬,节奏化的说唱如脱缰野马般翻滚,经典的民歌元素与电子音乐
孙宏斌从来都是媒体追逐的热点。过去是因为他的狂妄,敢于向地产大佬叫板,敢于抓住政策变化异地发展。对于那个阶段的孙宏斌和顺驰,人们有欣赏,有赞同,有批评,有质疑,也有不
  目的:乳腺癌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具有早期转移和复发的特点。差的预后提示可能在原发肿瘤诊断时就有微转移发生,而常规临床检查常常不能估计,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