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中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况,结合笔者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的方法案例感悟,总结如何树立中职学生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面貌,以使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的一剂强心剂。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工作 学生 强心剂
笔者在中职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将近9年,在和每一届学生的深入接触中,经常会感受到他们的困惑和迷茫。如何缓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自爱的心理,做学生的强心剂。
一、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树立中职学生的自信和热情
在担任班主任之初,常听一些老班主任抱怨:班主任不好当,尤其是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更不好当。
对于这个说法,我通过细心地观察身边的学生和班主任,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在初初接触中职学生的时候,习惯把他们当成中考中的失败者、失意者,认为中职生们知识储备差,行为习惯也不好,比起普高生来,实在是不怎样。因此中职生本身就容易缺乏自信,对学习也缺乏热情。
所以,在学生入学之初,我就开始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我觉得在中职教育中更应该强调“赏识教育”。老师应该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学生。例如班上有喜欢唱歌跳舞的同学,我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在我的鼓励之下,班上的几个吉他爱好者组成了团队,在班级、学校的才艺风景线上都一展身手。从他们喜悦的眼神中,我感到他们的自信,他们获得的肯定和承认使他们更有干劲,在今年的毕业离校晚会上,他们还改编了一首曲子送给我。再比如说,在开学注册第一天的时候,就有很多新生在安顿好行李之后,主动积极地帮助老师参与后来的新生接待工作,积极大方地和高年级同学交流。虽然他们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对于这样的同学,肯定他们的主动和热情,细心地纠正问题,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能够让他们找回自信,感受到一份尊严。
二、以点带面,用爱温暖学生
学生来到学校,要面对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集体住宿、第一次军训、第一次专业学习……这一切,既让他们感到新鲜,也可能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因此班主任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关心学生不但可以让被关心的学生更容易亲近你,而且可以使其他学生更加信任老师。例如,班里有一个学生从开学第一天起就非常敌视老师,和他说话时也是爱理不理的,确实让我感到头疼。由于我们学校是全住宿制,他还有一个表弟同在我们班,他的表弟在军训的时候发烧,我带他去打针吃药,平时多询问他的情况,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久而久之,我发现不但是这个学生的表弟,就连这个学生本身对待老师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变得有礼貌了,愿意听老师的话了。所以,有时候班主任对待学生的一个表现或者是一句话,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很多时候不能做到面对面、点对点地指导,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他们。
三、让班干部各安其职、各得其所
新班委的选拔采用的是学生自荐、班主任任命的方式。有的学生从没做过班干,担心做不好,那么就要和他们谈话,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有些学生表面很“酷”,对班里的事流露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样的学生通常也很讲“义气”,自尊心很强。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采用硬对硬的方法,冷言冷语,那么他们就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所以, 对于他们应特别对待,多找他们聊天,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看重他们的,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鼓励他们参与班干部工作。
在当选上班干部之后,学生的感觉大多是兴奋和自豪的,他们首先感受到老师赋予他们的信任。在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多找他们谈话,一方面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要强调班干部的职责和义务。对不同的班干部要明确其工作范围和项目,细化工作内容,让他们清楚认识自身的工作职责,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四、在集体活动中凝聚班级团队意识
在2011年和2013年,我曾两次带学生到企业参加工学结合生产锻炼。时间都是为期2个月,班主任全程跟班。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离开了家庭、离开了学校,真正开始体验到工作的辛苦。班主任担任着沟通企业、安抚学生的工作。
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经过开导后,他们逐渐学会了和企业管理者沟通,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也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同学在任务书的心得体会中写道:“由于每天重复插线的动作,手指都磨出了水泡,虽然很想请假,但是相对今后的工作这只是小辛苦,我要坚持。”班上有学生有一次因为贴错了号码,整组同学要一起返工。我在和他谈话的时候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问他工作出问题了,被组长批评后想了些什么?学生一方面觉得因为要不停地对三组号码太匆忙,容易犯错,觉得挺委屈的,另一方面觉得让全部同学因为他返工过意不去。我赞扬了他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考虑到了整个班集体,然后和他一起讨论怎样提高效率和速度,从最简单的物件的摆放是否顺手,能否提前存货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付诸实践后,工作效率果然得到提升。后来他在任务书里写道:“要改过自新,工作中自己做错了一件事,不仅仅自己被批评,也会影响到整个团队跟着一起受罚,还要学会做事的方法方式。”他们渐渐地都产生了一种集体意识——不能成为团队中的落后者。
学生从入学时的迷茫,经过班主任的帮助,通过自身的努力,到最后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不仅学到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成长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工作 学生 强心剂
笔者在中职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将近9年,在和每一届学生的深入接触中,经常会感受到他们的困惑和迷茫。如何缓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自爱的心理,做学生的强心剂。
一、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树立中职学生的自信和热情
在担任班主任之初,常听一些老班主任抱怨:班主任不好当,尤其是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更不好当。
对于这个说法,我通过细心地观察身边的学生和班主任,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在初初接触中职学生的时候,习惯把他们当成中考中的失败者、失意者,认为中职生们知识储备差,行为习惯也不好,比起普高生来,实在是不怎样。因此中职生本身就容易缺乏自信,对学习也缺乏热情。
所以,在学生入学之初,我就开始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我觉得在中职教育中更应该强调“赏识教育”。老师应该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学生。例如班上有喜欢唱歌跳舞的同学,我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在我的鼓励之下,班上的几个吉他爱好者组成了团队,在班级、学校的才艺风景线上都一展身手。从他们喜悦的眼神中,我感到他们的自信,他们获得的肯定和承认使他们更有干劲,在今年的毕业离校晚会上,他们还改编了一首曲子送给我。再比如说,在开学注册第一天的时候,就有很多新生在安顿好行李之后,主动积极地帮助老师参与后来的新生接待工作,积极大方地和高年级同学交流。虽然他们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对于这样的同学,肯定他们的主动和热情,细心地纠正问题,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能够让他们找回自信,感受到一份尊严。
二、以点带面,用爱温暖学生
学生来到学校,要面对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集体住宿、第一次军训、第一次专业学习……这一切,既让他们感到新鲜,也可能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因此班主任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关心学生不但可以让被关心的学生更容易亲近你,而且可以使其他学生更加信任老师。例如,班里有一个学生从开学第一天起就非常敌视老师,和他说话时也是爱理不理的,确实让我感到头疼。由于我们学校是全住宿制,他还有一个表弟同在我们班,他的表弟在军训的时候发烧,我带他去打针吃药,平时多询问他的情况,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久而久之,我发现不但是这个学生的表弟,就连这个学生本身对待老师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变得有礼貌了,愿意听老师的话了。所以,有时候班主任对待学生的一个表现或者是一句话,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很多时候不能做到面对面、点对点地指导,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他们。
三、让班干部各安其职、各得其所
新班委的选拔采用的是学生自荐、班主任任命的方式。有的学生从没做过班干,担心做不好,那么就要和他们谈话,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有些学生表面很“酷”,对班里的事流露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样的学生通常也很讲“义气”,自尊心很强。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采用硬对硬的方法,冷言冷语,那么他们就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所以, 对于他们应特别对待,多找他们聊天,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看重他们的,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鼓励他们参与班干部工作。
在当选上班干部之后,学生的感觉大多是兴奋和自豪的,他们首先感受到老师赋予他们的信任。在这个时候,班主任要多找他们谈话,一方面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要强调班干部的职责和义务。对不同的班干部要明确其工作范围和项目,细化工作内容,让他们清楚认识自身的工作职责,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四、在集体活动中凝聚班级团队意识
在2011年和2013年,我曾两次带学生到企业参加工学结合生产锻炼。时间都是为期2个月,班主任全程跟班。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离开了家庭、离开了学校,真正开始体验到工作的辛苦。班主任担任着沟通企业、安抚学生的工作。
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经过开导后,他们逐渐学会了和企业管理者沟通,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也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同学在任务书的心得体会中写道:“由于每天重复插线的动作,手指都磨出了水泡,虽然很想请假,但是相对今后的工作这只是小辛苦,我要坚持。”班上有学生有一次因为贴错了号码,整组同学要一起返工。我在和他谈话的时候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问他工作出问题了,被组长批评后想了些什么?学生一方面觉得因为要不停地对三组号码太匆忙,容易犯错,觉得挺委屈的,另一方面觉得让全部同学因为他返工过意不去。我赞扬了他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考虑到了整个班集体,然后和他一起讨论怎样提高效率和速度,从最简单的物件的摆放是否顺手,能否提前存货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付诸实践后,工作效率果然得到提升。后来他在任务书里写道:“要改过自新,工作中自己做错了一件事,不仅仅自己被批评,也会影响到整个团队跟着一起受罚,还要学会做事的方法方式。”他们渐渐地都产生了一种集体意识——不能成为团队中的落后者。
学生从入学时的迷茫,经过班主任的帮助,通过自身的努力,到最后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不仅学到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成长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