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流联盟的出现是物流服务一体化和物流企业协同化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联盟利用现有资源与其他企业的资源进行融合,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物流联盟的优势,提出了目前物流联盟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企业物流联盟的建立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物流联盟;运营策略;信息不对称;信息化
物流联盟是制造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而建立的一种物流合作关系,参加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物流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同时,合作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联盟企业之间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联盟企业不仅仅包括非物流企业,也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
一、物流联盟的优势
(1)降低物流成本。由于我国物流业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让这些企业进行联盟能够在物流设备、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减少重复劳动、降低成本,达到共同提高、逐步完善的目的,从而使物流业朝着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此外,物流联盟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成本。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互通信息,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减少履约风险。(2)提高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联盟有利于弥补在业务范围内服务能力的不足。联盟之前各物流企业只有提供单一或范围有限的服务。其他的服务客户必须自己寻找其他物流企业来完成从而造成衔接不顺利而出现问题。联盟后的企业可以在更广的领域更深层的提供物流服务,从而解决客户后顾之忧,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3)转嫁企业经营风险。物流企业通过寻找联盟在运作中可以共同承担风险,从而降低了自身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物流企业的风险包括货物风险、资金风险和社会风险。货物风险主要来自于库存、运输货物的安全性、货损等。资金风险主要来自于应收款的时间价值等。社会风险来自于政策、交通法规的变化以及石油价格等环境的特殊变化等。
二、物流联盟存在的问题
(1)物流联盟有一定的盲目性。在现代管理理念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企业间合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寻求联盟。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却只是忙于建立联盟,而忽略了联盟只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企业发展的目标。这种联盟导致企业只看重联盟的数量,对联盟的质量和内容不甚关心,这样导致了一些企业在联盟伙伴时不够慎重,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另外,我国企业在结成联盟的过程中往往寻求强大的合作伙伴,但对其他联盟的研究表明,强、弱联盟的成功率一般只有30%左右,而弱、弱联盟的成功率却接近40%。(2)各联盟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如果联盟前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对联盟伙伴了解不够或联盟伙伴故意隐瞒有关信息,那么企业在结盟时就不能准确地评估联盟伙伴,不能涉及完善的契约。如果联盟后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使得联盟的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增加了成员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影响联盟的稳定性,最终导致联盟的解体。物流联盟夭折的重要原因是:联盟各方一方面害怕将企业机密透露给对方会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另一方面又希望其他合作伙伴能够毫无保留地合作,这样导致各个联盟企业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联盟成员之间信任度降低,联盟效果受到影响。(3)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在联盟成员间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对联盟的有效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联盟成员如果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就无法有效地对在途货物进行监控,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及时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从而无法保证订货及时、安全送达目的地,最终无法兑现对顾客的承诺。目前,虽然物流企业自身已进行了相关物流信息化建设,但从物流联盟的角度看,缺乏联盟成员间完善的信息网络,使联盟成员间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4)收益分配不均衡。收益的合理分配时物流企业实施联盟战略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在平衡每个成员企业所贡献的资源,所承担的风险与联盟成员分配收益的基础上,保证利益分配合理化,来提高联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联盟健康稳定地发展。然而,在契约式物流联盟中,各联盟方根据各自的情况,在各自所承担的工作环节上进行经营活动,从而获取各自的收益,但没有明确规定按出资比例,承担的风险进行收益。这样很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造成联盟松动,出现一方中途背叛的现象,最终导致合作的失败。
三、物流联盟发展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物流市场。物流联盟存在于一个充满竞争与自由组合的市场环境中,以便实现物流资源在总体上的优化配置。在零碎和割据化的市场土壤中,不可能培育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物流联盟,也不可能取得很高的物流效率和效益。只有在打破部门行业间设置的障碍,物流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时,才能为物流联盟的形成创造基础条件。物流联盟的经营在于其具有广阔的地域特征,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必然制约物流联盟的经营与发展。因此,要建立物流联盟,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是当务之急。(2)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物流企业联盟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合作伙伴的选择主要是判断其否具备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通过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联盟企业还可以通过企业的身份认证、信誉评价和咨询、质量认证等手段,提高自身社会信誉度,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正确运用合作策略,以机那里和保持良好的信誉记录。(3)建立学习型的物流联盟。由于学习知识和技能对物流联盟非常重要,所以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可持续竞争来自于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学习能力。物流联盟内部成员企业在缔结物流联盟时就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缔结联盟是学习过程的开始,应积极地通过学习活动来提高企业绩效,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与积蓄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的人才,从而促进联盟的发展。(4)设立联盟协调机构。确定协调一致的战略目标,是保证战略联盟持续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联盟伙伴间的战略目标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联盟伙伴进行协调,寻求缩短或消除目标距离与冲突的途径。因此,设立一个联盟协调机构,制定联盟的宗旨和目的,明确联盟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必须遵守的联盟准则,做好联盟组织协调及利益分配工作。(5)加快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使分散在不同经济部门、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实现交流和共享,有助于加强物流组织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物流组织内部各作业部门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紧密配合而实现一体化,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与潜力。信息化还可增强物流组织与供应链上的合作关系,通过便捷的信息反馈实现物流组织内外互动,扩大了物流组织间的合作与融合,冲击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分割和其他行政性壁垒,从而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和信息封锁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联盟的核心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高功步,马丽.企业物流联盟的现状及运营策略研究[J].经济纵横.2011(3)
[2]陈运财,杨旭.浅析我国企业物流战略联盟的建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3]文龙光,易伟义.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配送联盟组建及运作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09(11)
[4]李炜.浅析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发展[J].企业导报.2010(7):129
[5]曹庆奎,李丽杰,李琴.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与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J].科技与管理.2007(1)
[6]周宏.物流战略联盟的组建及运营管理[J].商业研究.2006(4)
【关键词】物流联盟;运营策略;信息不对称;信息化
物流联盟是制造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基于正式的相互协议而建立的一种物流合作关系,参加联盟的企业汇集、交换或统一物流资源以谋取共同利益;同时,合作企业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联盟企业之间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联盟企业不仅仅包括非物流企业,也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
一、物流联盟的优势
(1)降低物流成本。由于我国物流业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让这些企业进行联盟能够在物流设备、技术、信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减少重复劳动、降低成本,达到共同提高、逐步完善的目的,从而使物流业朝着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此外,物流联盟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成本。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互通信息,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减少履约风险。(2)提高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联盟有利于弥补在业务范围内服务能力的不足。联盟之前各物流企业只有提供单一或范围有限的服务。其他的服务客户必须自己寻找其他物流企业来完成从而造成衔接不顺利而出现问题。联盟后的企业可以在更广的领域更深层的提供物流服务,从而解决客户后顾之忧,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3)转嫁企业经营风险。物流企业通过寻找联盟在运作中可以共同承担风险,从而降低了自身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物流企业的风险包括货物风险、资金风险和社会风险。货物风险主要来自于库存、运输货物的安全性、货损等。资金风险主要来自于应收款的时间价值等。社会风险来自于政策、交通法规的变化以及石油价格等环境的特殊变化等。
二、物流联盟存在的问题
(1)物流联盟有一定的盲目性。在现代管理理念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企业间合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寻求联盟。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却只是忙于建立联盟,而忽略了联盟只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企业发展的目标。这种联盟导致企业只看重联盟的数量,对联盟的质量和内容不甚关心,这样导致了一些企业在联盟伙伴时不够慎重,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另外,我国企业在结成联盟的过程中往往寻求强大的合作伙伴,但对其他联盟的研究表明,强、弱联盟的成功率一般只有30%左右,而弱、弱联盟的成功率却接近40%。(2)各联盟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如果联盟前存在信息不对称,即对联盟伙伴了解不够或联盟伙伴故意隐瞒有关信息,那么企业在结盟时就不能准确地评估联盟伙伴,不能涉及完善的契约。如果联盟后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使得联盟的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增加了成员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影响联盟的稳定性,最终导致联盟的解体。物流联盟夭折的重要原因是:联盟各方一方面害怕将企业机密透露给对方会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另一方面又希望其他合作伙伴能够毫无保留地合作,这样导致各个联盟企业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联盟成员之间信任度降低,联盟效果受到影响。(3)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在联盟成员间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对联盟的有效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联盟成员如果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就无法有效地对在途货物进行监控,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及时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从而无法保证订货及时、安全送达目的地,最终无法兑现对顾客的承诺。目前,虽然物流企业自身已进行了相关物流信息化建设,但从物流联盟的角度看,缺乏联盟成员间完善的信息网络,使联盟成员间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4)收益分配不均衡。收益的合理分配时物流企业实施联盟战略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在平衡每个成员企业所贡献的资源,所承担的风险与联盟成员分配收益的基础上,保证利益分配合理化,来提高联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联盟健康稳定地发展。然而,在契约式物流联盟中,各联盟方根据各自的情况,在各自所承担的工作环节上进行经营活动,从而获取各自的收益,但没有明确规定按出资比例,承担的风险进行收益。这样很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造成联盟松动,出现一方中途背叛的现象,最终导致合作的失败。
三、物流联盟发展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物流市场。物流联盟存在于一个充满竞争与自由组合的市场环境中,以便实现物流资源在总体上的优化配置。在零碎和割据化的市场土壤中,不可能培育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物流联盟,也不可能取得很高的物流效率和效益。只有在打破部门行业间设置的障碍,物流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时,才能为物流联盟的形成创造基础条件。物流联盟的经营在于其具有广阔的地域特征,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必然制约物流联盟的经营与发展。因此,要建立物流联盟,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是当务之急。(2)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物流企业联盟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合作伙伴的选择主要是判断其否具备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通过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联盟企业还可以通过企业的身份认证、信誉评价和咨询、质量认证等手段,提高自身社会信誉度,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正确运用合作策略,以机那里和保持良好的信誉记录。(3)建立学习型的物流联盟。由于学习知识和技能对物流联盟非常重要,所以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可持续竞争来自于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学习能力。物流联盟内部成员企业在缔结物流联盟时就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缔结联盟是学习过程的开始,应积极地通过学习活动来提高企业绩效,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与积蓄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的人才,从而促进联盟的发展。(4)设立联盟协调机构。确定协调一致的战略目标,是保证战略联盟持续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联盟伙伴间的战略目标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联盟伙伴进行协调,寻求缩短或消除目标距离与冲突的途径。因此,设立一个联盟协调机构,制定联盟的宗旨和目的,明确联盟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必须遵守的联盟准则,做好联盟组织协调及利益分配工作。(5)加快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使分散在不同经济部门、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实现交流和共享,有助于加强物流组织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物流组织内部各作业部门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紧密配合而实现一体化,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与潜力。信息化还可增强物流组织与供应链上的合作关系,通过便捷的信息反馈实现物流组织内外互动,扩大了物流组织间的合作与融合,冲击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分割和其他行政性壁垒,从而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和信息封锁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联盟的核心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高功步,马丽.企业物流联盟的现状及运营策略研究[J].经济纵横.2011(3)
[2]陈运财,杨旭.浅析我国企业物流战略联盟的建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3]文龙光,易伟义.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配送联盟组建及运作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09(11)
[4]李炜.浅析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发展[J].企业导报.2010(7):129
[5]曹庆奎,李丽杰,李琴.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博弈分析与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J].科技与管理.2007(1)
[6]周宏.物流战略联盟的组建及运营管理[J].商业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