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性学习环境的生态化建构

来源 :中国特殊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纳性学习顺利进行和有效实现需要建构一个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假设 ,以家庭、普通学校、特殊学校、社区为基本要素的全纳性学习环境通过物质、制度和意识等不同层面的展开 ,并在相互作用和交互作用中构成一个立体的环境网络 ,特殊需要儿童就在与这个动态演化环境的互动中进行意义的建构和认知与人格的生成
其他文献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特殊师范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主体 ,这是当时特殊教育发展的使然。但是随着社会变迁 ,特殊教育的发展 ,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职前教
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就四川、重庆地区的特殊教育的师资现状做了初步的考察与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了了解目前特殊教育师资的现状 ,以便针对其具体情况 ,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措施
<正>学生踏入初中后,其思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小学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可以听懂新知识并且也能够进行仿题练习,但在实际应用
本文介绍了中海地产在深圳保障性住房的两个实例——天颂雅苑和阅景花园,继而引出在实践中产生的困惑与思考。
随着日本侵略朝鲜的成功,使得其更加注重文化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一个政治经济体系上的上层建筑的有力工具,可以治国,也可以杀人。[1](P.10)承袭了明治大陆政策的昭和
基于传统的烧香和端午节的卫生习俗,以及对蚊子习性的了解,我国宋代发明了蚊香。当时称"蚊烟"或"蚊虫药",主要制作材料是艾草、雄黄和浮萍,产品类似线香,并出现专门的作坊。
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聚乙烯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进行共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其混容性,并对影响共结晶的因素进行了的探讨。
对北京师范大学1 990—2 0 0 3年间1 1届特殊教育专业2 35名本科生、2 4名硕士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看出从计划招生分配向市场调节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就业的改革过程中,特殊教
本文主要从爱情角度对《人生》进行了深入研究,剖析了作者路遥寄寓在小说《人生》中的城乡冲突观。从爱情角度阐述了新旧两代人的矛盾爱情观、高加林的爱情观、刘巧珍和黄亚
具有"幻想小说"和"游戏小说"之称的《西游记》,不仅故事情节具有象征性,而且在人物形象上也极具象征意味。"三打白骨精"中,作者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神魔皆具人情,唐僧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