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代养老制度

来源 :名家名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d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朝初年统治者为进一步巩固以小家庭为基础的封建统治,于是提出以孝治天下,即在小家庭中构建以“尊尊亲亲”为核心的父权家长制体系,在国家中构建以忠孝为核心的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以此来加强统治者对臣民的统治,进而打造三纲五常以及大一统的王朝.基于汉代孝文化以及养老制度进行分析.首先,从汉朝初年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阐述汉代推行孝文化以及养老制度的背景.其次,重点研究汉代在推行养老制度中实行的乡饮酒礼、三老与王杖制度、举孝廉、赐物、减免赋役、宽减刑法以及针对不孝行为进行严惩等.最后,重点分析汉代养老制度的意义以及局限性.
其他文献
母亲一直是众多文学作品中着重塑造与描绘的对象之一,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典型的母亲形象数不胜数,她们相似却又有着各自的光芒.在诸多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典型的母亲形象,她们牺牲自我,为家庭、为孩子、为丈夫的苦难而悲伤,而在小说《虹》中,母亲们不再哭泣,她们为自己、为国家的事业而斗争反抗,她们为自己、为国家的大业而牺牲,她们依旧散发着母性的光辉,然而这种光辉比以往更加光芒万丈,如同小说的标题“虹”一般,为俄罗斯,为俄罗斯的人民带去希望与光明.
《楚辞》中有许多关于植物的描写,这些植物具有鲜明的楚地特点,它们不仅是诗人关注的对象,也是情感抒发的媒介.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
2020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当代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在1999年发表了诗集《新生》.《新生》是一部充满自然意蕴的诗集,作者露易丝·格丽克在其中描写了大量美到极致的自然意象,并以这些自然意象为载体再现生活、重建生活.作品从女性自白的视角出发,诠释自然意象之美,但之后诗人打破美好,书写尽管自然界的生命萌芽是如此美好,死亡也必然会到来.诗集《新生》深刻剖析死亡、离别、创伤等常被伤痕文学控诉的负面主题,体现了诗人对待生死的豁达.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引导人们坦荡接受苦难,实现对人们心理创伤的实质性治愈.作品采用组
在《童年的许诺》这部作品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从8岁到44岁的生活经历.这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标志着加里在创作上的成熟.从笔名的符号象征入手,解读了笔名物化人格的必然性与独特性,并借由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自传体小说《童年的许诺》探究其挣扎于笔名符号象征的起源.在小说中,母亲对“我”无处不在的母爱是加里童年时期的母爱创伤,以此为切入点探究了母爱为何成为加里人格上的桎梏.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散文家,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朱自清的散文在语言、情感表达及意境营造方面具有极高的水平,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对朱自清散文作品的分析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更是为了对其创作风格展开研究.以朱自清散文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为切入点,重点从艺术语言、情感表达以及意境营造等角度分析其散文作品的艺术特点.
自鲁迅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后,人们反复提及,似乎只有这句最能肯定唐传奇的地位.同时,有关这句话的提法在学界也产生了不同的讨论.试从三个问题切入:唐代人的小说创作是否有意为之;有意为小说从何时起;鲁迅先生这一论断从何而来,讨论自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论断是否恰当.
相比较中国的传统君主专制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政治理念而言,顾炎武的政治思想其实早就显现出了近代的色彩,这种独特的理论品格在于顾炎武是以儒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作为基础,在重构自然本体论和人性论以后,对于公私、君臣、权力运行机制以及国家观念等做出了新的阐释.尽管顾炎武思想在近代的专项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不失为在我国传统民本政治思想上的一大突破.
郑善果是隋代著名的清官廉吏.郑善果母清河崔氏出身于伏膺儒业的世家大族,具有严格的礼法操守且懂得治方,尤其是其子郑善果为官在任时,郑善果母以礼教为中心展开子嗣廉政教育,郑善果在其母的廉政教育影响下,为官清正廉洁、政绩卓然.郑母独特的教子方式,以礼教子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家族拥有优良的家教传统,重视礼法的家风建设,这正是廉政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东汉是“女主政治”的典型时期,其中邓太后的执政时间最长.邓太后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在成为皇后的道路上更是韬光养晦,以退为进.临朝期间,她施行了一系列德政,这既是维护王朝的需要,也是体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到了后期,面对朝臣提出的“还政”要求,她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而这正是她实现人生目标的延续.
明清之际大量明朝遗民因对南明政权失望而逃禅,隐居在桂林的明朝广西马平知县张楚珩之子张本符便是其中之一.张本符为明末官宦之后,因对明王朝的无能感到失望而在衡州遁入空门,后又在南明督师张同敞的劝说下还俗入伍、保家卫民,失败后来到桂林隐居并重建桂林栖霞寺.部分明季桂北遗民的事迹随朝代更替而逐渐被世人遗忘,但张本符的事迹却因栖霞古寺的重建、《栖霞寺志》的编写及厚葬南明督师张同敞得以保留,其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