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郎朗成为最令人震惊的现象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aiyug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穿一身银色西装,郎朗来到他在巴黎的酒店大厅接受采访。他刚结束一个关于他新创办的基金的会议。这个基金致力于鼓励那些制作音乐的孩子们。这天是4月1日愚人节,由此引得他一阵大笑。我问,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习俗吗?
  “嗯,不算有。我是在美国知道愚人节的。但是我14岁就来美国了,有近一半的日子是在那里度过。所以愚人节也算是我的风俗了。”压力大得用拳头捶墙
  1997年,郎朗获得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在此求学。从而开始了他适应西方方式的漫长过程。这是他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吗?“不是,此前我去德国参加过一个钢琴比赛。我还记得,走在街道上,对那些宏伟老建筑的坚固感到惊讶不已。在中国,我们也有很多古老建筑,但都是木质结构,欧洲的建筑让我感到很新鲜。”
  那时他对欧洲有什么了解吗?像想起什么似的,他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当然!那时我疯狂地喜欢足球,知道很多英国和意大利的城市。我常通过有线电视看比赛转播,那在上世纪90年代刚刚兴起。”
  这个男孩当年住在中国的一个省会城市,在电视上看足球比赛转播,为了“好玩”而弹钢琴。但是他有个爱他却有点专断的父亲,他坚信儿子将是中国最棒的钢琴家。在父亲的陪伴下,郎朗来到北京,找到最好的钢琴老师学琴。
  他的第一个老师让他备感丢脸。“她不愿教我,”郎朗简单地说,“因为她觉得我没有天赋。”郎朗的父亲说他不够勤奋,为此两人吵得不可开交。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郎朗曾经狠狠地用拳头捶墙减压。
  但他还是找到了一个给他希望的老师。通过中央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后,郎朗苦练琴艺。终于在日本一个为青年钢琴家举办的钢琴赛中崭露头角。他获到了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奖学金。
  他的转折点在2000年的一天。当时他不得不在最后一刻接替别人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从那时起的lO年来,郎朗成为一种最令人震惊的现象冲击着世界古典音乐界。他曾在50亿观众面前,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他的面孔频繁出现在广告和杂志上。
  在古典音乐世界,郎朗征服了一座又一座高山。他曾在各个伟大的音乐殿堂,和最好的管弦乐队合作过。
  
  “为何不让古典音乐也有趣些”
  
  在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中,浓缩了如此多的失败和荣耀,你想当然地认为他情感的伤痕会显现出来。但是,正如他对足球队的评论所展示出的性格,这个热切的男孩还活在郎朗心中。他对娱乐圈的热情让他看起来似乎倒退到19世纪早期,那时娱乐和高雅艺术的界限还不甚明显。
  “当然,古典音乐是非常严肃和高水准的,但我们为什么不让它变得也有趣一些呢?”他说,“古典音乐最贴近我的心灵,但是我喜爱流行音乐。对我来说,真正伟大的流行音乐家,比如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他们创造出最高水平的艺术。为了那些年轻听众,我尝试着将流行音乐融入古典音乐。因为我和他们年纪相仿,看待世界的方式相似。”
  不出意料,郎朗喜欢李斯特。在19世纪伟大的音乐家中,李斯特是一个出色的表演者。那郎朗认为李斯特是一个严肃的作曲家吗?“他有浮夸的一面,也有严肃的一面,我喜欢这种融合。他不像莫扎特那样总是像上帝一样,任何事情都力求完美。”
  但是郎朗也认为有一种音乐是非常严肃和谨慎的,有它特别的价值和挑战。“问题是,如果单纯是技巧困难,你知道何时可以克服它,”他说,“但如果是对音乐的理解有困难,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时候,你觉得已经在练习室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在舞台上,你无法向听众传达。”
  同时,他也意识到,除了天赋和勤奋,还有第三个因素控制着表演。“我总是在演出中做到自己的最好,但这不意味着每场音乐会都是最佳的表演。因为有些乐章需要时间去体会。”
  “比如?”
  “巴赫第一协奏曲。在第8次表演后,我才陧慢表达出想要的音乐。还有贝多芬29号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我还没在公众面前表演过,因为我需要建立自信。这个过程十分漫长。”
  他在美国已经居住了很长时间,他认为自己完全西化了吗?“嗯,我不是很确定。在费城我觉得像回家一样,但中国文化中还有很多东西是我认同的。我认为西方的高等教育非常出色,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玩乐太多,缺少原则和尊重。”
  这听起来开始像儒家思想了。在问到他对哈佛教授蔡美儿有些“极端”的教育方式有何看法时,他说:“任何方式的极端都是不好的。”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认真:“但是对于音乐,你不可能中庸。如果乐谱是急板,你不能弹成慢板。如果在音乐中你也事事中庸,你就变成办公室中那个唯唯诺诺的人。”平衡生活的平和与艺术的极度紧张——这似乎就是郎朗的信条。
  “现在,我正阅读关于毕加索的书籍。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我们需要一个伟大的人物,像贝多芬和毕加索那样,带着整个世界前进。现在,没有真正伟大的作曲家可以为整个社会代言。这正是未来我希望能做到的。”
  
  (选自《青年参考》)
其他文献
偶然造就的味道    酸甜苦辣咸,谓之“五味”,其中酸排在第一位,说明醋在中国人的口感中的地位之重。中国人吃醋由来已久,究竟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已经无法考证出具体的年代。醋古称醯,又称酢。《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晋阳(今太原)是我国食醋的发源地,史称公元前8世纪晋阳已有醋坊,春秋时期已遍布城乡,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述了22种制醋方法。当时,制醋、食醋已成为山西人生活中的一大主题。  
荷兰画家梵高的画作色彩明快,120多年来一直就是绘画迷痴迷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梵高画作中令人吃惊的黄色已经变成了呆滞的褐色,令画作收藏者痛心不已。  梵高使用明快的色彩,来表达情绪和情感,在绘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后世画家产生深远影响。梵高纵情于色彩运用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新颜料。此项研究关注的是其中一种“新颜料”——铬黄,19世纪初首次出现。这种暖黄色颜料由
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氢氧化合物——水,覆盖着地球70%的表面,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山西省却一直饱受水资源短缺的困扰,下辖的大同市更是山西这个缺水大省里面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官方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同、朔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界限。  大同市最大的河流——御河,历史上水量十分丰沛,可近年来,即使在汛期也滴水全无
近期,媒体曝光个别快递公司在分拣现场“暴力分拣”,个别快递员不是将邮件正常运送,而是习惯“让邮件飞一会”,将邮件扔来扔去,造成邮件破损。就此,国家邮政局下发通知,严禁邮政企业野蛮分拣,严禁“让邮件飞”。  “让子弹飞”有让子弹飞的理由,“让邮件飞”也有让邮件飞的原因。国家邮政局下发一纸通知,能否禁止“扔来扔去”的“野蛮分拣”,能否吓退一些快递员“让邮件飞一会”的强悍态度?从“邮件在飞”的现状和其深
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顾自己的毕业典礼,记忆中留下了什么?是程式化的讲话?是照例的“希望”?还是在提示下如雷般响起的掌声?或许,我们实在想不起太多,因为这一天这一刻对很多人来说,只不过像无数大学时光一样悄无声息地划过去了,甚至平静得发淡,至多,绽起几个类似抛帽欢呼的激情涟漪罢了。  由此看来,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的7700余名毕业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被称为“根叔”的校长李培根院士。在毕业典礼上,“
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华尔街银行巨头所打出的政策“组合拳”不仅正在快速升级,而且频率也在逐步加快。因此,如果说2009年一年中华盛顿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从宏观制度的设计层面约束华尔街的话,那么如今正在以其巨大的政治能量深入到华尔街的微观活动并对其施加影响。    监管之箭连发    超出了华尔街所有银行家们的预期,从2010年1月14日到21日仅仅一周的时间内,奥巴马政府出台了3项针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与
地球:地球比人们想像的要年轻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地球可能比人们想像的还要年轻;地球发展增积所耗费的时间,是科学家过去推测的3倍。  据研究人员计算,当太阳系在45亿6700万年前诞生后,地球开始形成增积到现今规模所花的时间,可能远比过去科学家所认为的时间还要多。英国剑桥大学的地质学家对取自地球地幔与陨石的化学同位素进行比较后宣称,地球的体积约在44亿6700万年前才达到目前的规模。  科学家
“郭美美事件”越闹越热闹,已成了网络前排热点之一。她究竟是什么人,固然不是普通旁观者所能断定。但无论如何,有两点毋庸置疑:第一,这位20岁出头、既非商业奇才也非富贵出身,从她自己的微博记录看。几乎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玩耍的小女生,靠正常途径是肯定无法积攒如此众多财富的;第二,那些已知或未知、疑似和她有牵连的人和组织,已经很头疼了。  对于社会而言,人们感兴趣的不止是无端享受这与身份、收入不相称财富的
曾听到一位患有“非典”的香港心脏科医生谈起他的感受。因为病情突变,他住进了医院的“深切治疗部”。“深切治疗”这个词,大陆少用,估计那意思是病情笃重,需要更深入的治疗和更关切的照料。词是温煦的,但缝隙间掩藏着凶气,还是幽幽地散了出来。医生脱险后接受采访,记者问,一个人孤独地住在病房里,想了些什么?医生沉吟了一会儿说,想的最多的是,要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和一般的事分开,先做那些重要的事情。记者当然追问,
晋人与醋  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盛产高粱等杂粮,不仅酿就了汾酒,也酿就了汾河谷地特有的老陈醋。全国各地醋种繁多,但以山西老陈醋与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福建红曲醋最负盛名,并称四大名醋。而老陈醋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酿造历史排名首位,赢得了“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醋在山西人的餐桌上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山西人对它的感情和对它的了解都要远远超过任何一样调味品。但不了解醋的人,或许存在一些误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