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发展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全国各城市的发展都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进行,在所有的城市当中,矿产地城市的发展则应当受到格外的重视。文章旨在通过分析万山特区这样一个以矿而兴的城市的发展,为江西省德兴市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以矿而兴;县级行政特区;万山特区;德兴市
  
  一、万山特区
  (一)万山特区在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基于其战略考虑,开始对中国进行一系列的援助。可是,所谓‘援助’,实际上是他们供给我们设备,我们向他们出口东西来偿还”。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苏联撤回了资金和专家,并撕毁了诸多合作合同,偿还苏联债务也就成为了必然。周总理指出:按80亿卢布算,过去我们每年偿还苏联5亿左右,按此计算,我们要16年才能还清。在决定还债后,中国领导人还意识到“……他们(指苏联)还是想做生意的,因为中国有些东西他们还是需要的,特别是矿产和轻工业产品。”因此,在以矿还债这种方式的影响下,中国的矿产地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还债期间,万山年产汞水银产品突破1300吨,但是特区没有“自留分文”,也没有设立“小金库”,因此,万山汞矿还被周总理称为了“爱国汞”。另外,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后期的几十年间,万山累计开发生產的汞及朱砂产品占到全国同期同类产品的60%以上,上交利税几十亿元。
  (二)万山特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万山汞矿资源丰富,但矿属于非可再生性资源,这种“汞矿独大”的经济发展模式无疑存在着隐患,在万山的矿资源出现匮乏之后,经济的发展就陷入了困境,具体表现为:
  第一,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闭塞、水电供应困难,居民生活质量低下。第二,当地的发展受到了体制上的严重制约,一方面,无法获得农业发展所需的足够资金;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国家扶贫资金。第三,当地的财政极其困难,还曾出现过“累计欠缴国地两税800万元以上”的情况。第四,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河流污染与植被破环就是最直接的体现。第五,汞矿基本处于停产状态,亏损逐年增加。第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稳定工作难度加大,随着汞矿资源枯竭,导致大量矿工下岗,生计无着,这不仅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加,而且还给地方政府造成很大压力。
  (三)新时期的万山特区
  面对万山特区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环境问题,2004年,特区党政新班子一上任,就在新思想的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摆脱当地发展困境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改善当地环境,首先是“硬环境”,即通常意义上所指的自然环境;其次是“软环境”,即招商引资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后者的建设得到了特区领导的格外重视,“廉洁的制度、真诚的态度、良好的客服、新型的意识”等一系列软环境的建立,为特区发展的转型提供了动力。第二,转变发展模式,以多条腿走路的模式来发展,在矿业发展方面,彻底改变原有的“汞矿独大”的产业布局,领导各个矿业工厂以新型环保的方式发展工矿业。截至2008年,万山的城市面貌已经大为改观,财政总收入也增长了很多,人均财力已排到了全省第四位;万山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步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德兴市
  同样以矿业著称的江西省德兴市,素有“铜都”、“银城”、“金山”等一系列美称,然而,在这些光环下,德兴的发展面临着以下问题:
  首先,虽然德兴的铜保有资源储量为778.5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2.45%;江西省黄金行业最深的竖井——德兴市花桥金矿东区竖井更是“每年可为国家多产黄金600kg”。但如果德兴也像万山那样以“矿业独大”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总有一天,这些非可再生性资源是会被开采完的,到时候德兴的发展必然会陷入冬天。其次,诸如“银山矿业公司发生尾砂泄漏、上洛金矿出现泄洪口浊水外流、龙头山乡陈家湾的无证采矿”这样的行为,对附近饮用水源、农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都刺激着人们对矿业经济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
  因此,德兴市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来打造新型矿业城市的发展模式: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行绿化建设。第二,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相关科技人才,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实行多业并举的发展,主攻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的“非铜”产业项目;狠抓招商引资,全力支持和鼓励发展有特色的农业。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突出“人文”色彩。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万山特区和德兴市的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加深了对因矿而兴的万山特区的了解,也为德兴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警示。
  参考文献:
  1、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回忆我在地矿部工作的日子[EB/OL].http://www.jimei.gov.cn/myoffice/documentComm.do?docId=D30896&fieldId=F384.
  3、张梁.贵州万山特区贵州汞矿存在的问题与建议[EB/OL].http://www.chinamining.com.cn/report/default.asp?V_DOC_ID=1413.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研究了调查区实施新一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以研究区水地为例,小麦、玉米和棉花这三种农作物采用该技术后单产分别提高9.1%、12.2%和13.7%;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02元、2040元和2640元;该技术的采用促进了农民施肥的合理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轻了农业污染面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可
期刊
摘要:厦铺镇的集体林权改革已经完成了主体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文章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问题;对策  一、厦铺镇的集体林权改革状况  厦铺镇总面积415950亩,其中:耕地28635亩,林业用地371400亩,森林覆盖率达86.1%,公益林面积57791亩,用材林248415亩,楠竹4800亩,经济林3160亩,活立木蓄积量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石家庄市的样点调查,采取市场出让价格与成本差额计算方法,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增值收益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计算,发现城市住宅用地出让增值收益率变差较大。基于土地级别的增值空间梯度变化并不呈线性规律。说明城市内部土地收购成本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土地市场价格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  关键词:土地出让;土地增值收益率;空间变化  一、引言  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期刊
摘要: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房地产业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融资困境。而炒房——这一广大民众参与房地产投资的唯一途径,不断受到政策的打压,已越来越难以实现。在这种背景下,文章提出通过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来缓解各方矛盾,分析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将对各方产生的积极意义,并就其在我国的发展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政策建议    一、引言  
期刊
摘要: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客观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以外,和谐社会应当更加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对人们生活的全面评价,它综合反映了社会成员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方面情况特征,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包含多方面内容,文章选取了一套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选取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城市居民生活质
期刊
摘要:当前产业集群已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工业园区可为其形成提供良好平台。文章通过分析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引用安徽江淮汽车产业集群作为实证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工业园区;耦合    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集群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由于其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与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地区希望借助它来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机构,是资源利用的重要主体。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推动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促进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促进资源循环,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各高校的实践调研与研究,利用问卷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出目前高校在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高等学校资源建
期刊
摘要:崇奢思想作为一种消费思想最早在《管子》中出现,但是到了明代中叶由于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提倡崇奢思想的人才开始多了起来。文章主要探讨的是明朝中后期崇奢思想,以陆楫和郭子章为例,一方面从历史背景方面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对其进行论述。  关键词:崇奢思想;陆辑;郭子章    在探讨明朝中后期崇奢思想之前,首先要探讨的是什么是俭,什么是奢?大体而言,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
期刊
摘要: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日渐显露,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旅游者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其合法权益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旅游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从我国团队游客权益受损的现状入手,分别从立法执法、旅游企业、游客自身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团队游客权益受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保护团队游客权益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团队游客;权益;保护    一、引言  2010年5月2
期刊
目前,众多的务工者消息闭塞,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找工作十分盲目;与此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却经常出现熟练工紧缺的问题,有些企业招不到合适的熟练工就从同行企业挖人。这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越来越突出。应运而生的“订单式”培训,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用工、就业”两难的矛盾问题迎刃而解,实现了职业培训与企业经营间的无缝衔接。  一、“订单式”培训的内涵  “订单式培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