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well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机构,是资源利用的重要主体。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推动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促进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促进资源循环,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各高校的实践调研与研究,利用问卷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出目前高校在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高等学校资源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资源;循环利用;对策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208451.html),2006年3月16日)。将资源节约及其循环利用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章程中,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国内学者对于此课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构建资源节约型校园的课题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作为科研、教育和社会服务基地的高校,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社区,也是自由能源消费的大户。建立节约型校园、促进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也是高校完成其社会责任,发挥积极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实践,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实践情况进行了调研,借鉴其经验,总结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在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二、安徽省部分高校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现状调查情况
  访谈和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安徽省合肥市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四所高校的学生会、社团管理委员会及学生群体组织,并对其部分资源的节约及循环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高等学校的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44份。问卷调查的方向具体有废旧衣物处理方面、电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电子产品再利用方面、水资源和粮食资源节约方面、固体废弃物和图书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相关内容。问卷的内容全面,划分细致,贴近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能够直观明确地看到学生们在资源利用情况和节约、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意识。其中就水资源节约情况的调研结果如下:
  此表是针对安徽省高校本科生的调研,由图1可以看出,44.6%的同学认为所在高校水资源浪费很严重,45.6%的同学认为浪费情况一般,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意识到水资源浪费的紧迫性,既然有人认为浪费严重就更应该使他们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去,对宝贵而不可再生的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应当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问题分析
  (一)资源节约行动落实难,大学生参与率低
  通过调查分析,约有40.20%的高校大学生将旧衣物扔掉,有44.12%选择将其送人;约有34.80%的高校大学生在校园就餐剩余多,有12.75%没有剩余饭菜;约有44.61%的高校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有7.35%认为不严重。约有29.9%的高校设有固定的废旧衣物处理机构,69.12%没有设置相关机构。由于相应的激励与奖惩机制不完善,作为高校主要资源消费群体的大学生也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宣传”节约理念,并未真正履行节约的实际行动。此外,尽管高校众多学生组织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校园,或进一步举办了各种宣传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仅仅作为节约行动的“代言人”,其自身也没有更多地节约和循环使用资源的实际行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仅仅停留于理念的宣传上。意识上的薄弱导致大学生对此类现象的关注度不够,所表现的诸多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的行为或是为经济利益所驱使,或是为达成学校或院系强制下达的指标,缺乏自觉主动的行为约束意识。
  (二)高校偏重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涉及较少
  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通过实地调研合肥地区几所代表高校发现,各高校后勤部门在开展环保工作时,都把重点投放在学校资源的节约上。但是,对于其资源的循环利用,各高校涉及的相关措施少之又少。通过对安徽大学的调研,该校学生增加近7000人,教育仪器办公设备投资增加近两千万。但是如此大的用电用水规模,该校用水情况从2005年的317万吨,到2006年的306万吨,到2007年的306万吨,到2008年的306万吨,到2009年的310万吨,到2010年的302万吨;用水量从2005年每平方米5.99吨到2010年的每平方米3.48吨。可见高校节水措施成果显著。但是调查发现,在固体废弃物、废旧衣物、废旧数码产品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高校却没有很好的重视,只是寄希望于高校社团,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三)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部分资源并没有得到关注
  目前,高校较为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主要是在如水、电、固体废弃物等,在该方面的回收处理机制较为完善,同学们的节约意识普遍强烈。然而,随着国家对“节约型校园”的积极倡导,节约的内涵更为丰富,渠道更加多样。高校着重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在实现多项服务的全环节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尚未被认知的新资源,而这类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将会带动整个高校资源的协同开发,推进高校整体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我们发现,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一些资源常被忽视。如办学规模扩大或新校区建设带来的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粮食的浪费现象以及部分可再利用物品,如书籍、数码产品、生活用品等的循环使用还未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缺乏相应的处理方案。特别是数码产品,如今数码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所带来的废旧产品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加重。
  四、对策建议
  (一)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增强大学生循环利用资源意识
  高校加强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意识的宣传,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重视发挥宣传教育工作在实行节约型管理中的作用,在校园里营造一种自觉主动的节约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全员的行为方式。此外,除理念上的宣传和动员外,我们更需要引导同学们将循环利用的理念贯穿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二)重视资源节约,也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高校是由较高知识和道德水平的群体组成的。高校后勤部门是高校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的核心部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的重点部门。所以对于高校职能部门而言,不仅要继续在资源节约工作上跟进,积极引用新产品,最大限度减少用电用水用粮的损耗,还需要在循环利用方面加大投资,借鉴国内外高校、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办法、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在继承现有的金点子的基础上,再不断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应当结合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激烈变化,承前启后,不断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步伐的跨步向前。而对于高校所成立的各类学生团体来说,要不断更正社团在开展保护环境方面工作的不足,总结经验,以此为鉴。但仍需要保持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继续多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环保活动,促进环保活动范围从单纯追求资源节约向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方向转变。
  (三)合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扩大资源涉及的范围
  针对高校在推进教学工作及设备改造和维修中必然会出现尚未被认知的新资源以及浪费现象,高校可以招用一些在环保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任职于后勤等相关部门。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的讨论研究,不断挖掘隐没在学校建设中浪费的资源的潜能,以小成本的代价换取资源的无限潜能开发。促进学校资源节约化和不断循环利用,要求有专业技术作基础。所以高校需要多引用社会中高效率、低能耗的节水、节电等设备及技术,同时还可以引导本校理工科类学生在这方面加强研发和探索,从理念和实际两方面引导促进学校的资源节约化和循环利用。
  五、总结
  随着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步伐的加快,按照节约与发展并随的方针,节约型高校建设也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注重高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是高校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对实现高校发展战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在管好用好国家投入资源的基础上,实行节约及循环利用管理,让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有力体现。
  参考文献:
  1.宋明钧.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节约型大学校园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
  2.官怀.建设节约型社会呼唤下的节约型大学建设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孙静.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1).
  4.党春.谈高校资源节约管理问题[J].河西学院学报,2004(4).
  5.胡帆,马爱花.节约型社会理念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4).
  *本文属大学生创新实验室项目。项目名称:高等学校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分析;项目编号:XJ103575111。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思想,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前提;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的终极目标;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障;“三个有利于”是判断社会公平的标准,从而构成了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的基本框架。同时,邓小平社会公平观有其重要的特征。重温邓小平的社会公平思想,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
期刊
摘要: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语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考虑其社会现实,孙立平提出的“断裂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劳动纠纷关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我国的劳动纠纷仲裁制度涉及劳、资、政府三方,在化解劳资矛盾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对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具有代表性。文章试以断裂社会为背景,以劳动仲裁制度为视角,考察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
期刊
摘要: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核心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的条件下,保证土地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以新疆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入手,构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  关键词: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新疆    作为自然资源的耕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与否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大事,而且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长期高速的
期刊
军队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是军队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有力的财务保障,能否提高党委的理财水平,能否发挥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益,财务干部的作为与否起着关键作用。当前财务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部分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财务工作的质量。为此,提高军队财务干部队伍素质势在必行。  一、军队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一)培训军队财务管理人员是加强思想政
期刊
摘要:文章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研究了调查区实施新一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以研究区水地为例,小麦、玉米和棉花这三种农作物采用该技术后单产分别提高9.1%、12.2%和13.7%;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02元、2040元和2640元;该技术的采用促进了农民施肥的合理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轻了农业污染面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可
期刊
摘要:厦铺镇的集体林权改革已经完成了主体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文章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问题;对策  一、厦铺镇的集体林权改革状况  厦铺镇总面积415950亩,其中:耕地28635亩,林业用地371400亩,森林覆盖率达86.1%,公益林面积57791亩,用材林248415亩,楠竹4800亩,经济林3160亩,活立木蓄积量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石家庄市的样点调查,采取市场出让价格与成本差额计算方法,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增值收益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计算,发现城市住宅用地出让增值收益率变差较大。基于土地级别的增值空间梯度变化并不呈线性规律。说明城市内部土地收购成本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土地市场价格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  关键词:土地出让;土地增值收益率;空间变化  一、引言  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期刊
摘要: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房地产业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融资困境。而炒房——这一广大民众参与房地产投资的唯一途径,不断受到政策的打压,已越来越难以实现。在这种背景下,文章提出通过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来缓解各方矛盾,分析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将对各方产生的积极意义,并就其在我国的发展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政策建议    一、引言  
期刊
摘要: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客观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以外,和谐社会应当更加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对人们生活的全面评价,它综合反映了社会成员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方面情况特征,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包含多方面内容,文章选取了一套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选取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城市居民生活质
期刊
摘要:当前产业集群已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工业园区可为其形成提供良好平台。文章通过分析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引用安徽江淮汽车产业集群作为实证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工业园区;耦合    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集群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由于其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与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地区希望借助它来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