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方法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il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是有限,学生的体育锻炼更是有限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学生掌握应当掌握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的体育发展。由此,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方法展开了探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一、与生活糅合在一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糅合在一起,通过联系学生在生活中锻炼的情况来帮助学生找出适宜的锻炼方式,解决学生锻炼中出现的问题。生活,作为学生接触外界事物的通道,是学生学习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了学生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开展体育锻炼,能够给学生的体育发展贡献力量,使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体魄。但是,部分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能发现生活中的体育锻炼或是锻炼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盲目锻炼等,都给学生的体育进步带来了困境,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给学生的体育锻炼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
  例如,笔者在课下调查中发现,小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缺乏科学的指导,习惯利用常见的生活材料进行锻炼,没有深入了解锻炼的注意事项,没能保障锻炼的安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了体育锻炼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转变锻炼的态度;接着,笔者又向学生传播了日常锻炼的方式,以公园常见的器材为例,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不同的体育器材的锻炼方式以及锻炼过程中应当要注意的事项,使學生懂得保护自己的安全,科学地进行锻炼。同时,笔者还为学生总结了生活锻炼的小妙招,使学生可以达到随时随地锻炼的状态,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学生在笔者的引领下,对体育锻炼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如何在体育锻炼中掌握锻炼方式,保护自己,形成了科学锻炼的意识。这样一来,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将教学与生活糅合在一起,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进行了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了体育的魅力。
  二、与教学糅合在一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与教学糅合在一起,利用系统的教学机制来帮助学生建立体育运动的框架,使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体育优势,推动学生的体育发展。教学,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的主要方式,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在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也起着积极的意义,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科学的体育锻炼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小学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时与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有效把握学生的锻炼情况,做出适当的教学调整。但是,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出现了消极怠工、对体育锻炼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对体育技能掌握不足等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体育进步。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够使学生在锻炼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锻炼优势,促进学生积极锻炼。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围绕部分锻炼技能掌握不足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针对学生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在教学计划下完成锻炼任务,加强了对学生的运动管理。在这一教学催动下,学生对自己的运动问题进行了思考,结合锻炼计划完成了锻炼任务,掌握了锻炼的技能。这样,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立足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锻炼氛围,促进了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三、与竞赛糅合在一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与体育竞赛糅合在一起,利用体育竞赛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可以自觉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为竞赛打好基础,让学生能够形成竞赛的竞争力与竞赛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竞赛,是通过将不同的人汇集在一起,围绕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的一种活动,人们通过竞赛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进行调整,获得体育竞技的乐趣。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与竞赛糅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体育运动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运动体验。但是,部分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缺乏竞赛意识和竞赛精神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立足体育竞赛对学生进行了培养,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
  总之,
  参考文献
  [1]  冬巴. 加强小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  唐亚骏.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96.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英语成绩始终提不上去,这也与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模式,教师教授,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了初中英语教学中间的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不足,然后讲述了人性化教学的必要性和人性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人性化教学;措施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英语中间的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的初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为了求取课堂高效和优化,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横向沟通与融合。如何挖掘交集,融会贯通,实现高效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两学科融合有一些思考,从小学科学语文学科融合的意义、方法、误区谈谈看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学语文;有机融合  引言  语文教材课文内容与科学课程或在教学内容,或在教学方法,或在思维方式,或在知识背景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科学与语文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诸多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游戏教学法便是其中一种,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它能力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其更加自愿、主动地投入在课堂教学当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趣味游戏,激发兴趣”“竞赛游戏,提高能力”“合作游戏,加深理解”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游戏是儿童最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能够痛快的玩一场是十分幸福的事情,为此,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年龄,设计一些游戏辅助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化,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切实提高小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设计  游戏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是指任何一种作为消遣时光的娱乐性活动,这种娱乐活动能够极大的吸引小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思维严谨的学科,十分注重理性逻辑思维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深入数学思想的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升关键能力和核心品质有重要的意义。数学思想包含众多形式,比如数形结合、化归思想、建模思想、类比思想等,这些都是数学思想的基本外化形式,作为教学主线,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数学思想方法能有效促使学生尽快掌握数学推理内涵,形成数学基本素质,以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在实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总结课本知识和试题中关于温度对化学反应影响的考查知识点,让学生规范答题,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温度;化学反应;知识点;规范答题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来说,温度都是影响反应的最重要因素,在高考中考查也是最频繁的。通过温度的变化,可以引发化学反应,并改变反应进行的速度、使反应方向发生变化、原料的利用率或产物的产率发生变化。因此,工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正确认识温度对化学反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起点,承载着打基础的重要作用,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人格发展的基础。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小学数学,其任务也不仅仅局限于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发展人的思维、培养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怎样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掌
期刊
摘 要:粗心大意在农村小学生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似乎总也改不掉,为此令许多家长和老师头痛。学生粗心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在数学作业当中,粗心大意就尤为突出。小学生的粗心大意一般是由于思维品质发展的不成熟造成的,通過帮助学生找出粗心大意的原因,以学生为本,确定矫正策略,让学生逐步改正粗心大意的毛病,提升数学素养就是我们教师的一项艰巨工作。  关键词:数学;农村教育;矫正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每次
期刊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靓丽瑰宝,学生通过对于古诗词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实现学生在当前阶段下对于文章内容的有效理解,实现文化层面上的传承与发展。但是由于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古诗词课程中采用了不当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并不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自身行为方式上的进步。所以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怎样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进行全面的探索与论述,以此实现学生在当前阶段下的有效发展与进步
期刊
摘 要: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也要将“四叶草少年”评价体系的内容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运动中也具有良好的行为礼仪。本文主要从锻炼过程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游戏过程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规则意识、器材使用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等方面探讨小学体育课上的“四叶草少年”评价方式。  关键词:小学体育;“四叶草少年”评价方式;体育教学  现今我们国家已经开始关注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出了“立德树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