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富锌硒茶产区地质环境条件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贵州不同区域典型茶园进行野外调查,在每个茶叶主产区选择代表性的茶园进行土壤剖面样品采集,探讨贵州富锌硒茶产区地质环境条件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贵州茶叶主产区成土母岩及土壤中主要元素含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富锌硒茶产区成土母岩中S、Ca、Fe、P、Mo含量均明显高于非富锌硒茶产区,其次是Zn、Se、Cu;而对应土壤中Mo、Cu、Mn、Zn、Fe、Ca含量均显著大于非富锌硒茶产区,其次是Se、Mg、P、S、Al。成土母岩的Zn、Se含量直接影响茶园土壤中Zn、Se的含量水平,土壤Z
其他文献
摘 要:驾驶人的驾驶经验差异不仅导致跟驰行为的差异,也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影响。将试验车采集的跟驰数据按非专业、专业驾驶人和二车道、三车道车道数分为四类,将观测数据按相关公式转换成所需数据。从数据的速度分布情况发现车道数的增加削弱了两类驾驶人的差异,对两种车道数情况下的车辆间距进行双样本K-S检验发现两类驾驶人的车辆间距在0.05水平下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提出基于速度的驾驶人修正因子f并标定。得出以
工业作为影响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机制之一,准确检测出引起热异常的工厂,可为分析工业热异常对城市热环境的贡献率提供准确信息,对科学规划工业建设、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工业热异常检测方法因固定临界值参数的局限性,易造成检测结果多提或漏提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工业热异常检测方法(adaptive thermal anomaly detection,Adaptive-TAD)。该方法首先
开发了一种新型光催化反应器-多级串联槽式光微反应器,其中包含16个串联的微型圆柱槽,每个单元槽内有一个微型搅拌子从而实现充分搅拌。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均相液体物料,还是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物料,在反应器中都能够实现接近平推流的流动状态。制作了透明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石英玻璃反应器,在反应器中进行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模型反应,运行10 h无堵塞现象发生,且反应速率相对于烧瓶中的间歇反应速率提高约24倍。
摘 要:在钢液的凝固过程中,钛化物析出可能作为γ-Fe、α-Fe固溶体的异质形核核心。采用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对TiN、TiC析出物与γ-Fe、α-Fe固溶体的异质形核有效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100)面,TiN、TiC与α-Fe固溶体的二维点阵错配度分别为6.33%和8.13%, TiN、TiC能成为α-Fe固溶体的异质形核核心,且TiN的形核有效性大于TiC;α-Fe在TiC上优先形核;T
文章在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勘探成果资料基础上,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巷充水特征出发,对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矿井及其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突水量、煤层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以及防治工作难易程度逐条进行分析,将东周窑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型。
文章介绍了大同盆地地热异常区形成原因及边界,将大同盆地地热异常区划分为5个地热田,分别阐述了各地热田的地热地质特征,并对各地热田地热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和汇总。
本文依托贵州省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示范项目,以盘州市盘关镇重点区为例,提出了一套从斜坡单元划分、单元地质灾害易发指数计算、易发指数阈值计算,到单元地
“七一”前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自然精华·绿色生态家园”主题展在山西地质博物馆展出.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姚青林出席并致辞.厅党组成员、副
期刊
文章主要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探究了地质工程勘探中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原理及运用效果,其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优势,还可以提高地质工程勘探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一些矿产资源勘探和核实报告常常采用所谓“富水系数法”来估算未来矿山开采的矿井涌水量,但该方法是否合理,一直是业内争议的问题。文章以有多年开采历史的煤矿山开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矿井涌水量与煤炭开采量、开采面积、开采深度等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矿井涌水量与上述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矿山开采的延续,矿井涌水量与煤炭资源的开采量之间并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从而得出采用所谓“富水系数法”来估算基岩山区矿山未来开采的矿井涌水量是不合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