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的中国味道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定要用歌声告诉观众,作为一个中国歌唱家,首先要唱出中国歌的美丽与韵味,才称得上扎根这片大地。时代在进步,如果声乐艺术总是一成不变,最后只能进博物馆。
  
  10月23日的上海大舞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中国声音·庆世博·廖昌永2010大型演唱会”正在这里举办,座无虚席的剧场里,始终热烈的气氛直到“安可”时到达“沸点”。
  一连唱了十几首歌,廖昌永把观众唱high了,也把自己唱high了。他脱掉了西服,随手放在指挥休息的座椅上,激情唱响《红旗飘飘》。满场的观众们挥舞着红色的节目册,跳跃的红色热烈而醒目。激情至此,廖昌永索性又脱掉马夹,歌唱时,配合大家一起挥舞起马夹。这时,全场沸腾了。还没等最后一个音落定,观众大声叫着“廖昌永”……
  台上的艺术家显然有些控制不住,这位来自四川农村,成名于上海的世界级声乐艺术家含着热泪,动情地对台下的观众说:“我热爱我的祖国,我愿意为祖国歌唱,为祖国人民歌唱,为你们所有人歌唱。”话音刚落,《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响起,全场的观众都一起歌唱着,廖昌永双膝跪地,倾注全部的感情演唱了这首经典之作。
  “世博会期间,全球优秀的艺术家都汇集到上海进行祝贺演出,堪称一次世界性的艺术盛会。作为东道主,我觉得,上海的艺术家也应当对此有所表示。”廖昌永一直想要在世博会期间办一场自己的演唱会。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
  从申博伊始的宣传,到上海世博会主题曲《致世博》的演唱,廖昌永和上海世博从来也没有分开过。早在2002年,怀胎十月的妻子即将分娩时,廖昌永却要远赴法国,为上海申办世博进行宣传演出。如今,这个名叫廖敏冲的“申博”宝宝,抱着海宝,唱着《茉莉花》,也来到了属于她爸爸的舞台上……
  
  中国式美声
  
  廖昌永当天的演出除了经典的歌剧唱段之外,用美声演绎民族歌曲与流行音乐也是一大亮点。“通过跨界作品能让更多的大众了解并爱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演唱,并由此逐渐进入到更为宽广的古典音乐领域。”面对所谓的“亮点”,廖昌永如是说。从陕西风味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蒙古风情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中国民歌,到俄罗斯民歌《喀秋莎》,以及《同一首歌》等流行歌曲,在廖昌永细腻、出色、精彩的演绎下,都显得如此唯美,丝毫不因为声乐的大帽子令人望而生畏。当晚的观众席上,不仅有廖昌永的老师、90多岁的周小燕,也有特意从外地赶来的歌迷,更有来自四川的老乡……音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万人的剧场里,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氛围与温馨气氛。
  “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上海给予我艺术、做人成长道路上的哺育之恩,我更不会忘记我是中国的歌唱家,走到哪里,我都要唱出中国人的声音!”面对《新民周刊》的专访,廖昌永说话的兴奋劲与此刻略显疲惫的脸色形成鲜明反差,“我一定要用歌声告诉观众,作为一个中国歌唱家,首先要唱出中国歌的美丽与韵味,才称得上扎根这片大地。”
  恰如周小燕所说的那样:“廖昌永的成功绝不仅仅归结于天赋或机遇,而是他下了功夫解决了很多唱美声的人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他不仅仅唱好西洋歌剧,更能唱好中国歌。最近有人问我,他怎么什么唱法、什么类别的歌都‘乱唱’啊?我说,让他唱!不管用什么方法,最重要的是廖昌永把中国歌的味道唱出来了。”“中国味道”是近十年来廖昌永最大的艺术追求。因此,多元化的曲风在这位世界一流的声乐艺术家演唱会上出现,丝毫不觉得奇怪。廖昌永表示,无论是西洋歌剧选段还是通俗歌曲,他所追求的都是要“传达出浓浓的美感”。
  事实上,这一探索与当年的一段际遇很有关系:有一次,廖昌永到国外演出,闲暇联欢时,各国艺术家都唱起了各自的民歌,法国的、意大利的、俄罗斯的……轮到一位中国艺术家演唱了,他忸怩半天说:“我实在不会唱中国歌。”场面变得极为尴尬。此时,廖昌永一下站了起來:“我来唱中国歌。”这一次的尴尬经历,不由地让廖昌永深思:他钻研的歌唱艺术,到底是为谁服务的?美声唱法只能演唱西方的歌剧吗?尽管他先后获得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大奖、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第一名和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创造了中国歌唱家在世界权威音乐赛事连续夺冠的奇迹。然而,回到四川农村,奶奶却对自己最心爱的孙子说:“你能不能唱一些让我听得懂的歌啊?”闻言,廖昌永更下定了决心:不仅要演歌剧,也要唱好中国歌,要把艺术歌曲唱进中国人的心里头。
  “美声唱法往往很在意唱功和技巧,在小众范围内以专业的角度来欣赏是对的,但还是应该让它贴近大众,让更多的人喜欢。我在演绎《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歌曲时,并没有去想什么风格,也没有刻意守住我是什么唱法,只是带着最大的诚意去唱发自内心的歌声。我觉得大众的审美品位是不能低估的。只有唱开他们的心扉,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站在人群中的歌唱家。”廖昌永坚持,“如果中国作品缺少中国艺术家的推广,那它就永远发展不起来。”
  对爱徒的这一大胆设想,周小燕可谓鼎力支持。她坚定地对廖昌永说:“你外国歌剧唱得再好,但如果中国歌唱得窝窝囊囊,中国文化照样会被世人瞧不起。”在周小燕看来,钢琴可以弹肖邦,也可以弹《黄河》,但弹《黄河》的方式不应该与弹肖邦的方式完全一样。廖昌永对此深受启发,“西方音乐和中国音乐属于两个系统。前者发源于教堂音乐,音色圆润、发音松弛、声音有弹性,有复调和声,后者则起源于民间戏曲,包括川剧、粤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是单旋律的。融合的时候,要保证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去掉一些互相冲突的音色,从而形成一种‘中国式的美声’,或者可称为‘中国式的歌剧’。”
  
  笔墨当随时代
  
  廖昌永的歌声里,不仅有出色的声乐技巧和细腻的感情,近来,更有难以描摹的画面感。
  事实上,与画坛名家范曾的一段师生之谊为廖昌永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艺术大门。2008年春晚结束后,廖昌永曾和好友朱军等人共赴一个聚会,席间与著名国画家范曾先生相识,交谈后很是投缘,结果范曾先生欣然收下了这名“关门弟子”。据廖昌永介绍,近两年来,只要自己有空,就一定会摊开纸笔涂抹一番。每回去北京出差,他都会抽空去范曾老师家中,有时干脆住下来,“跟着老师早晨5点起床,6点看书,7点作画”。
  艺术本就是相通的。廖昌永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自己画画并不是为了好玩,在系统学习绘画后,他自己在唱歌上的认识也一点点开始发生了变化。“之前,我在声音上注重得比较多,现在一唱歌,脑子里全是画面,感觉有了想象力,感性的东西不知不觉就流淌出来了”。如今他唱歌,浮现在脑海的,不再是技巧,而是画面——《绒花》中的“一路芬芳满山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而这种演唱时所特有的“画面感”,也确实传递给了观众,打动着观众。
  “最近我在看与傅抱石先生相关的书籍,他对中国山水画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时代在变,笔墨也要变’,也就是石涛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绝不能简单地拷贝。美声本身是曲高和寡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典、巴洛克、浪漫、写实,音乐创作在变化,演唱者也应该根据作曲技法共同进步变化。中国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化,同时又能够坚强地保护自己。既然我已经学了美声,就要将它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时代在进步,如果声乐艺术总是一成不变,最后只能进博物馆。”身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的廖昌永感叹,在中国,太多的职业歌唱家被禁锢在技巧中,反观一些少数民族原生态歌手,从没想过发声技巧,拉出来就唱,自由抒发内心情感,听来却让人想落泪,“说到底,歌唱还是要以情动人,绝不能满足于复制而已。所以,我想成为音乐界的傅抱石。这是我的性格使然,并不是说我能有多么完美,可我永远不会满足。困难是一定存在的,但我希望自己所开拓的这一条道路,能在若干年后给后人一个启发、借鉴抑或教训。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通过这次演唱会的举办,我越发清晰自己未来的道路。”
其他文献
本届工博会,中国电信的展台外形酷似“魔方”。这个“魔方”展馆分为城市光网、物联网、天翼3G、世博四大展区,以虚拟场景、远程连线和互动体验等新颖活泼的形式,将移动与固定,转型业务与传统项目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未来“智慧城市”最直观的体验。    世博会刚刚谢幕,中国电信就马上将8大科技亮点和18个世博电信新产品统统搬到了“2010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本届工博会,中国电信以“智慧城市开启生活梦想
目前中超在2010年的赞助收入已超1.3亿元。按目前的趋势,2011赛季中超商务赞助总额极有可能超过2亿元。中超商机触底反弹的历史性时刻似乎到来了。    中国足坛反腐打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病入膏肓的足球联赛也终于让人看到了破冰回暖的希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随着中超联赛可信度的提升和中国足球曾经丑陋的形象逐渐修复,中国企业准确把握住了中国足球发展的绝佳时机,出手赞助中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
在中级车市中,TIIDA以时尚动感的外观,超乎想象的驾乘空间、优良操控性和舒适性及动力与节油性完美结合,成为中级车中的榜样。    10月底,东风日产再传捷报,旗下明星车型TIIDA国内累计销量成功突破70万台,并以月均1.3万台左右的销量成绩强势领跑中级车市。2005年4月问世中国市场的TIIDA,仅用5年多的时间便达成如此傲人业绩,再次聚焦了业界的目光,同时,TII-DA在中级车市的王者地位也
金融危机之后,医疗保险并不是美国的当务之急,如果连工作都没有了,医疗保险又有何用?但金融改革的机会却是千载难逢,稍纵即逝。    美国中期选举刚刚结束,奥巴马就到国外去散心了。这次他出访的是盟国或友好国家,没有什么特别烦心的事,所到之处大多会受到热烈欢迎。印度早就盼着美国老大哥的友好使者早日访问印度。奥巴马与印度签订了总价值100亿美元的贸易合同,号称可以为5万美国人创造就业机会。  国内的事情让
“捧起碗吃x,放下碗骂娘。”这个x原先是“肉”,现在可以替换诸如蔬菜、绿豆、蒜瓣、姜丝、炒鸡蛋……以及很费白糖的拔丝苹果。  老百姓不理什么CPI、PPI、M0、M2,他们只知道拿着几张票子出去,回来时篮子是重了还是轻了。全面通胀是不是真的来了,不是统计局官员嘴皮子定义的,要以老百姓的感受为指针。  钱是好东西,但美国铆着劲儿印钱,中国想着法儿花钱,为什么大家越来越需要精打细算呢?因为钱还没“流”
“我们或许能够跑得过受伤的刘翔,但是工资涨幅却依然跑不过CPI。”    尽管离年底还有时日,但是2010年度的财经关键词评选似乎已经落定。互联网网友调查显示,多达八成以上的网友选择以“涨”字作为年度的中文财经词汇。在今年上半年,当“逗你玩”、“算你狠”流行的时候,人们还多少带有些调侃的意味,并没有意识到一场严峻的全局涨价风暴来临。而在此之后,随着“糖高宗”、“油你涨”、“姜你军”、“苹什么”等大
当生活的质变使她逐步从大明星走向一个女人,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放下对她的集体膜拜,改为用心聆听,专注“阅读”?    没有电影在拍的张曼玉出现在公众场合时,媒体继续关心她的感情状况。所谓感情状况,就是“几时结婚?”、“可有结婚的打算?”。在镜头与闪光灯前一如既往地从容的张小姐表示,请继续叫我张小姐。我们看见的,仍是把过得惬不惬意放在生活第一位的张曼玉:“有碗说碗,有碟讲碟”俨然她的注册商标,连记者问她
“当行情轮番上升时,国内上亿的散户就会动心,引发散户行情。一旦群体心理主导的行情启动,机构投资者就很难独善其身了。”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金九还魂”后,寒潮来袭。  地产股,却令人大跌眼镜地狠狠涨了一把,把不少坚持持币观望的投资者看懵了:如果说煤炭股大涨,有千年极寒托底;有色金属狂飙,仗着各国干预汇率大打“货币战争”;券商股劲升,大家都看好后市也说得过去;为什么连处于宏调风暴中心的地产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高级文化进修班有一门课程——“新民周刊导读”,留学生对这本杂志很有兴趣,特别关注楼市报道,因为房价起落与他们的日常开支密切相关。    上海。早上8点。  美国留学生王吉姆已经在赶往复旦的地铁上了,路上要花1小时左右。上海的早高峰跟西雅图的没什么两样,在这里生活了4年,他对挤地铁、挤公交这类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竞争已经习以为常了。王吉姆在中山北路地铁站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
“身土不二”从当初的健康说教发展到今天对本国农产品的迷信,自然也在韩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构筑起一副自我至上的精神枷锁,并自然而然地导致排外、狭隘和极端思维的产生。    韩国大白菜价格最近经历一场戏剧性的变化。年初一棵只要1500韩元的大白菜,居然在中秋节前后飙升到了13000韩元。为了买几棵大白菜,一些人需要起早排几小时的队。由于价格太高,学校食堂里也不再免费供应泡菜。而那些从家带泡菜到学校的孩子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