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户外产业大奖观察思考,真诚拥抱这个世界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露營热潮席卷中国,很多人称之为“中国的露营元年”。
  露营不再是原来那种吃苦受虐的形式和户外运动的附属,而慢慢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活动。它在传统硬核户外和城市普通休闲人群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过去几年中,改变的不仅仅是露营。户外产业、内容、品牌、装备,户外社交、户外商业模式,直至我们的生活,都在发生改变。
  最终,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户外行业和我们的户外生活停滞。这让整个户外产业和每一个户外个体开始重新审视:未来的户外行业将走向何方?我们的户外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十年来,《户外探险》作为户外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之一,观察、解说着行业,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户外行业的走向。
  如今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在这个剧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我们希望可以摸索出一套涵盖整个产业的标准。这套标准在初期一定不够完美,可能需要花费我们很长时间,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去不断优化。
  但我们相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就像我们一直坚持的所有事情一样。有了“标准”,无论是品牌还是机构,岩馆还是比赛,营地还是目的地,整个户外产业才能站在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框架中重新审视自己。
  《户外探险》今年起将接手“亚洲户外产业大奖”,并重新规划构建,打造一个全新的,更权威、更有影响力的,覆盖全户外领域的产业综合评奖。

为什么是“亚洲”?


  “亚洲”的概念源自于已有十五年历史的“亚洲户外展”。同时,亚洲又不仅仅是一个称呼。
  它是一个地理范围——亚洲视野格局下的户外产业大奖。也是亚洲群体——亚洲人喜爱和认可的户外装备。
  我们不想将“亚洲户外产业大奖”做成一个户外圈内自嗨式的狂欢,它会是一个反思式、观察式、总结式、全景式的评选。户外圈之外,也可以通过这个奖项认识到,原来这和他们想象中的“户外”不太一样。
  为此,我们吸纳以往的经验,融汇我们对时下户外产业的观察,秉承更客观公正的理念——甚至还带着一种不破不立的态度,打碎陈旧的套路和玩法,去推出一个最具公信力的评选。

如何理解“户外产业”?


  一直以来,户外产业多指户外服装、装备的制造销售业。而现在的户外,早已从垂直的极限运动门类,变成了连接大众运动、体验式旅行、青少年教育以及体育小镇、文旅景区的基础场景。
  户外可以很垂直、很专业,但也可以很大众、很普及。它包罗万象,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户外产业大奖其实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囊括社会的方方面面,各种户外营地、户外赛事、场馆、目的地,以及户外装备品牌。
  早在2019年,我们的“俱牛学院”就完成了对产业的第一次摸底,制作了“户外产业云图”。在此基础上,去年我们开始了产业大奖的论证与构建。几个月的深入工作结束后,我们欣慰地发现,这将是国内第一个全景的、综合的梳理与回顾。而在回顾的同时,它也是审视和展望。

何为“产业大奖”?


  奖项或大而全,或小而美。既然涉及到整个户外产业,我们希望它能逐渐囊括户外所有商业逻辑自洽的门类。因此我们在原有“户外装备奖”的基础上,新增了“户外产业奖”,这也是我们对户外新理念的核心诠释。

“户外产业奖”


  在“亚洲户外产业大奖”的“户外产业奖”类目下:
  有优质的户外营地评选,如户外旅行机构、研学旅行机构等。
  有优质的户外场馆评选,如滑雪场、攀岩馆等。
  有优质的越野跑赛事、户外机构的评选。
  有那些大家向往的热门地点,有影响力的户外目的地的评选。
  还有户外品牌。那些户外生活方式的引领品牌,有创新力、影响力的品牌。
  目前这些类目的产业奖项已初见雏形。与“户外产业奖”相比,同时并行的还有规则流程已经成熟了的户外装备奖。

户外装备奖


  “户外装备奖”涵盖徒步类、攀登类、露营类、户外机能类、设计类、跑步类、滑雪类等七大类户外服装、装备类产品。
  几个月来,我们调研分析了以往国内外户外装备评选的问题和槽点,也兼收并蓄了他们的优点。
  最终,我们认为要想在国内户外行业的语境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得到玩家发自心底的认可,就必须打破旧的规则,规避户外行业中的人情和套路,创新出一套更新的玩法。
  装备奖的评委要对装备有长期的理论知识储备。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件装备的特点和品质,怎能仅仅通过静态参数和品牌提供的描述,就简单判定呢?
  户外装备奖不会停留在纸上谈兵。除了理论型评委之外,我们也千挑万选有着丰富户外经验的实践型评委,辅以长期实践测试。
  此外,我们还会对每名评委的公正性(如评委人选与品牌的密切接触度)等条件,做综合考量,一切只为了公平和客观。中国户外金犀牛奖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奖项只有做到公正、客观、透明,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建立其影响力。
  我们有信心将“亚洲户外产业大奖”中的“户外装备奖”,用心打造成行业有史以来最客观、最公正的装备评奖。
  “户外装备奖”的具体规则和评选方法将在一周内公布。
  最终,由“户外产业奖”和“户外装备奖”共同构成的“亚洲户外产业大奖”,最终评奖结果及颁奖盛典,将在2021 年年中举办。各位敬请期待。
  户外文化在中国民间还很年轻,甚至很多更细分的户外运动尚属舶来,但它们依然在中国的土壤落地生根,并逐渐成熟。
  成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也是一个值得警醒的讯号。在茁壮成长、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要审视自我,不拘泥于传统,放眼观察这个不断在变化的新世界。
  身处于户外行业核心,我们既被行业影响,同时也在塑造着户外行业。我们自己对户外行业的理解和输出,其实也是对它的一种定义。
  “亚洲户外产业大奖”,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带您领略当今新的户外产业和新的户外生活。
其他文献
在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之后,滑雪的热度如火箭般迅速高涨,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性气候的邻国日本,必然成为国内滑雪爱好者出境滑雪的首选之地。日本长野县、北海道、日本东北作为日本滑雪的三大胜地,在滑雪热潮中热度直线攀升。如果你想真正感受冬季的冰雪,又想躲避如织的人流感受异国风情,那同为冬奥承办之地的日本长野应该是你的首选之地。  长野县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处于关西、关东之间,在素有“日本屋脊”之称的
爱德华·桑福德·马丁(1856-1939)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富裕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大学就读于哈佛大学,学习法律。不过,毕业后,他选择了写作作为终生职业,是世界上发行历史最长的幽默杂志《哈佛妙文》(The Harvard Lampoon)的创刊人之一,也是《生活》(Life)杂志的第一任文学主编,并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45年。在1920年至1935年期间,他还担任了《哈珀月刊》(Harper
孙斌:巅峰户外运动学校校长、巅峰探游创始人、原中国国家登山队教练、The North Face 运动员、Fenix 运动员,国内系列攀岩、攀冰、高山向导课程的设计者和教练,多次完成“7 2”探险项目。巅峰探游之前一直以“7 2”探险为主营方向,而从2017年开始,也开始涉足8000米级山峰的商业攀登,已经带领客户成功登顶过珠峰和马纳斯鲁峰两座8000米级山峰。8000米进阶之路    8000米,
The Queen’s Diamond Jubilee weekend promises to be “more exciting than the Olympics”, the Mayor of London said as details of the centrepiece Thames river pageant were made public.1  Boris Johnson sai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and that doesn’t just mean sitting and watching, it means getting up and getting active as well.”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将带队参加于7月27日开幕的伦敦奥运会。这位看起来体魄强
从俯瞰的视角,我们打开地图,在中亚到东亚及南亚的版图上,大昆仑的喀喇昆仑、昆仑山脉横亘在北方及西方,喜马拉雅山脉则从西北一直横亘到南方、东南,在东方则是大横断山脉(含横断山、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  这是最接近天空的地面,这是最接近白云的眼睛,这是地球的最高隆起。在这片地球上最高大山脉的怀抱中,则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中东部,就是地球上最瑰丽的大河源头地区:怒江、澜沧江(湄公河)、长江、黄河的
阿尔泰山系与喜马拉雅山系间之高原……有大沙积石山,迤南为岷山,为雪岭,为云岭,皆成自北而南之山脉,是谓横断山脉。蜿蜒中国本部之西,自此以东,则属东部之亚细亚。  —《京师大学堂中国地理讲义》(1900-1901)  横断山的大猫们  雅砻江水坚定而雄浑地拍打着两岸的山体,江的东岸是沙鲁里山脉、西岸是大雪山山脉。横断山系中部的这些山脉偏远而神秘,千百年来只有穿着红黄藏袍的僧侣和彪悍的土匪出没于此,直
提名NOMINATION  賈俄仁加提名理由  作为中国越野跑界新生代,藏族选手贾俄仁加以一次比一次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2018年世界顶尖高手云集的UTMB环勃朗峰越野赛场上,他更是以5小时28分44秒摘得UTMB-OCC组冠军,这是中国人在世界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影响力最广泛的UTMB越野跑赛场上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创造了中国户外运动的新历史,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贾俄仁加,1
什么是“首登”?  首登是史上第一次有人站在山顶上的一刹那,还是人类赋予这个行为的社会概念。  前不久,一场关于“首登”界定的是非论战大幕徐徐拉开。  故事是这样的,一拨登山者花费数万元,向四川登山戶外运动协会(以下简称“川登协”)申请了一座未登峰的许可证,带着十人规模的队伍,朝着邛崃山脉的山峰进军。他们此行的目的正如队伍横幅上写着的那样——未登峰首登暨山峰命名。  几天后,登顶成功的队员们晒出了
公路、旅行、探险,是电影中的常见主题。它们大多作为载体,去推进故事的发生,或以场景切换,来烘托主角内心的变化。这类影片赋予旅途新的诠释,重新定义了窗外遥远的世界。比如《末路狂花》里呼唤意识觉醒的逃亡之旅,或《伴我同行》中有关成长的流浪。在这之中,总有一个画面、一种情愫,在某一天,让你追随主人公的脚步踏上漫漫旅途。藏民组成的朝圣队伍。(《冈仁波齐》剧照)《冈仁波齐》  何为信仰  曾在藏地旅行时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