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南区发展对虾养殖产业的经验与措施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_m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钦南区位于广西南部沿海,依山傍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质优良无污染,渔业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水产养殖,发展潜力巨大。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近年来,钦南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对虾产业,并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对虾养殖;经验;措施;广西钦州市钦南区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8.029
  1 钦州市钦南区发展对虾产业的优势
  钦州市钦南区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区的前沿中心地带,距首府南宁仅百余公里,濒临北部湾,东连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拥钦州港,是钦州市的辖区。钦南区海岸线曲折蜿蜒,海湾港叉岛屿繁多,星罗棋布,境内有钦江、大风江、茅岭江等十多条江河注入大海,海水盐度适中,适宜对虾、大蚝和鱼类等水产动物生长繁殖,享有“中国大蚝之乡”的美誉。
  在钦南区康熙岭镇、犀牛脚镇建立对虾高效生产示范基地3个,分别是康熙岭镇谢德鱼虾养殖场(30 hm2);康熙岭镇白鸡村对虾养殖基地(10 hm2);广西海纳绿洲海洋开发有限公司犀牛脚对虾养殖基地(占地68.93 hm2,养殖面积63.33 hm2)。效益提高10%,667 m2产值达到2万元,编制对虾高效生产技术规程1套。
  钦南区对虾产业形成了苗种、饲料、药物、养殖以及流通一系列化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是钦南区水产领域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一个行业。
  2 钦州市钦南区发展对虾产业的难点和问题
  2.1 对虾育苗技术偏低
  钦南区对虾养殖的难点之一在于缺乏自主品牌德种苗,没有自己的亲虾培育,长期依赖其他地区的企业。而且钦南区对虾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除去小部分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外,很大一部分还是依赖于农民的小户养殖,部分养殖户养殖成功率主要凭借运气,最终导致丰年增收,灾年减产。由此可见,对虾育苗技术的匮乏,使钦南区对虾养殖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经济效益不高。
  2.2 对虾养殖的产业化、标准化程度偏低
  钦南区对虾养殖的产品标准化体系仍不健全,技术服务和培训体系还不完善,对虾养殖的带动性微弱,不利于转化成经济效益,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
  2.3 农民科技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钦南区对虾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问题之一就在于农民的知识储备有限,对先进的技术和设施掌握不足,不能科学高效地解决对虾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很好地推进标准化大生产。
  3 钦南区发展对虾养殖产业的措施
  3.1 对虾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3.1.1 新品种推广应用
  根据钦南区地理条件和养殖特点,引进了广西水产研究所研发的南美白对虾“桂海1号”虾苗,进行示范养殖和辐射养殖。南美白对虾“桂海1号”虾苗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养殖成活率和单产量高、能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该品种的性能优于进口品种,生长周期短,备受示范基地及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3.1.2 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为解决钦南区对虾养殖技术缺乏的问题,钦南区特意整合了对虾养殖中的经验,集中力量攻关对虾养殖中技术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多项突破性的创新:推广水质调控技术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冬棚养殖技术、微生物肥水养殖、现代机械数字电控化水产养殖、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等新技术,这为对虾标准化生产管理注入了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最终达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与质量的目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更加现实可行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1]。
  3.1.3 建立养殖示范基地
  1)犀牛脚镇沙角村的钦州海纳绿洲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对虾生产基地,主要应用推广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等养殖技术。
  2)康熙岭镇团和大队青草坪村南围谢德鱼虾养殖场,养殖面积40 hm2;建立冬棚健康养殖面积0.14 hm2,主要应用推广对虾冬棚健康养殖技术。
  3)钦南区康熙岭镇白鸡村及团和村对虾养殖基地养殖面积分别是10 hm2,主要应用推广微生物肥水养殖技术。
  4)在康熙岭镇建设钦南区康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举办对虾养殖技术培训班3期,共培训社员200人次,辐射带动养殖户500户;贯彻、推广应用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微生物肥水养殖技术等技术。
  5)钦南区尖山镇钦南区鑫农农业生产观光生态示范园,利用一套生物技术与农机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水产健康养殖系统太空棚,从养殖池水的物理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到水产品的投料饲养、病害防治,全部依靠计算机系统实现远程数字化采集数据,按照设定健康养殖指标自动化机械操作可全程解决的方案,是无季节、不分日夜的水产健康养殖系统。这套系统既能保证养殖水产品高产量、健康高品质,还可以利用其排泄物及肥水来种植果蔬用,达到循环利用。采用新型系统更加节能、环保、健康。鑫农农业生产观光生态示范园以全新的高科技术数字化养殖模式呈现给游客观赏、学习,并且能为本市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
  3.2 建立标准化育苗示范基地,为钦南区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南美白对虾苗
  1)建立了钦南区兴桂南美白对虾良种场和钦南区兴科水产种苗场两个优质南美白对虾育苗示范基地。通过集成国内先进的育苗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合钦南区实际情况的SIS南美白对虾育苗新技术和新模式,引进美国SIS南美白对虾幼体,大力开展SIS南美白对虾育苗工作,年育SIS南美白对虾苗1.6亿尾,产值240万元;引进对虾新品种美国塞班南美白对虾幼体,并将其进一步内化为国内美国塞班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建立一套先进实用的塞班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新技术、新模式。钦南区的两个优质南美白对虾育苗示范基地,全年共培育塞班南美白对虾苗4 500万尾,并全部供应市场,产值达60.75万元。   2)在钦南区兴桂南美白对虾良种场美白对虾育苗示范基地建设了目前钦州市最先进的水质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离岸500 m的取水点→沉淀处理池→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活性碳处理缸→蛋白质分离器→溴氧处理器→硅藻土过滤器→海水浓缩处理机→紫红外线杀菌器→超微处理器→净水蓄水池→育繁车间等。经此系统处理后的海水,基本上处于无菌状态,水质优良,整个育繁过程不需要投放任何药物,大大提高了亲虾培育、产卵孵化和育苗的成功率、成活率和虾苗质量。特别是海水浓缩处理机的使用,确保了海水比重在任何季节都能切合虾苗繁育生产所需,苗种生产工作一年均可正常进行。经过此水质处理系统处理的海水所生产的虾苗,投放市场后,养殖户倍加赞誉,其养殖成功率、成活率、生长速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该示范基地对周边其他苗场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对钦州市乃至广西区的对虾苗种繁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项目示范基地的建设,由此起到了示范基地所应起到的示范作用。
  3.3 选派了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钦南区分别在社会上、技术单位选派了谢龙伟、阮良鹏、陈家珍3名具有对虾养殖及育苗技术的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2个育苗基地及3个养殖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基地提供育苗和技术支撑,及时解决对虾养殖中的各种问题。
  3.4 技术培训与推广
  3.4.1 举办对虾养殖技术培训班
  钦南区编制了《钦南区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培训教材》2000多份,先后举办开展了13期对虾养殖培训班,共培训人员1583人次,将新成果、新技术更好地推广应用开来,对虾生产一线的养殖户接受到了更多技术服务,对虾产业有了科技的支撑。对虾养殖培训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实用,能很好地解决基层养殖户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
  3.4.2 录制对虾技术视频推广应用
  钦南区科学技术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组织摄制了“对虾养殖好帮手”实用技术视频教材,通过车载电视、微信、微博和地方电视台等方式推广传播,科普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
  4 钦南区发展对虾产业的经验
  近年来,钦南区通过开展对虾苗种工厂化繁育、对虾标准化生产、水生动物疫病防疫检疫站建设、科技服务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示范,解决对虾育苗技术偏低,效益不突出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用对虾标准化生产,推广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与水质调控技术,为对虾标准化生产管理注入新的管理模式,从而为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更加可行的技术措施;建立与完善水生动物疫病防疫检疫站,为有效抵御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钦南区水产品养殖的稳步健康发展,推动水产养殖资源开发,提高水产品养殖成功率,促进对虾产业健康发展。举办培训班、录制对虾养殖技术视频等形式,提高养殖户的专业养殖能力,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9.
  [2]荣毅宏.中国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12.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用格林函数方法对含杂质一维晶链的能谱及态度密度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杂质的出现对系统的态度有巨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讨论了下述偏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m≥1整数)(其中L为N阶关于x的线性偏微分算子)在F≡D和F≠0两种情况下解的存在唯一形式,并改进和推广了〔1〕中的有关结论。
圣詹姆斯公园位于英国伦敦的市中心,它的一端连接着白金汉宫,另一端伸向白厅广场,是伦敦最热闹的公园,也是伦敦市中心最美丽的公园。  历史  圣詹姆斯公园本是沮洳的草地,公元1536年时亨利八世抽了水,围了墙,成了鹿园,也就是狩猎场。后由查理二世聘请诺特尔(LeNotre)仿凡尔赛宫的风格,扩了园,铺了路,挖了河,把它变成了伦敦最時髦的、法国式的花园、散步场。在公元1828年的时候,再由英国著名建筑师
本文报导了新型稀土永磁材料NdFe_(10)M_2C_z(M=Mo,Cr)的制备和对其物性研究的结果,发现NdFe_(10)M_2渗碳后保持了1:12型ThMn_(12)四方结构,但其晶胞体积变大,其中NdFe_(10)M
汾西矿业集团柳湾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生产为研究课题,以事故预防为主要目标,运用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文艺等文化手段,增强各层次的安全意识,在全矿建立了一种"大安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是,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就可以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从而得出结论:煤矿发
用旋光法对高浓度的烟碱定量分析,烟碱浓度在10~200μg/mL范围内,浓度与旋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可用于生产中控制分析.
一、概况显德汪矿1618工作面位于六采区的下部,是六采区的首采工作面.该采区采用单翼开采布置,由于受显德汪向斜构造的影响,1618工作面中间采用90°的大角度调采过渡.
区队是煤矿的基层单位,区队工作是煤矿工作的基础.随着煤矿企业体制改为公司制的今天,如何搞好区队班子建设、提高区队战斗力,促进煤矿工作健康顺利发展,这是时代提出的新课
在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及质量愈来愈高。在农业方面,除了产量是首要的基础之外,人民群众对于稻米品质也提出了要求。为了更好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