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志在马列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l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问我,为什么80多岁高龄还充满活力,有何奥秘?我回应说,没有什么奥秘,就是“热爱生活,热爱马列”。
  ——王展飞
  被称为“云南省理论界的一面旗帜”的王展飞教授,现已87岁高龄,虽患上了严重眼疾,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放大镜和助手协助着他在理论研究的道路依然前行。
  党的十八以后,王展飞教授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几乎阅读了习总书记发表的全部论著,完成了省委宣传部的重大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把握和理论创新》。
  从1950年至今,66年如一日,王展飞教授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用一生的执着追求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马列主义的无限热爱。“热爱生活,热爱马列”,王展飞教授常用他洪亮的声音这样说。
  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
  1949年,年轻的王展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座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长。在部队虽然工作单位换了好几个,但一直在宣传部门搞理论教育,到军事院校后上的是马列主义理论课。在人生最好的年华,王展飞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王展飞从一名大学生来到部队进行理论宣传和教育,他自己也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他坦言,从一个根本不懂马列主义的人到信仰马列主义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过怀疑和困惑,有过艰辛的探索和深沉的反思,也并不是一学就懂,一懂就能践履笃行。
  在工作中,王展飞拼命地学习,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大量阅读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军事著作,渐渐地他走进了哲学之门。从那以后,他担任了几期哲学学习班的教学工作,参编了两本部队政治课教材,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文章,被聘任为《解放军报》《八一杂志》等报刊的特约作者,在部队领导和同行中产生了良好反响。
  也就是从那时起,王展飞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心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他说:“是部队为我提供了从事理论宣传工作的条件,打下了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
  由于工作出色,成绩显著,他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参加了总参谋部在北京召开的庆功大会,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受到朱德总司令和肖华等部队首长的接见。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倾情奉献60余载
  1966年转业地方后,王展飞就一直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第一线。他先后担任过云南工学院、云南工业大学社科部主任,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和昆明工学院的同志一起联合西南、西北16所大学编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工科院校的第一本哲学教材。1983年,他作为马列课教师的代表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胡耀邦同志的报告。
  1992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发表后,他努力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推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1997年,他被评为全国高校“两课”百名优秀教师。1998年,他代表云南省理论界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聆听了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2004年,他作为论文作者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聆听了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
  王展飞教授积极参加云南省干部培训和理论宣讲,曾被省委宣传部聘为教学组组长、云南省委宣讲团成员、云南省高校“两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60多年来,王展飞为云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高校马列课教师,他的学生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作为宣讲团的一员,他自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宣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达300余场,为全省干部群众近10万人进行了理论宣讲,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党的十八以后,王展飞教授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几乎阅读了习总书记发表的全部论著。2013年,他患严重眼疾,左眼失明、右眼只有0.15的视力,看书写字都很困难。但他仍坚持工作,学校对他十分关心,学院选派了年轻教师帮助他工作。从2014年到2015年,王展飞教授协助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同志完成了重大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把握和理论创新”。近期,教育部社科司请王展飞教授提交学术专著一部,并纳入社科司组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目前,该书稿已经撰写完毕,全书30万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未来,他仍将不遗余力为党的理论工作奋斗不息。
  只争朝夕培养优秀人才
  1986年,王展飞被选为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并担任云南省高校系统、党校系统、社科研究系统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此时,他已年近花甲,深感年华似水、时不我待,应当只争朝夕、多做工作。他首先想到的是教师队伍建设。当时,全省高校200多名马列课教师中只有2名教授,他是其中之一,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是当务之急。王展飞教授通过教学、科研活动锻炼年轻教师,在职称评审方面支持中青年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通过担任主编的刊物关心支持年轻有为的同志,通过教学研究会协助教育厅举办教师研究生班以及其他形式的培训教师活动,使一大批中青年同志脱颖而出。
  1987年云南省全面开始职称评审时,全省30岁左右的副教授还没有。在王展飞教授的支持下,这一年破格晋升了2名马列课副教授。有一次,一位年轻教师在职称评审材料中附了一份个人自传。王展飞教授读后被这位青年教师的进取精神所感动,就支持并推荐他破格晋升了副教授,后来又继续支持他破格晋升教授。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全省高校马列课教师中已有近20名教授。


  老骥伏枥,志在马列
  2005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云南省教育厅积极组织专家参与申报。经中宣部、教育部严格评审和中央领导同志审定,王展飞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这在西部省份仅此一例。从2005年至2007年,年逾70岁高龄的王展飞先后前往北京28次参加教材研究和编写,有时3天往返一次,有时连续两三个星期在北京工作。工作无疑是辛苦的。有几次到北京开会后,需要马上赶回昆明,到家时已是凌晨。还有一次,省委宣传部组织王展飞等专家到新疆考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下午5点刚从乌鲁木齐到喀什就接到教育部通知,要求第二天上午赶到北京参加教材编写会议。于是王展飞教授乘坐凌晨1点的飞机赶到乌鲁木齐,又从乌市赶到了北京。
  此后,他又多次前往北京参加教材的修订工作。2015年初,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了2015年教材的修订工作。王展飞教授由于身体欠佳不能到北京参会,但是86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以书面的形式参与了教材修订。他借助放大镜等方式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阅读教材修订提纲,并提出了书面的修改意见。他不辞辛劳、不遗余力、忘我工作,体现出一个“老马列”对党的理论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朴实的语言彰显信仰的力量
  2009年,在省委宣传部和省委高校工委的关心支持下,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哲学学会、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联合召开了王展飞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60年学术座谈会。时任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何玉林在讲话中说,王展飞教授一生勤勤恳恳,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兴旺发达;孜孜不倦学习钻研,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做到了学无止境;对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尽力扶持;他身在高校,更关心国家兴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他在社会科学道路上的“红色之旅”大放异彩,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平凡而充实、闪现理性光辉和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王展飞教授在会上深情地说:“我首先要真诚地感谢党对我的培养教育,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回顾60多年的教育历程,我感到自豪、感到幸福、感到光荣。为什么感到自豪?因为我以科学的理论培育了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什么感到幸福?因为我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先后三次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三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什么感到光荣?因为我在耄耋之年还能为党的理论教育尽绵薄之力,遴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首席专家。有人说我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实我是‘老骥伏枥,志在马列’。有人问我,为什么80多岁高龄还充满活力,有何奥秘?我回应说,没有什么奥秘,就是‘热爱生活,热爱马列’。”这几句话是王展飞教授真心的表白、真情的流露!
  王展飞教授始终坚持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普通教师,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承诺、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他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教,是广大党员、广大教师的楷模。
其他文献
新华社消息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学杂费。  会议确定,对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学校标准给予补助。  据了解,学杂费与高中学校质量、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各地在金额上会有一定差异,一般在我国农村地区,每年大概在1 000多元。有教育专家表示,这项政策使得国家对贫
期刊
云南教育网消息 云南省教育厅日前发布通知,今年11月起,教师资格国家考试(简称“国考”)将取代以往由省单独组织、每年两次的教师资格考试(简称“省考”)。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关类别的国考,暂定每年一次。  国考含笔试和面试,考试大纲、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不统一指定教材,考生可通过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www.
期刊
汪允臣曾经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上课睡觉、考试不及格,每回家长会爸妈都被老师留下,读书生涯几乎“没有一次成功的体验”。直到他误打误撞进入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师从丝网印刷大师施玉唐之后,才发现自己也可以是被人夸奖的好学生。  “你看看我印的这块版,师傅都夸我的调色好、有想法。”在峰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丝网印刷车间,汪允臣得意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2014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
期刊
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28年以来,周文英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28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备课、上课和辅导都认真负责,做到精益求精,把上讲台的每一天都当成是自己生命中的节日,以虔诚而欣喜的心情迎接与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常常超课时工作,教学质量突出,科研成果显著,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深
期刊
儿子带血的拳头从镜子上拿开的那一幕,在李玉梅(化名)的心里来回闪。“那会儿我真的慌了,脑子里一片空白。”直到今天,回忆去年暑假的那一个上午,她依然心有余悸。就是在去积水潭医院的路上,一家人都觉得,这样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3年前,儿子小升初,李玉梅和丈夫没多想,给儿子选了一所够得着的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教师备课跟京城一所著名牛校同步,考试用的试卷也是一样。没想到,这个最佳选择却成了儿子的噩梦
期刊
2016年各地中考招生工作刚刚落下帷幕,安徽省蚌埠市教育部门就“一纸诉状”把合肥一六八中学告到了安徽省教育厅,称该中学没按规定在蚌埠教育部门备案,就招走了70余名高分考生。在安徽省教育厅的要求之下,合肥教育局建议这70名学生返回原籍,如果坚持在一六八中学就读,也无法获得学籍,最终还是要回原籍参加高考。  类似高中跨区域争夺生源现象,这些年来屡见不鲜。这次之所以引起更多关注,是因为合肥这所中学在蚌埠
期刊
(三)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开始了。  我被编在三五九旅七七团。我们高唱战歌,奔赴前线,杀向战场。“激昂的延安红军,北上向南进。抗日下决心,配合我友军,胜利向前进” 成为当时最盛行的口号。  我们驰骋在敌人的心脏,转战在五台山、太行山。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们遵循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思想,大范围地运动,大踏步地转移,机动灵活,迂回穿插,往往出其不意偷袭敌人;奇袭据点;巧炸碉堡;伏击增援,
期刊
进城之后,原先的留守儿童被“再留守”——父母工作不稳定,经常更换工作单位和工作地点;虽同在一个城市,父母的工作地点离学校较远。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进城的随迁子女依然难与父母住在一起。  与在农村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常年难与父母团聚相比,留守儿童进城后,生活环境有所改善,生活质量也在提高。而且,很多城市允许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他们在城里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得到了保障。  但这种保障毕竟是低水平的。由
期刊
笔者是一个奥运迷,从记事开始,但凡是奥运会期间,我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一边查赛事日程表,一边捧着电视看直播,跟着紧张激动,跟着又笑又哭。  如果你有相似的体验,你也应该像我一样讨厌美国队,当然,我小时候也很讨厌俄罗斯队的,不过自打他们雅典奥运会之后就江河日下,我现在还觉得俄罗斯蛮像亲密战友的——能从美国手里抢走一块金牌是一块啊。  不过现在的趋势是全世界各队一起铆足了力气使劲地和美国队争奖牌,依然
期刊
2005年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居民李铁军以“娃娃到学校学不到东西”为由,将女儿李婧磁带回家自己教。孩子的母亲向纳溪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让女儿重返校园。李铁军则表示,“宁肯坐牢也不送女儿到学校念书”,女儿自此再未踏入过学校一步。尽管李铁军承认女儿在语数外和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均学艺不精,但坚持认为自己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成都商报》8月22日)  李铁军认为自己是在培养伟大的科学家,恐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