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质量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质量。然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还得辅之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因此需要借助阅读教学来掌握、运用阅读方法。下面根据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课内阅读方法。
  1、勾画、摘录法。
  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阅读教学时我们也应该教给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勾画,画出生字新词,画出重点句子以及自己喜欢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自己读懂的地方写上标注。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阅读过的痕迹。阅读时对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如在阅读《向往奥运》这篇课文时,可把文中的难句:“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摘录下来与同学讨论,课堂上记录下来自己的理解与老师讲解的偏差。同时,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疏导难句的方法。如果在阅读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勾画、摘录、做笔记的这种阅读方法,并且长期坚持是可以大大提高阅读质量的。
  2、迁移法。
  要做到课内阅读打基础,课外阅读作补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目的地传授每类文章的阅读方法。然后,再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深度相近的有积极意义的读物,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把课内阅读的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互利互补。如在教学寓言故事后,可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一些寓言故事让学生阅读,使学生明白寓言都是借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
  3、问题引导法。
  我认为学生能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如自己能设计一些问题引导阅读文章,这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会认真地去阅读课文,集中全力解决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发挥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但是,学生往往不具备有效的提问能力。提问是一个有力的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以示范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试着提出问题给大家研究。这个过程,教师要作出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如我在教学《世纪宝鼎》时,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后,提出以下问题:“世纪宝鼎的意义是什么?”“我国给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意义又是什么?”“为什么联合国得到我国赠送的世纪宝鼎就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学生能提出这样实质性的问题,他就会针对问题而认真阅读课文,这样课内阅读的质量就高了。同样把问题引导法用到课外阅读中也会很有效果。
  4、交流感受法。
  人们读懂了一篇文章,就会获得一定的知识,受到一定的教育和启发,获得独特的见解,并且不同的人读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先要准确地把握住相应的语境,让自身进入文中的情境,就能有较高、较深的悟性,进而准确、深刻地理解作品。然后在师生间和同学间进行感受交流,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们可作为游客融于桂林山水间,从文章的语言美、文章的比较方法、文章的修辞手法、文中的好词佳句、重点词句等方面来交流感受。这样,有利于整体感悟文章,提高阅读质量。
  二、强化实践,养成习惯
  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习惯,就什么事也不会做好。同样,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能谈阅读的质量。阅读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目的是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培养比较阅读的习惯。俄国著名作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小学语文的语言训练中,比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手段,也是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1、把相关或类似的教学资料相比较阅读。
  纵向比较:就是把同类作品放在一起阅读,比较出同类作品间的异同。如:毛泽东的《咏梅》词与陆游的《咏梅》词,词牌名与词名都相同。教学时,就把这两首词比较分析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上的异同。通过阅读比较,了解两首词都是写梅花,但是毛泽东笔下的梅坚贞不屈,写出作者不怕困难,对革命胜利充满希望的心境。而陆游笔下的梅寂寞开放,写出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这样比较阅读,恰到好处的分析了这两首词内容和情感上的异同,加深了对词的理解。
  横向比较:就是把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拿在一起阅读,比较出同一作者的创作风格。如教学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要与《菩萨蛮.大柏地》和《长征》《为人民服务》等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可了解这位作者的创作风格,再阅读他的其它作品就能提高质量了。所以,阅读教学要注意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比较阅读的方法。
  2、师生间和同学间比较阅读。
  师生间和同学间比较阅读,比较什么呢?我认为要比较阅读的数量,阅读的质量,阅读的体会等。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读的兴趣不浓,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质量的阅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和老师、和同学比阅读,来激发学生想比赢的欲望,学生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去,由“要我读”自然而然地转为“我要读”和“我爱读”。开展这类比较阅读,要注意定期检查,不断进行总结,提出不足,对于做得差的要给予鼓励,找出榜样,让他们学习榜样。这么一比,我认为可激发阅读的兴趣,是扩大学生阅读范围,拓展视野的有效途径。
  三、还给权力,注重体验
  作为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的阅读权力。但是,现在有的教师把自己对一篇文章的感受毫无保留的要求学生认同,让学生完全接受老师的想法。教师干涉得太多,剥夺学生的阅读权力,挫伤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提高阅读的质量,让学生不顾一切的接受是不行的,还得把阅读的权力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内容。
  还给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权力。 阅读是阅读主体的自我心理活动,它不应当受到别人的限制。只有当阅读成为阅读主体的自我心理活动时,主体才会有收获。因此,只有教师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才会让学生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
  2、学生自由感悟阅读的内容。
  还给学生自由感悟阅读的权力。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人,表现为个体差异,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等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在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地讲解,要留给学生“悟”的空间和“悟”的内容,使其感受到“悟”的情趣和妙处,把心里体验自由表达出。如:《麻雀》一课,学生汇报他感悟了“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 。
  生1:小麻雀出生不久,还是幼儿,没有力气,所以呆呆地站着。
  生2:小麻雀见到猎狗凶恶的样子吓呆了,所以呆呆地站着。
  生3: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自己吓呆了,所以呆呆地站者。
  生4:小麻雀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所以呆呆地站者。
  生5:小麻雀见到猎狗很庞大,吓呆了,所以呆呆地站者。
  生6:小麻雀刚出生,不知道猎狗是什么东西,就呆呆地看猎狗。
  生7:小麻雀为了不引起猎狗的注意,就呆呆地站着。
  生8:小麻雀看到猎狗不像自己的妈妈,就看呆了。
  生9:小麻雀无可奈何,就呆呆地站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求异求新,才能放飞学生的思维。
  总之,提高阅读质量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细心去探索,但最佳途径我认为是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内打基础,课外探究延伸,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习方法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做以下探讨。  一、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
期刊
1.情绪的特点和作用  情绪是指个体的人对于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一般来说,人的情绪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类,即所谓的情绪两极性。  1.1 情绪两极性首先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情绪。如满意和不满意、快乐和悲哀、敬慕和蔑视、兴奋和烦闷、轻快自如和沉重不耐等等;这种对立的情绪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我们在上体育课中可以经常观察到:学生
期刊
语言是教师完成使命的职业工具,具有良好的语音修养是教师的职业需要。对中学语文教师而言,他们所教授的语文课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课,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更是必不可少。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在语言方面应注意哪几方面的修养呢?从教多年的经验看,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优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优美的语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为此,在新课改与时代要求下,为了使学生的作文得到新的突破,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运用“真情教学法”来指导学生作文,尽力让学生从身边之事写起,写出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越写越灵活,并逐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引导观察,从“我”写起,激发写作兴趣  观察是作
期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的网民在8年间扩大了30倍,截至2009年1月,中国网民突破3亿人,而且还在以每月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占到了32.4%,而18岁以下的网民占15.8%。从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脑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在人们尽情享受它的
期刊
创新,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语文属基础教育学科,传统的教学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学习,注重学习已经确立起来的观点、方法和原则。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进行研究与探讨,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创新思维教育
期刊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是能够照亮社会发展路程的火把。只有将它保护、发展、传承下去,才能使人类得到真
期刊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因此,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要求。  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
期刊
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佳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人称其为“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然而随着我国几年来大学的连续扩招,加上各高职院校没有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没有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使大学毕业生不能够高质量、高层次及时充分就业,甚
期刊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优化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求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学生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就是把科学探究引进教学,其实质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一线的高中化学老师,探究式教学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经过不断研究与反思、反复实践与改进,现总结出了下面三种简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