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难忘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课堂,父母是这个课堂中永远的老师。我们在父母爱的教育下一天天成长,懂得是非,懂得奋斗,懂得爱。无论孩子意识到了还是没有意识到,它始终都在。不管孩子未来会走多远,他永远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的羽翼之下。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全面发展取決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由此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人和事物都值得我怀念,但是我最怀念的还是要数去世三年了的爷爷。(文章开篇扣题不紧,语言不美,未能巧妙地引起下文)  在去世的前一天,爷爷还在家里养病,突然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使他从床上站起来了,爷爷穿着睡衣,手里还拿着未吃完的旺旺雪饼。他穿着拖鞋,慢吞吞地来到厨房,因为他得了癌症,所以他是忍着痛,一步一步地来到厨房的。(画横线的句子与第一段衔接不紧,缺少必要的交代,显得十分突兀)只
85岁高龄的盛锦云教授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唯一一位以个人名字设有挂号窗口的医生,获得“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称号的她被网友称赞为“最美医生奶奶”。  盛锦云从医已经整整60年。作为有着“北陈南盛”美誉的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盛锦云至今仍然活跃在医学专业领域,看病、授课、做研究甚至做起了网络直播。  谈起自己85岁高龄仍然坚持在门诊一线接诊,盛锦云表示,自己也想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可每次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年初扰乱了人们过春节的节奏。本期的英文坑就为大家带来了五个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句子。接下来我们试着翻译一下下面这五句话,看看你想到的表达是否正确又地道。  1. 它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式:It is a new coronavirus.  美国式:It is a novel coronavirus.  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官网的文章上得知,新型冠状病毒对应的英文
闹钟从早晨7点调到6点响起  台灯从晚上9点变为10点熄灭  不断地加速书桌上转动的地球仪  对面高楼的脚手架,探照灯经常亮到  深夜。为了春天的一个梦想  不说疲惫,也不说沮丧和退缩  在山顶上聆听两个歌手弹唱  他们曾经也是建筑高楼的工人  “随心风雨同舟大步向前走……”  他们唱《奋斗》投入的樣子  多么像两株面朝太阳的向日葵  我喜欢每一页日历上的凹凸感  我喜欢奋斗者挥洒的汗水的味道……
头像和昵称是人们在网络世界里最直接的社交名片,这种对外展示形象的载体,直接反映了人的心境和心态。心理学家说,人在网络上有塑造一个理想自我的特性。因此,一个人的头像或昵称也会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喜好、气质、追求等。如果一个人频繁地更换头像或昵称,就说明他当下的心情很不稳定。那么你多久换一次头像或昵称呢?  @没有签名 我的头像经常更换,看到好玩的图片就想换。  @别管我 我一换头像,我妈就说又找
[摘要]弃置费用是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引入的新概念。弃置费用的分摊应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企业流入经济效益的规律性。  [关键词]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年金;实际利率;现值    特殊行业固定资产处置时存在着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相关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环境恢复义务。我国很多地方经济的高
感觉是一切虚幻事件的核心。它从未确立过任何事情,但又和任何事情息息相关。情绪是埋在所有真实上面的浮土,不把它们清理干净,真相就无从裸露。传统的教育,教導我们要忍让,要宽容,要忘却。然而长久的压抑会带来更大的反弹,积攒的痛苦如暴风骤雨袭来,霹雳能将我们击为灰烬。  没有哪一件事物可以通过压抑自然而然地消失。地球内部的压力,会通过火山爆发来释放;水库的压力,会通过堤岸崩塌、洪水溃泻而释放;身体的不适,
一溪不成海,只有千条万条奔腾汇聚,才有大海的波澜壮阔;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参差披拂,才有森林的林涛阵阵;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春天的满园缤纷。唯携手,方共进;唯合作,方共赢。  君不见,没有夜空和江水的交融,哪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广阔意境?没有秋水和天地的映襯,哪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致远?没有莺歌燕舞的点缀,哪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的作家反感修辞,有的作家喜欢修辞。反感修辞的人,写作时素面朝天,有点汪曾祺的味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白菜豆腐,家常温和;喜欢修辞的人,写作时天马行空,行者无羁,喜欢在語言的森林里找到蝴蝶翅膀上的斑纹。还有的作家提出了“保卫形容词”的口号,倡导个性化写作。文无定法,每个人的写作习惯、爱好、语言风格不同,笔下的文字世界气象就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哪种语言可以,哪种不可以。我喜欢修辞,喜欢语言经
琬如 原名宋琬如,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哲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经供职于传媒、研究机构,受邀写过多部关于历史人文的图书,现为自由撰稿人、“罗辑思维”签约作者。  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本书以诗词作为载体,从诗歌的缘起——《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明清佳句,精心遴选了150余位诗人的近500首经典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