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西部探矿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tlea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是大庆油田重要的接替资源,在钻井过程中常发生井壁剥落、坍塌、起下钻遇阻等井下复杂,针对此问题通过开展页岩油地层井壁失稳机理分析,明确了页岩油地层井壁失稳的主要因素,并明确了调整主、辅乳化剂最优配比,改善低转速粘度,提高体系携岩能力,保证井眼清洁效率等钻井液优化研究思路,最终形成一套封堵性能优异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实验表明该体系优化后体系高温高压滤失量降幅33.3%,砂床侵入深度0.6cm,流变性良好.在现场施工中,钻井液井壁稳定效果突出,一次性安全钻完水平段,未发生任何井下复杂事故.
其他文献
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肯基亚克盐下油田下二叠系地层复杂多变,油气压力异常,石炭系地层岩性辨识度低,高密度钻井液水力压裂促使裂缝扩张或延伸,地层承压能力低,高低压地层同存于同一裸眼井段内,导致钻井液密度窗口窄,漏喷转换引起的井控风险大.现场通过随钻堵漏、凝胶复合桥塞堵漏、分级承压堵漏和打重浆帽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该油田窄密度窗口钻井液漏失等技术难题,为后续施工提供可操作性.
晋煤矿区属于典型的软硬交互煤层矿区,煤层松软、破碎,通过对几种常见钻进工艺的施工分析,提出了高速螺旋钻进成孔技术.研究了该技术的原理,得到了理论排渣量与钻杆转速、螺旋钻杆结构的关系,并优化了相关参数,将钻机转速由200r/min的中低转速提高到400r/min以上的高转速、螺旋钻杆结构确定为?95mm/60.3 mm的深槽宽翼片形式.现场实践完成27个钻孔,平均孔深129.9m,最大孔深216m,钻进效率为37.5~16.8m/h,应用效果有了大幅提升,为解决软硬交互煤层成孔难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方法.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经常会用到坐标转换,例如将高斯平面坐标转换至另一个坐标系统下的高斯平面坐标.对坐标转换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利用MATLAB语言编写了坐标转换程序.利用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对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正确,程序计算精度满足物探工作中对坐标转换精度的要求.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对矿区的日常开采工作给予足够重视.目前在矿区的开采工作中,水文地质勘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勘察工作能够有效地对矿区的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做出预估,而钻探作为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手段,提高钻探水平对于水文地质勘测工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以矿区水文地质钻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牵引式滑坡是指下部土体先滑动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1].牵引式滑坡一般发生在断裂带、堆积层、风化带及岩土软弱夹层组成的边坡地带,自下而上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影响牵引式滑坡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开挖坡脚、气象与水文条件、地层岩性等[2].以广东韶关某防汛公路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实例[3],研究滑坡变形破坏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并对滑坡地质灾害提出治理措施.
长期以来,赣南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因其矿体变化大、埋藏深、找矿投入大的特点,没有被列为重点勘查找矿对象,分析了赣南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控制因素,总结了矿床成矿分布规律,圈定了崇义—上犹、银坑—青塘、黄婆地—铁山垅和全南—龙南四个找矿远景区,为下步矽卡岩型钨矿找矿指明了方向.
由于大庆深部地层岩石坚硬、研磨性强,导致钻井作业钻速慢、钻井周期长,为此我们根据大庆地层岩性特点,创新研制出复合冲击钻井工具,通过周向、轴向冲击振动和水力脉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破岩.经大量的现场验证,证明了该工具对深井提速效果十分显著,能够起到提速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
蒙其古尔铀矿床在地浸法开采过程中,要求在开采区进行施工一定数量的取岩芯钻孔,因施工取芯的钻孔数量较少,重新调配专门的岩芯钻机进行取芯,即延长施工周期,同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结合现有地浸施工设备的基础上,借鉴石油钻探取岩芯经验,根据地质情况与施工条件,利用?127mm钻杆(内径?95.25mm)与?95mm绳索取芯钻杆,配合单点测斜仪的绞车进行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大幅缩短成孔工期.介绍绳索取芯技术在地浸工艺孔中的使用方法,初步探索了在地浸工艺钻孔中绳索取芯工艺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
万万高速公路处于热带雨林地区,雨季长、降雨量大,而其南段路基均为土质路基,土质路基在强降雨下的稳定性面临考验.以室内试验取得的物理力学参数为依据,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降雨强度下的路基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在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等参数的作用下,路基土体含水率与稳定性的发展变化规律.
赣鄱“非遗”漆艺向应用型产业拓展,说明了文化价值的传播向社会应用型经济的转型,对“非遗”视域下的赣鄱漆艺术传播与社会产业创新研究,主要从国外发展现状及共性分析、国内漆艺产业现状分析、漆艺术多元化传播与产业创新研究创新拓展的可行性、项目模式、应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最终提升新高度完成漆艺向应用型产业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