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体育权益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生体育权益普遍缺乏维护的现象,以保障学生体育权益为出发点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学生体育;权益保护;教学改革
  一、引言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忽视对学生权益的尊重,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强调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育的本质和人文关怀。高校体育教育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终身可用体育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从体育教育权向体育学习权转变,将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全面健身的社会理念紧密结合,以学生自我体育权益为基点,促进学生自身体育素质的提高。
  二、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学生体育权益保障现状
  学生体育权益指的是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对参与活动的各种主张、资格和参与自由,学生可能实现最大的自我利益,是学生主体愿望、需求、欲望和理想的体现,学生体育权益主要包括学习权、参与权、平等权、知情权、荣誉权等。但是实际的学生体育权益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在于在制定相应的体育政策法规时,并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权益。首先是没有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和学生体质发展特点制定体育政策法规,使得部分地区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此外,大部分高校中,师生权益观念淡薄,学生很少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再加上缺乏配套的学生体育权益的保障制度,导致高校的体育政策法规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差,不能及时保障广大学生的体育权益。与此同时,高校普遍存在以“达标考核、技术要求”为教学目标的现象,功利性较强,学生无法获得公正评价自身成绩、自由参与等权利,高校中体质较弱的群体更是难以有效保障其体育权益。
  三、基于学生体育权益维护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一)构建科学的学生体育权益保障机制
  不断加强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定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体育权益保障机制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能规范体育教学改革行为。在制定保障机制和政策时,决策者要着眼于学校体育教学实际,成立专门的体育教学及法规的执行机构,加强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监督。制定的法规政策要明确指出以保障学生体育权益为重点,教师和学生要积极支持学校工作,树立权利意识和法律监督等意识,并不断促进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二)切实保障体质较弱群体的体育权益
  教育公平权利是学生体育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且当前和谐社会也要求学校体育教学重视教育公平。因此,各大高校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兼顾大多数学生的权益为目标,协调好各学生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其中,最应该得到重视的便是体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的保障。学校在对体质较弱人群进行体育教学时,要进行个性化的授课安排,制定难度适宜的学习课程,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体育权益。
  (三)加强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学校团队建设,赋予学生话语权
  传统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简单的重复某些体育动作,学生的运动体验较差,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加强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学习团队的建设,教师要不断提高其服务意识,加强引导和调控。在团队建设时,要强调赋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增强主人翁意识。创设的团队环境要具备竞技性、趣味性、游戏性和任务性等。团队建设强调的是团队协作,因此,团队成员要具有互补性,促进其共同发挥作用。
  (四)建立符合保障学生体育权益的评价机制
  高校体育教学考核机制和体育锻炼机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学校体育锻炼制度不断完善,但缺少科学的与之配套的体育考核机制,导致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体育考核与教学实际脱节严重,考核制度细节设置不合理,缺少对学生权益的重视,因此,考核多关注显性的特征,考核制度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因此,要建立一套和保障学生体育权益相符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要以学生为本,重视保障学生的体育权益。对学生的体育考核要实现量化,并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之中去,帮助制定出更科学的教学目标。要实行动态的学生体育学系的诊断性评价,以便于学习根据学生体育成绩的阶段性差异,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调整。最后,在学期结束后,要根据学期中的学生成绩指标的过程差异进行最终评定,进而得出较为公平的评价结果。
  四、结语
  以学生体育权益为出发点进行改革是当今高校体育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突破点,当前学生体育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状亟需改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不断完善学生体育权益保障机制,重点维护弱势群体的体育权益,从评价体系、团队建设等方面实现对学生体育权益的维护。
  参考文献:
  [1]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2:229-233.
  [2]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02:105-109.
  [3]朱二刚,马倩,杜天华.体育权利维护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实现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03:50-54+64.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状态空间的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神经状态空间(NNSP)具有系统的拟线性特性,许多线性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均可以扩展到 NNSP模型。本文采用了增广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神经状态空间的参数辨识,高阶校验模型用于验证非线性系统神经状态空间的模型的有效性 。将本法应用于典型的化学过程的建模,结果表明本方法正确有效。
论述了重要事件采样仿真技术,分析了其仿真原理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典型情形下的仿真算法。对以分数自回归整合滑动平均过程(FARIMA(p, d, q)过程)为输入过程的单服务队列系统的仿真表明的系统溢出率与业务的长相关特性有密切关系。仿真结果与大偏差技术等分析结论较为一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的独特优势,使得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SAR成像过多的依赖SAR传感器和地物的反射特性,因此所成图像也仅限于某一时刻、波长、极化、特定地点等。并且从发射微波信号到图像生成这一系列过程中,有大量工作是要在空中完成,由于仪器设备和处理技术的限制,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可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鉴于此,本文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地物散射特性、SAR成像机理,提出并
初步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企业自动化流程界面,并运用几何式虚拟环境构建法建立可交互的三维企业流程图模型——Virtual Workshop。配合漫游、按键、抓握三种手势,用户能在八个方向上自由地进行虚拟漫步。特别是采用虚拟仪表对数据进行定时采集和实时显示,并结合碰撞检测技术实现了对虚拟仪表的数据设定,以及抓握、移动、释放虚拟设备的三维交互功能。
交通绿化在城市建设滞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温州地区城市交通绿化PM2.5、PM10进行实测分析,总结温州地区城市交通绿化的滞尘规律,为今后温州城市交通绿化工程应用提供参
在分析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一般开发骤和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象建模的方法,步骤,并对其在DIS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一群渴望成长又容易受到来自复杂社会的各种影响的群体。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从而对高校政治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影响。本文将对大学生信仰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观;思政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