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itrily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拓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警告说:“2岁——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个属性,因此,幼儿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精神最好的课程之一。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想象之大胆是承认所不及的,给儿童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创设一种能激起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让儿童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表达情绪和认识……,儿童的创造潜能、审美表现愿望和能力、创造性人格是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得以充分挖掘、激发和培养的 。新《纲要》也强调儿童主动的发展,关注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的培养。要落实《纲要》精神和“创造”的教育宗旨,需要对幼儿园现行的美术活动进行改革,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这一独特优势,探索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可以自然流露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我略有感触。
  一、创设幻境氛围,激发创作欲望
  “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蒙台梭利教育观指出:学生发生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美术教育活动也是如此。
  班级里的美术角是幼儿园最小的美术环境,但对幼儿及教师来说,却最方便、实用,幼儿在美术角的活动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自主、自由的活动,它对幼儿美术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美术角的创设和布置要能激起幼儿参与创作的热情,如:我在美术角中常放置一些颜色鲜艳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卡纸及一些不规则图形蜡光纸、毛线、纽扣等,启发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图形加以补充、添画,把自己的创意在图形上表现出来,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其次,要投放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在绘画中体现出多样化,如《七彩世界》这一主题活动时,我提供了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彩色卡纸、蜡光纸等,促使幼儿采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七色的美,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积累感性经验,丰富创作源泉
  我国现代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儿童是画所见、所想、所感,生活经验是幼儿园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创作离不开生活,幼儿最乐于、最善与表现的就是他们感兴趣的生活,即使是“想象创作”,也同样依赖于对生活的体验。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多听、多看、多感受,使幼儿逐步积累多种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在命题画《夏天》美术活动中,我不再出示任何范画让幼儿临摹,而是在课前一天给幼儿布置任务,观察、感受夏天独有的季节特征,丰富认识,积累创作素材;然后再进行绘画活动时,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纸,启发幼儿画出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或希望的夏天。活动结束,展示在作品栏里的画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各色冷饮、火辣辣的大太阳上挂着一个冰块、自动旋转的超大蒲扇、小朋友脸上如暴雨般大小的大滴汗珠……无一不体现了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做好的是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经验并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探索、理解、应用和创造,使孩子们尝试将心中美好的世界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三、尊重每个孩子,增强创作信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作为教育者应给每个幼儿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信任每一个幼儿,引导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通过对幼儿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幼儿进行探索、创造活动。一次绘画课上,我忙着把孩子们的画展示出来后,正准备讲评,周蒋超小朋友大声叫我:“老师,我在地上捡到两张画。”我走过去一看,一张纸上只有几根线条,另一张上则是一大块乌黑的圆。当时非常生气,正准备询问,但一想画的小主人会员以我这样做吗?这样做有可能伤了他的自尊。于是,我马上微笑的对孩子们说:“这两幅画都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还没完成,画完成了一定不错,我们看看画上画了什么?”这时小朋友议论开了:“有点像鸟”“像鱼”“像小鸡”。我连忙接着说:“说的是有点像,那这两幅画上还缺些什么呢?”小朋友们这下可热闹了:“再画一颗柳树”“涂上蓝蓝的海水”“画上一片草地”等等,我不时地对孩子的回答点头微笑获伸出大拇指,给孩子们以示肯定和鼓励,待他们发言尽兴后,我便接着说:“小朋友出了这么多的好主意,老师相信要是画的主人把它画完整,一定会非常美丽,到时贴到我们的‘小画家’专栏让大家一起欣赏,那该多好啊!先把这两幅画放在绘画区,明天你们把它完成,好吗?”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每个孩子。第二天,区域活动后,两幅完整的画便出现在了绘画区的桌子上:凌乱的线条变成了小鱼在河里自由自在的游,乌黑的一大块圆形多了四条腿变成了一张桌子。在这一活动中,幼儿对已有的图像成功的进行了弥补,并有了大胆的想象、创新,不仅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也能呵护幼儿的自尊心,同时也使他们明白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自始至终地做好每一件事。
  四、解放幼儿空间,打开创造之门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中,首先要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在教学中,我经常带领有而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去观察、体验,特别是让幼儿积极地去参与游戏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创作灵感,从而使幼儿受到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教育。如画《秋天》时,课前我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寻找秋天的秘密,带着问题去欣赏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幼儿在自我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自己选择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用绘画语言来表现,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使每个孩子的画面丰富多彩,充满个性。其次,要营造自由、愉快的心理空间,让幼儿轻松愉快地表现。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创造力的两大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使他们在与周围环境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意识与具有个性化的创作。在指导中,我注意变指责性的语言为启发式的询问。如:变“你的手画的太长了”为“这个小朋友的手伸得那么长在干什么呀?”;变“太阳明明是红的,怎么会是绿的?”为“你画的太阳和别人不一样,肯定是有秘密吧!”等等,用教师充满好奇的语言去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成人来说,幼儿的画线条不流畅、比例不对称、涂色不均匀,显得太稚拙,但这往往使孩子们的表现完全不同于成人,作为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当幼儿大胆地进行种种表现时,要报以欣赏的态度,鼓励、肯定幼儿一切稚拙的表现,同时适时加以引导。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孩子正处于最具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阶段,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为他们把大门打开而已。”
其他文献
冰心曾经说过的:“爱是教诲的根本,是先生教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统统。”然而“师爱”就像一个辽阔的海洋,无时无刻不拥有着那朵朵爱的浪花。面临这一群灵活天真的、稚淳的、可爱的孩子们,我用本身对爱的融会诠释着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  一、 理解是给孩子的爱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风趣的书,想要读懂这一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够读懂。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差别的生活履历和生活情况,他们性
期刊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掌握着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沟通”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班级。可以这样说,没有班主任老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很难顺利有效地进行。尽管如此,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中,班主任老师,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有着太多的困惑。  由于现在社会各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年轻的父母们,为了生计都疲于奔波,到处打工挣点辛苦钱养家糊口,疏于对子女的关怀与教育。孩子们因缺乏父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语文教育的探讨也进一步深化。现代中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尤其是文化素养不高,乃至呈下滑的趋势,但这种局面至今未得到扭转。更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忧虑的是,当代中学生对语文、对文化、对情感等方面日趋冷漠的态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潮中,给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课题,
期刊
一、 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时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俄文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做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如作文课,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是唉声叹气,曼联的发烦和无奈。为此,在俄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期刊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班级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和质量。如果说一个学校好比一个社会,那么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则是这个家庭的家长,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班级体!班主任就象一个根雕大师,一个个学生就
期刊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需要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不断充实、创新,回顾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感到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可以从以下用五个方面来着手:  一、激励为主题激励之下出好学生——这是我当老师以来最大的体会。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长期的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所以,对班级的激励是我多年来工作的主题。“我们是一个
期刊
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有以下几个必要性:  1. 幼儿美术教育有什么用?不少人认为幼儿识文断字.背诵诗文.能数会算才是正道,这样的孩子是神童。而把美术教育视为旁门左道。其实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各种准备的教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艺术活动的创设则让幼儿们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可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保护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在美术领域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在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的精神。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力图从尊重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由预发反手,实现个性的自主发展。  一、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
期刊
英语阅读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也是学生丢分的一大项。而教学大纲对英语阅读的重视又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高中英语阅读呢?有什么样的解题技巧呢?下面我谈谈我在教学中积累的一点经验。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做阅读理解的自信心。拥有了自信、就拥有了力量,就能使学生克服做阅读理解的畏惧心理。  要让学生知道阅读理解讲的是与人和人类有关的事,它不是天书,要相信自己,坚信文章中所讲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