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关系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TTK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有以下几个必要性:
  1. 幼儿美术教育有什么用?不少人认为幼儿识文断字.背诵诗文.能数会算才是正道,这样的孩子是神童。而把美术教育视为旁门左道。其实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各种准备的教育,他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为少数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的,因为美术教育十分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思维。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锻炼和开发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可见,幼儿的美术教育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十分必要。
  2. 画画本身与孩子们的心灵靠的很近,它的直观性、随意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对儿童、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思想情操的陶冶和高尚人格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孩子的美术教育,可以让他们知道我国的优良绘画传统,增加爱国意识。因此美术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是可有可无的。
  3. 在我们的美术教材里有各种各样的手工制作,一个剪纸,一个泥塑都锻炼了学生手的灵活性,并且在实践活动中,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器官都参与进来,使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与发挥。我们美术教材中也有户外写生课,带着学生亲自去体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博大胸怀与喜怒哀乐。并且向大自然学习,认识改造我们的环境,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美术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美好的、激情的、每个孩子都能以很大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创作”中,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孩子体会到实践的乐趣,动手劳动的乐趣,提高孩子动手改造世界的意识。一开始学生只是临摹一些基本的制作技法,随着技法的熟练,动手能力的提高,他们会自己创造出许多的技法,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我们知道创造性的劳动最有价值,比如我国四大发明,比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只有不断创造,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但是大人们常以“像不像”作为评判儿童画标准会挫伤孩子的绘画的兴趣,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小画家,不是要孩子出作品,而是注意孩子的绘画作品的过程,及其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让孩子无拘无束,不分时空地想象,给所画的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情感,画出的形象新颖,离奇,荒诞,夸张,变形,甚至不合常理。其实这正是孩子富有想象力的表现,这正是孩子的可爱之处。我们看孩子的作品是不是一幅好的儿童画,主要看画面是否生动,有想象力,有创意,是否表达了孩子自己的情感。儿童有独特造型的语言,这种造型能力是非常可贵的,所以,对孩子经过自己发现,自己画出的有趣形象,我们不能过分挑剔,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求全责备,横加指责,而应该常赞许,增加孩子绘画的信心与热情。根据科学研究,孩子在两岁时,就已具备了创造性的绘画才能,虽然只是简单的涂鸦,我们成人很难分辨,但他已经开始借助绘画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语言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创造形象越来越容易辨识,一些简单的形象,教师不做示范,他们也能根据已有的形象和经验创造性地描绘出来。 四五岁时他们不但能创造单个形象,还能创造性地表达故事情节。而到了小学,他们创造的形象更加复杂,更加关注和突出细节。他们的绘画从过去的表达思想活动,而向表达思想情感过渡和欣赏能力的提高上。所以美术课中创造能力的提高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其促进作用。反之,其它活动中的技能知识训练也作用于美术。所有知识形成了一个循环体,促进着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5.在当今的社会审美能力日趋重要,艺术设计倍受重视。比如服装、家用电器、生活用品、住房、生活环境等等。都在实用的基础上强调美观、大方。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对生活的品味用品的造型、色彩有了很高的要求,艺术美感的需求与鉴赏能力也随着提高。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精彩生活。
  幼儿的绘画兴趣不是与生惧来的,而是依靠教师长年累月的培养,在绘画教学中,我们不能对幼儿进行单一的技能训练,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来增强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有些幼儿动作特别慢,在绘画中为自己画不快而急得直哭,教师就要给予帮助。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幼儿的个性自由发挥。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对绘画内容不感兴趣体验不到绘画的快乐,那么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幼儿手部肌肉动作发展规律,又要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身心特点,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
  6.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理解的能力,比如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辨别等诸多方面的能力。美术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人们认识客
  观世界,不仅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艺术的手段。作为艺术,它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成功的艺术作品能使人们生动鲜明的认识世界。这种认识是富于理想和充满激情的,它一旦深入人们的脑海,就往往会显得深入和持久。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受着自然美、现实美的熏陶,受着艺术形象的感染和艺术技能的训练,因而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创造能力也会随着提高,知识得到丰富,智力得到发展,给幼儿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个画家和艺术家,而是在于启迪幼儿的思维打开想象力,让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表现,使儿童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也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因此,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改进,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得以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  反思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感触颇多。对于班级的事情总是事事操心,亲力亲为,累得够呛,可学生并不买账。班主任变成了“消防
期刊
心理健康指一个人内心世界丰富充实与和谐安宁的状态,一个人的能力需求、愿望与环境、机遇之间的关系保持和谐时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幸福”心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不健康心理是指人们不能用积极的、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环境,不能正确的分析、认识和对待社会上的某些事物从而产生不愉快的心理感受和消极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是道德和信仰,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有平和安宁的心理和丰富充实的感情,而坚定的信仰是人的
期刊
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生活道路。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成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认清这个年段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那么,如何去教育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呢?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摸索,现就班级管理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把爱献给学生 。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
期刊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由于他们年龄小,在家庭中接触音乐有局限,普遍对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机会不多。因此,应该注重把音乐形象同幼儿的生活,玩耍经验融为一体,让幼儿在唱唱、跳跳、玩玩的游戏中直接地,亲身地体验音乐、感知音乐、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让幼儿多接触音乐。在一日生活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使幼儿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地发挥,主动参与活动。同
期刊
冰心曾经说过的:“爱是教诲的根本,是先生教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统统。”然而“师爱”就像一个辽阔的海洋,无时无刻不拥有着那朵朵爱的浪花。面临这一群灵活天真的、稚淳的、可爱的孩子们,我用本身对爱的融会诠释着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  一、 理解是给孩子的爱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风趣的书,想要读懂这一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够读懂。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差别的生活履历和生活情况,他们性
期刊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掌握着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沟通”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班级。可以这样说,没有班主任老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很难顺利有效地进行。尽管如此,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中,班主任老师,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有着太多的困惑。  由于现在社会各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年轻的父母们,为了生计都疲于奔波,到处打工挣点辛苦钱养家糊口,疏于对子女的关怀与教育。孩子们因缺乏父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语文教育的探讨也进一步深化。现代中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尤其是文化素养不高,乃至呈下滑的趋势,但这种局面至今未得到扭转。更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忧虑的是,当代中学生对语文、对文化、对情感等方面日趋冷漠的态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潮中,给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课题,
期刊
一、 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时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俄文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做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如作文课,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是唉声叹气,曼联的发烦和无奈。为此,在俄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期刊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班级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和质量。如果说一个学校好比一个社会,那么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则是这个家庭的家长,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班级体!班主任就象一个根雕大师,一个个学生就
期刊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需要班主任工作也必须不断充实、创新,回顾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感到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可以从以下用五个方面来着手:  一、激励为主题激励之下出好学生——这是我当老师以来最大的体会。学习上需要激励,班级管理上也同样如此。长期的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所以,对班级的激励是我多年来工作的主题。“我们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