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422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研究
  新课标的深化改革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研究和运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教学模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有说话的权利,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培养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指的是由学生自主、自发、自觉地学习,而不是在他人的支配下的进行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和阅读分析学习资料,获取新知识,并且独立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料,或者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改进,从而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扬长避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从而学会自主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以自己的思维角度去看待事物,和分析解决问题,这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自主”学习,学生对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才能顺利地参与讨论,有话可说。离开了个人学习也就不能组织起真正的“合作”和“探究”学习。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合作学习是指是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起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学生先在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小学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观点,取长补短,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并且充分调动起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深入学习知识内容,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加深了记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配合,集思广益,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某些学习难题;认真听取各小组的交流意见,取长补短。当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性,其思想和行为还有许多不成熟的表现,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师要认真听学生的讨论,比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正确与否,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而且由于小学生比较好动的特点,教师也一定要把握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节奏和秩序,避免小组合作谈论的过程变成一个散漫无纪律的谈话过程。再者,教师要意识到开展小组学习不仅是为了打造探究式课堂,更重要的目的是要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過程中发挥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优势,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魅力和生机。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创设情境,确定探究方向
  在进行新的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预先设计问题情境,把学生带着问题与思考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带着一种好奇心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例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教师可以预先设置问题:为什么两个铁球大小不一重量不同会同时着地呢?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做个简单示范实验,然后让学生带着好奇与疑问到课文中去寻找原因。因此,通过设置问题和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给与支持,重视探究过程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时,教师不能只重视学习结果,更要注重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给学生引导和纠正,也可以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渗透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小组学习讨论偏离教学思想时,教师要立足课本本意,分析课文的内涵,要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把握好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沟通的方式,尊重学生的见解和个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3.进行展示,享受探究乐趣
  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营造了一种和谐、互动、多元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探究学习的后面阶段,每个学习小组都要在班上汇报其将探究的结果,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了上台发言的机会,不但可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观念,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下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雪果.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8(11),73.
  [2]韩秋秋.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应用策略[J].读与写,2016(10),166.
  作者简介
  刘晓燕(1978—),女,广东陆丰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学需要探究,在科学课堂中让学生亲自体验设计试验方案、观察试验过程和分析试验结果全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科学教学 体验式教学 发散思维 培养兴趣  1.“体验式”试验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课程设置引起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关注,这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在吸取国内外近年在科学教育领域取得的成
小学英语是学生畏惧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之后,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才会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英语的学习上,那么,应当如何使小学教学英语更有效呢?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推动力。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兴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对于什么最感兴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相应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迅速的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设计的内容必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使用作业讲评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基于此,作者将结合自己的科学教学经验对作业讲评的有关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作业讲评 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确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阶段开设了科学课程。但是由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较少,导致科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然而,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只懂得享受,不懂得付出,对别人的关爱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激;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父母的爱不领情,不道謝;对教师的付出,认为是天经地义,情感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检验学生对文本解读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促进阅读技巧的发展,反之,也会造成不良的效果,影响较深的是,阅读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  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水准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术不断熟练与进步,使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病理生理情况也在不断的改变,
1998年年底一项关于英国人使用网络情况的调查表明,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网站排行英国人访问次数第二位,居于第一位是Yahoo!。42%的英国网民在调查执行前的两周之内访问过BBC的网站,Yahoo!拥有的网民为61%。这项调查是由英Fletcher Research公司执行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它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不可滥用。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与教学的整合必须以教学内容的需要为源起,必须以教学实效的提高为准则。  1.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由于教材编写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很难将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性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