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中诊断及测量的价值分析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iq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肝泡型包虫病早期诊断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疑为肝包虫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手段测量的各疾病病灶估测体积;对比两种检查手段肝占位性病变患者检出情况。结果:常规超声在肝泡型包虫病和原发性肝癌病灶体积估测低于超声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手段在转移性肝癌、肝硬化增生结节、肝脓肿和肝血管瘤病灶估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手段在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增生结节、肝脓肿和肝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能提高肝泡型包虫病诊断率,且在测量病灶形态学信息具有良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伊马替尼(Imatinib)的出现及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取得的戏剧性的治疗效果,使其目前成为新诊断的CML-CP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人们对Imatinib的使用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疑问,我们依据第50届美国血液病学年会(ASH)的最新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对CML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介绍。
目的 探讨无牙(牙合)患者个体因素与不同材质对全口义齿满意度影响.方法 在控制全口义齿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式调查,分析患者在戴用全口义齿1个月和3个月后,
EB病毒(EBV)是一种DNA肿瘤病毒,以往有关EBV致瘤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B淋巴细胞.日前检测发现人类T细胞淋巴瘤也存在EBV感染.近年来研究表明EBV感染可转化T淋巴细胞,EBV可能在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观察LMP1在T细胞中的分子生物效应,有助于了解T淋巴细胞中EBV的感染途径、感染方式以及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机制。
为认真贯彻全国“质量和安全年”工作的各项部署及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活动,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省政府
患者女,77岁,以发现左大腿内侧肿块6月余入院.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内侧肿块,如鹌鹑蛋大小,无疼痛感,局部皮肤无红肿,未予重视.近1个月来发现肿块逐渐肿大,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全身不适,否认外伤病史.查体见,患者左大腿中部伸侧见一肿块,略高于皮面,大小约3.5 cm×3 cm×2 cm,界限欠清楚,局部无压痛,皮肤颜色暗红,表而无破溃.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超声检杳肝、脾不大,腹膜后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2008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把该类肿瘤分列为12个项目,对分子生物学进展结合较多,基因、染色体改变均加入分类中.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改为骨髓增生性肿瘤,并将肥大细胞增多症(mastocytosis)归于此栏中.新增了伴有嗜酸细胞增多的髓系及淋巴细胞系恶性肿瘤及异常的PDDFRA、PDDFRB或FGFR1基因一栏.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肿瘤(MDS/MPN)一栏中增
目的 探讨体外蛋白酶体抑制剂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对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TRAIL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唑咪(PS-341)处理恶性淋巴瘤Raji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药物不同作用时间对细胞的增生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蛋白质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Bax mRNA的表达情况.结
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1],脂肪细胞分泌产生的具有血管活性的激素和细胞因子统称脂肪细胞因子(adipocytokin)。至今已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有:脂联素(adip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