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索尼漠视我们,“中国索尼”梦还做不做?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q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佩服索尼的勇气,漠视中国消费者的勇气。2005年12月14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数码相机产品质量抽检结果,在不合格产品中,有索尼的6款产品。
  对此,索尼的态度前倨后恭,耐人寻味。
  索尼最初的反应,是说检验依据的标准不同。然而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周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海索广生产的多款数码相机,即便依据索尼提供的企业标准,质量依然不合格。“因此在事实面前,索尼公司高层与我们多次沟通后,不得不承认了此次检测结果。”
  尽管如此,索尼并没有表现出对已经购买了索尼不合格产品消费者足够的诚意,所表示的歉意很勉强。
  索尼骨子里的傲慢,你相信只是事出偶然吗?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近年来索尼战略转型的不成功,以致中途换帅,你一定不会得出“偶然”的结论。表面上看,索尼之所以折戟,是因为前董事长兼CEO出井伸之提出的由数字电子企业转型为媒体公司的商业战略过于理想化,实际上是几十年的成功使索尼漠视了消费者始终变化着的需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索尼正在咽下巨大的经营性亏损苦果,无奈地看着先前毫不起眼的竞争对手三星耸立在自己的面前。即便如此,索尼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盲点。实际上,任何伟大的商业组织都是由伟大的消费者创造的,如果自以为自己伟大就可以抛弃消费者,这一盲点必将把曾经伟大的商业组织导入“雷区”。
  索尼新任董事长兼CEO霍华德·斯金格会是“大兵索尼”的拯救者吗?2005年10月,斯金格履任后首次访华时表示,中国是索尼重新崛起的“宝地”,今后索尼的策略会围绕中国展开攻势。今天来看,这句不无逢迎中国消费者的表白显然过于刺耳。我们无意从民族主义角度分析索尼的表里不一,但是对于索尼这样的全球性偶像级公司,善待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态度应该高度一致才是。要不然,谁愿意在支持了“索尼溢价”之后反而被轻侮?
  当然,无论兴衰,索尼都用不着我们操心,而曾经执着于打造“中国索尼”的中国企业的尴尬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这些企业中,既有2003年表态的康佳、创维和21CN,也有2005年表态的清华同方,它们对于“中国索尼”梦想的表述,只需Google一下,几秒钟后就可以查到。
  现在,当偶像犯错时,“粉丝”们又该如何自处?或许,它们又要改口宣称自己要做“中国三星”了。
  什么时候不再邯郸学步?什么时候能走自己的路?什么时候能够主宰自己和世界的未来?
  2005年12月18日,《新营销》在北京主办第三届中国营销领袖年会,就“超越竞争,决定中国未来营销的关键性力量”进行主题探讨。在我们看来,现阶段的中国企业,从营销技术来说,已经非常成熟。即使是与跨国巨头交手,中国企业也能屡创营销奇迹。
  但是,中国企业尚须强化成长的力量,强化自己持续存活的能力。如何成长,如何超越现有竞争,这是考量每一个中国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的“斯芬克斯之谜”。要获得通往未来的密码,中国企业显然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蒋青云认为,市场竞争与市场营销可以分为产品竞争与战术营销、企业竞争与形象营销、事业竞争与战略营销三个层次。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在产品营销方面的问题不大,广告创意的差别也越来越小,在渠道战方面也不示弱。但是,在战略营销修炼方面,中国企业家还需更上一层楼。
  而战略营销的主要任务则是规划公司远景,明确公司使命,发现产业机会,探索产业定位。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企业,一旦石头滑走——就像偶像也遭遇战略迷失时,又该怎么办?谁可倚靠?
  曾经有过“中国索尼”梦的中国企业不妨听听三星的说法。2005年年初,三星CEO尹钟龙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三星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第一重要、第二重要、第三重要的事情,都是核心技术开发。”
其他文献
除了不断强化新闻内容这一核心业务,第一财经日报经营业绩的取得也得益于其媒体营销的诸多创新。  2004年11月15日创刊至今,仅仅一年时间,但第一财经日报的运营已相当令人瞩目。  单从数字来看,第一财经日报在创刊后的一年时间内广告收入就达到了4000多万元。在中国还很少有一家媒体能够在创刊的第一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而在已创刊的经济类报纸当中,第一财经日报的经营业绩也是最为突出的。  这一成绩是如何
期刊
像索尼这样一个以营销闻名的公司之所以将旗下的产品推广网站“Sony Style”外包出去,正是因为索尼认识到他们必须从公司外部获取数据库建设的专门技术。  大多数公司已经将它们一部分的营销职能例如广告外包,但是诸如直邮管理、领导管理、客户分析这些是否也应该外包呢?公司日益成为这些专业性相当强的营销活动的门外汉,这也正是越来越多公司向外寻求营销合作伙伴的原因。  哈佛商学院教授盖尔·麦戈文(Gail
期刊
1. 《成功的电话营销》  定价:23.80元;作者:(美)理·博安;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1月。    2 .《超级女声VS超级策划》  定价:20元;作者:孙隽;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9月。    3 .《销售圣经》  定价:45元;作者:(美)杰弗里·吉特默;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1月。    4.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20天走出影响销售的86个误区
期刊
华帝体育营销带给厨卫企业的最大启示,就是通过品牌或产品共性,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情感关系,实现体验营销。  “高手做势,中手做市,低手做事。”  事件营销,当属“做势”。    事件营销,英文为Event Marketing,国内有人把它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  所谓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作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  进行事件
期刊
“尖叫”为何没叫响呢?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另类路线让“尖叫”难有大的作为    将一个投入巨大并且期望其长盛不衰的产品定位于一个过于细分的市场,风险自然要比定位于大众市场的产品高得多。西门子手机一直以另类、新潮著称,西门子希望靠另类或新潮的机型以及另类广告来撼动诺基亚、摩托罗拉的霸主地位,结果使得众多商务人士在选择手机时对西门子望而却步,因为商务人士担心另类、新潮会影响他们自身的
期刊
2004年,各大饮料巨头一窝蜂杀入功能饮料的市场,养生堂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尖叫”系列功能饮料。在养生堂的规划中,“尖叫”的战略地位甚至超过2003年大红大紫的“农夫果园”,被确定为2004年第一位重点投入的品牌。  然而,在轰轰烈烈上市一年后,“尖叫”黯然滑入寂静。    品牌:为什么“尖叫”    “尖叫”品牌在产品上市两年前就已经注册,养生堂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市场机会将其推出。而功能饮料在20
期刊
舒勇所谈的行为艺术营销,实际上是指营销除了卖产品——无论是使产品好卖,还是要使产品卖好,都不是营销的目的。  屈指算来,到明年我已南下广东10年。什么感受最深?广东人在商业运筹中的胆识。正如他们的饕餮胃口,他们寻求法律没有禁止的商业空间的胆识和机敏,让我叹服。广东家电企业的发家史各有千秋,但底色是靠海近,靠香港近。在很多东西尚被“宁要社会主义的苗,不要社会主义的草”规则束缚的时候,广东人敢于靠海吃
期刊
如果是以嗅觉来判定,那我们很容易区别出面前的液体,是汗水,还是香水;是体育,还是时尚;毕竟,二者给予人们感官上的感受相差甚远。而在人们传统的认识中,一个是刚劲有力,一个是云裳靓影……  然而,事无绝对,这个世界上有迷恋香奈儿五号的尤物梦露,同样也有大把迷恋小贝汗臭的真假球迷;有在高尔夫球场上独孤求败的“老虎”,也有在商业活动中风度翩翩的伍兹;有越来越多在时尚场上性感迷人的体育明星,也有在体育赛事里
期刊
推出“明星运动装备”,革新明星战法,同时锁定“校园地带”,德尔惠清理出了品牌的精神主线。  “广告+明星”的策略是晋江运动鞋扩张的通用战法。自2000年以来,晋江已成为偶像消费中心。然而在这股风潮中,晋江鞋品牌形象开始受人诟病:没有章法,到头来形象突出的没几个,知道明星、不知道品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作为晋江鞋业的后起之秀,德尔惠发现市场隐藏着一个相似的悖论:为发掘地下文明挖宝贝,但宝贝挖上来却
期刊
曹虎(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区总裁)要营销河南,首先得明确河南的定位。从政府角度、河南在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定位做一个相关分析,结合河南的优势、农业、中华文明发源地,找出几个可能的定位。  河南的优势是农业,而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发展的趋势。农业包括农产品深加工,一些现代化技术的引入,以及农业产业化。  农业招商方面,河南可以到以色列去营销。河南也有旅游资源,可以向东南亚、欧美营销。  河南走出去战略的着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