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涉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探讨的学术著作和相关期刊为研究对象,发现近20年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实际运用和理论研究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认识论;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1-0019-03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学前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它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研究方法可以规范和指导学前教育研究,在学前教育研究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也从教育研究方法中逐渐分化出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特别是近20年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成为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日益升温的课题。这一方面与人们对学前教育研究意义的理解不断加深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前教育研究的理论追求。
  笔者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为关键词,查阅了1979~2006年的学术著作和相关期刊,试图对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作一个梳理。笔者的基本发现是,与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相关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即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另一类则是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为工具来解决学前教育具体问题,反映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对这些研究细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无论是在实际运用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对“方法”概念和层次的理解模糊混乱
  
  教育理论在其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学科知识,很多时候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借鉴。〔1〕 教育研究方法也不例外,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借鉴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哲学思辨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直觉思维的方法、文献研究的方法、量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定性的方法、学科研究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分类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统一的标准,众多的分类方法也不符合“排他性”或“平行性”的逻辑关系。〔2〕近几年来,一些关于方法的新概念层出不穷,但它们很多没有明确、系统的定义,指向较为模糊,如科学研究方法、现场研究方法、教育研究诊断方法等等。某些新旧概念之间非常容易混淆,如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这些给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这种先天不足,并且在还没有厘清这些概念之前,就开始使用这些方法了。
  除此之外,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理解也较为模糊。由于强调学前教育的实践取向和应用性原则,人们习惯于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看作是一种具体的技术和技巧,把观察法、文献法等收集资料的方法等同于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或者把研究方法的外延缩小至等同于实证研究。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1)方法论层面,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包含理论基础、研究逻辑和思路等。(2)研究方法或方式层面,即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3)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层面,即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体的工具、手段和技巧等,主要是指收集资料的具体策略。〔3〕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是为研究教育规律而建立的一整套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体系,而各种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则是方法论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转化形式,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则是方法或方式的情景适应。这三个层面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正如叶澜指出的:“形成科学理论的方法是一组方法的集合,而不是一个方法。”〔4〕因此,任何学前教育研究若要做得科学、系统和严谨,都要考虑到这三个层面,不能将三者简单地混为一谈。
  
  二、强调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
  
  由于缺乏对研究方法层次系统的了解,在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人们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方法的第二和第三层面,即强调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也就是说,有的研究者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持有的态度往往是“用什么”“有什么可以用”或“怎么用”,而很少去思考“为什么用”的问题,将“是否能用”作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选择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在选择和运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方法论研究和学习的缺失是导致学前教育研究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学习过某种研究方法,不等于就掌握了某种研究方法,更不等于会有效地使用某种研究方法。我们要真正理解和有效地运用某种研究方法,必须将其置于背景中,从其历史渊源、哲学或世界观基础入手,探讨这种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使用的基本原则、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研究方法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使用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率,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
  综观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新的进步的教育理论取代传统的理论或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都是发端于对权威的挑战,也都离不开方法论的突破和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研究方法的进步,就没有学科的发展。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借鉴、因袭或模仿某种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理论就无法在新的层次、新的规范上获得发展。因此,我们在提高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认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反思研究方法论,走出自我创新和发展道路。
  
  三、注重研究方法的运用,忽视对研究方法的研究
  
  “强调技术手段,忽视对方法论的认识”这一误区,反映在学术研究中,就是研究者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研究方法运用的探讨,而较少对研究方法本身进行研究。
  从数量上分析,笔者所查阅的CNKI-KNS4.0全文数据库1994~2006年的期刊文章只有12篇全部或部分地谈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问题。
  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大多停留在介绍某一种研究范式或某一种技术方法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启示,极少从学科角度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性进行思考,也极少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哲学方法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好比是沟通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座桥梁,它的正确运用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其规范性、科学性的理论追求,可以丰富和充实学前教育理论。因此,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缺一不可,两者只有“齐头并进”,才能推动学前教育学科朝着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四、盲目地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方法
  
  近几年来,在学前教育领域,很多研究者热衷于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学前教育问题。这虽然反映了研究者跨文化多学科的视野,但有很多研究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既不考虑这种方法与学前教育具体问题的适宜性,也不考虑这种方法产生的深刻理论渊源,为赶时髦为突破和拓展方法而使用这种方法,结果往往只是借用新的术语和概念对学前教育研究进行表面化的装饰,产生不了具有说服力的研究。
  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不能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学前教育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具有特殊性和规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研究方法必须具体化和特殊化。
  另外,有的学前教育研究者缺乏一种对本学科的自省精神。事实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所产生的很多问题都基于“拿来主义”的态度。睿智的教育学家早就对此提出了警示:“通过各专业分支领域来推动自己的研究,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在整体研究中的位置缺乏了解的话,非常专门化的研究也要犯视野狭小的毛病。”〔5〕
  
  五、将各种研究范式人为地对立起来
  
  目前,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一直以来普遍存在“重实证研究,轻理论研究”的倾向。虽然陈桂生在1998年概括我国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状况时指出的“比较偏重于实证——实验科学研究的介绍”〔6〕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但又有一种新的倾向在逐渐显露,人们将量化和质化两种主流研究范式等同于研究方法的全部,常常在研究中选择非A即B。这样一来导致人们将量化和质化的研究方法看成是矛盾的,人为地将其对立起来;二来忽视了其他研究范式,将不能归于量化或质化范式的研究全部归入思辨或定性研究,认为思辨或定性研究无非是感性的体会感想、个人的经验总结、率性的散论杂谈等等,“无章可循”,没有科学规范,进而忽视其研究价值。
  学前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开放性系统,对学前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呈现出多种形态。对于一个具体的学前教育问题,会因为切入的角度不同,运用到不同的研究范式,通常要全面深入地研究这问题不是凭一种研究范式或一种具体方法就可以解决的。再者,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它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将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对立起来,固执于某一种研究方法,会影响人们对学前教育现象的客观认识,会阻碍研究者创造性的发挥,对全面深入地研究学前教育问题是没有益处的。
  值得注意的是,多种研究方法共存,将不同的研究方法融会贯通或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印证同一个问题,这一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趋势已经在影响学前教育研究。〔7〕
  为了使研究方法更加丰富、更加合理,我们要提高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认识,这无论是对学前教育的学科建设,还是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都是不无裨益的,同时也是对每一位学前教育研究者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99.
  〔5〕武田久夫.教育学〔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28.
  〔6〕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2.
  〔7〕刘晓东.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A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 in China
  
  Xu Li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Abstract】Based on a review of publications on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author finds great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method of preschool education, but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that demand attention.
  【Keywords】research method in preschool education;epistemology;studies construction
其他文献
为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确保幼儿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芬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发挥多专业教育者共同体的作用,鼓励家长参与,注重多维课程取向,强调语言教育,重视全纳教育等。芬
《傻瓜威尔逊》(马克·吐温)rn在马克·吐温的诸多作品中,《傻瓜威尔逊》确实不太引人注目.它是马克·吐温为了偿还债务匆匆赶写出来的,以连载的方式刊登于《世纪杂志》,一开
期刊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写于14世纪末,讲述了中世纪一群朝圣者从伦敦前往坎特伯雷途中发生的故事.600年后,电影《星球大战》就拍摄于这条朝圣之路.这条路叫瓦特林大道——
期刊
“610号房间。如需要什么,请与我联系。”服务员说着递给马特一把钥匙,然后打电话叫行李生过来。  “小心,别弄坏了。”马特看了眼行李箱,又补充一句,“我听说贵酒店最近发生了多起入室盗窃案。”  服务员看上去很不安,说:“警察正在破案,先生。你肯定不会有任何麻烦的。”  马特点了点头,转身时与一个刚进酒吧的年轻女人不期而遇。这女人魅力十足。  马特跟着行李生来到房间,但并没有待很久。他心里装着一件事
期刊
“你好,先生.我能为你做什么?”rn“请给我退掉这只闹钟.”rn“它有什么问题吗?”rn“闹钟坏了.”rn“怎么讲?”rn“闹铃不响.”rn“你按照说明书检修过了吗?”rn“是的.”rn
期刊
湖北rn阿基米德曾在《圆的度量》一书中首先利用圆的外切与内接96 边形,求得圆周率π的值约为3.14.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割圆术”,根据圆内接正12 288边形和正24 576
期刊
【摘要】在儿童人格结构研究领域,量的研究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但是,量的研究方法自身的缺陷有时难以充分表现儿童的某些人格特质。而质的研究则因重视研究的现场性、细节性、描述性和全面性而越来越显示出勃勃生机。本文主要论述了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这两种研究范式在儿童人格结构研究中的作用,探讨了质的研究对儿童人格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人格结构;量的研究;质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在非洲茫茫的塞伦盖蒂平原上,一顶帐篷打开了,塞缪尔斯从里面走出来,发现妻子朱莉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莱尔已经开着吉普车跑了。不知为何,莱尔居然还是他们此行的向导,真是荒谬。因为莱尔跟他们一样,对非洲知之甚少。莱尔长得还可以,就是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上唇的小胡子像海豹那样,末端向下卷曲。可朱莉为什么会爱上他?这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之前有好几个晚上,在篝火旁,塞缪尔斯曾撞见他们俩在含情脉脉地对视,接着
期刊
我按下手机的发送键,可是显示信息正在发送的进度条没有出现.一个声音响了起来,是手机的数字助理,“你确定要发送这条信息吗?”rn“是的.”我皱了皱眉.rn“没问题.不过我觉得
期刊
我是在儿子生日的第二天为他过生日的.情况一直如此,不是在前一天,就是在后一天,从来没有在他过生日的当天.为什么呢?因为尊敬的法官判定孩子要和妈妈一起过生日,即使他妈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