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唐宋佛教诗歌中的松石意象组合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9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石都是中土常见的传统诗歌意象,但很有趣的是,先秦两汉诗歌中两者很少在同一篇章出现。晋宋以后,随着佛教山水诗、游寺诗的兴起,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如王融《栖玄寺听讲毕游邸园七韵应司徒教诗》“流风转还径,清烟泛乔石。日汨山照红,松映水华碧”、萧纲《往虎窟山寺诗》“细松斜绕径,峻岭半藏天……分花出黄鸟,挂石下清泉”、江总《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窗穿石窦,月牖拂霜松”、姚察《游明庆寺诗》“月宫临镜石,花赞绕峰莲……迥松高偃盖,水瀑细分泉”、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薛道衡《展敬上凤林寺诗》“洞开朝雾敛,石湿晓云浓……檐阴翻细柳,涧影落长松”等,但松、石在各诗中都未占据中心意象的地位,它们只是诗人游寺中所见的自然景观之一(而且松、石对举的比例不高)。换言之,松、石意象组合尚未形成独特的审美特色。
  一、
其他文献
端阳节这天,午睡醒来,已是下午三点,村里阳光明亮,新暑蒸人。我们在砖巷边蒿林里黄狗白狗、芦花母鸡们的注目礼下,驱车出村,向北拐上粼粼青黑如鲫鱼背的宝成路。路侧小学校国旗舒卷,空荡荡教学楼,犹可听见金安老师用他的烟嗓在扯数学课;梅家塆的青草地上空已飞来薄翅蜻蜓阵,正抓捕刚刚生成的蚊团;匡埠村三四桌麻将牌摊开在果串累累枫杨树下,婆婆妈妈的麻将高手们沉浸于输赢无常变化,又神色淡定;王家砦的稻田里翩翩飞着
金和生逢封建末世,一生经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身处动荡乱世而历尽危苦,故而其《秋蟪吟馆诗钞》不仅是一部全景式展现晚清末世社会的诗史,更是深刻反映诗人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的心史。纵览金和生平,太平天国堪称其人生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运动何以给金和如此大的打击?这需寻绎金和的心路历程。金和生活的晚清,是山飞海立、内忧外患的悲剧时代。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浸染的士人看来,太平天国起义与历史上的
去年的乌镇戏剧节,孙晓星导演的《樱桃园》无疑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他将一张雪白的床搬上舞台,演着演着,演员们玩起枕头大战羽毛满天飞;演着演着,床幔上出现了动漫游戏的投影;演着演着,观众踩着台上的道具退场了……有人表示看不懂,有人表示他拿契诃夫瞎胡闹,有人表示出离愤怒……  演出后台,孙晓星背着书包,戴着眼镜,看上去不像一个导演,倒像个斯文的大学生。他喜欢动漫,喜欢伊藤润二,喜欢“哈利·波特”,当然也喜
一  我真正接触,或说第一次接触元代诗文是1961年。我参加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后,被分配参加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振淮、费振刚诸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工作,在元明清段。这部分由王起、季振淮先生负责。我编写部分戏曲、诗文初稿,戏曲部分是王先生负责,诗文部分是季先生负责。当时,我们是两年多的时间全部脱产,吃住、工作在一起,只有星期天放假。图书资料全部从北京大学图书馆调到工作地点。工作开始时,游先
唐去六朝未远,萧统所编《文选》在整体上所体现的高华清雅的气质,是唐代社会所崇尚和唐代诗人所亲近的,而宋代带有浓厚平民化倾向的社会风气,乃与《文选》趣味相去校远;而且由于长期被作为学习范本,宋人一定程度上已经厌倦了《文选》,故它在宋代的受冷落遂成必然。但是,《文选》毕竟有恢弘的体量与绝世的风华,而且宋人所推尊的老杜,恰是它的忠实读者,因此,宋人之于《文选》,非但无法割舍,甚且时常依恋。  一  《文
【摘要】日本货币的设计十分重视文化传统和传承,有着浓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今后中国货币设计,在主题风格上应该向重视深层的历史传统和古代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转移。  【关键词】日本 钱币 设计    日本的钱币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最重要的当数纸币,因为纸币的面额比较大,流通量最大,最常用。硬币当然也经常使用,但由于硬币的面额相对较小,因此,硬币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起到的是辅助纸币、找零钱的作用。日本现
《冬天的故事》中最著名的一行,其实是句舞台指示:“被一头熊追下”(Exit pursued by a bear,3.3.57)。总体上讲,莎士比亚剧本里的舞台指示并不多。这很可能是因为他剧作的印刷版本经常是以不需要标明这些指示的台词册子为底本编写而成的,同时也因为在当时,剧本出版这一行当还没有建立起关于“读者可能需要哪些信息来形象化地想象舞台行动”的标准。有些编者认为莎剧中的舞台提示并非由莎士比亚
在唐人张(658—730,字文成)去世49年后,空海在《聋瞽指归序》一文中评价了《游仙窟》,说那是一本“散劳书”。喜欢它“词贯琼玉,笔翔鸾凤”,又不满它“滥纵淫事,曾无雅词”,也正视它“面卷舒纸,柳下兴叹;临门味句,桑门营动”的影响。在此之前问世的《万叶集》,就早有不少与《游仙窟》诗句命意相近的和歌,让人怀疑是否就是《游仙窟》的同人篇。  “读法神授”的背后  杨守敬在《日本访书记》中谈到《游仙窟
写本是与印本(或刻本)相对的概念,指由手写而非印刷制成的文本。我们熟悉的简牍帛书、敦煌写本,以及古埃及的莎草纸手稿、古印度的贝叶写经、欧洲中世纪的手抄本等,都可被称为“写本”。在印刷术流行之前,各类文本都是写本的形式,学术界称之为“写本时代”。中国的写本时代大约是北宋之前:从殷商到两晋之交,主要是简牍写本时代,其后主要是纸写本时代。  简牍写本时期,文字的载体还有甲骨、金石和缣帛。甲骨文和金石文字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出身书香世家。在西方文明“滔滔而入中国”的晚清末期,他以发扬光大祖国文化的学术热忱,秉承几千年的优秀治学传统,肆力学术。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文艺文史研究继清代乾嘉学派繁荣期之后的又一次高潮中,王国维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以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切实科学的研究方法,几十年如一日精研学问,取得了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在旅居日本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