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赋予语文课以生命力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阅览室、学生的乐园,成为语文实践的实验田。只有将语文课与生活连接,语文教学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
  关键词 语文课 生命力 阅览室 乐园 实验田
  
  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的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应用性极强。语文课堂把学生框在教室里,局限于语文教材,使学生远离社会实践,缺乏生活积累,已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只有将语文课与生活连接,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走进生活,语文课堂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
  
  一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阅览室
  
  孙双金老师曾经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做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浓浓。”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自由读书的地方。学生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中读出收获,读出情趣,读出个性。
  1,联系生活,读出文章特点。因为作家所处的年代不同,人生阅历有别,因此,文章风格也大相径庭。对待不同的文章,阅读的方式也不能千篇一律。
  在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等感情色彩浓重的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激情去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结合中国队员在雅典奥运会的表现,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在学习《长城和运河》等知识性强的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开放性地读。不仅让学生获取课外知识,更要开发课程资源,向生活延伸,使学生在更广阔的书海中遨游,汲取知识。
  2,贴近生活,注重情感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教学《升国旗》中,我让学生回忆平时升国旗时的情景,同桌先说说,再班级交流。然后把同学们带到操场上,放上音乐,重新演示,让学生亲自实践,再打开书,读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尊敬。
  3,创设生活情境,读出语言的情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要求教师在强调学习氛围创设的同时,更应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例如: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不同的风格。让学生在不同风格的教室里学习语文,学生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飞扬的生命。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不同风格的教室里,开辟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角,玩具角,图书角,给学生提供交往的平台。让小金鱼、小乌龟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让美丽的盆花,发芽的种子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
  
  二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读儿歌、画画、做游戏、表演节目等。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课文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采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法,让儿童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回归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1,让学生参与生活。儿童几乎是生活在游戏中的。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秋姑娘、大雁、青蛙等,演绎课文中的故事,体味课文的内涵。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体会到了秋姑娘对小动物的关心,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交往能力。
  2,让教材走进生活。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如《云房子》《家》《东方明珠》等,学生比较熟悉,教学中让学生试着去唱一唱、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既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表象,更好地使课堂活跃起来。
  
  三 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的实验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活化教学形式去延伸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在学习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我将同学们带到校园里,欣赏校园中的美丽景色。回到教室内,让学生通过联想,运用词语描述自己对校园的真切感受。这样,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生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生活,其乐无穷。
  用生活体味知识,知识更鲜活,把知识融入生命,生命更厚重。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使整个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的生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其他文献
直至上午放学时,仍有三位同学的练习题没能完成,德景(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我知道德景的家离校较远,来回要坐校车,惟恐她坐车晚了,没过多长时间,她还没完成学习任务我便让她
如rú果ɡuǒ让rànɡ你nǐ置zhì身shēn在zài一yí个ɡè充chōnɡ满mǎn着zhe快kuài乐lè情qínɡ趣qù的de环huán境jìnɡ中zhōnɡ去qù读dú书shū,会huì不bú会huì更ɡènɡ快kuài乐lè呢ne?来lái参cān观ɡuān我wǒ的de小xiǎo书shū房fánɡ吧bɑ。  折zhé纸zhǐ台tái灯dēnɡ  台tái灯dēnɡ表biǎo面miàn是
期刊
1,提高教师认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同样是对“0”教学,有的需要时间是15分钟,有的则需要20分钟。显然这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同,学生都认识了0这个知识点,但从教学效率这个角度看,前者好于后者。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但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提起他,哪个老师和同学都会随口列举出他的种种劣迹:一天不与同学打架,他就坐立不安;上课发出种种怪声;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欺负小同学……他就是小安,
摘要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变被动写作为有创意地写作,使作文富有生命意义;要让学生有发展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作文变成学生快乐的事情。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尊重创新 生命原色 新思路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小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众多的教师和学生。新的课程理念为改进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
小xiǎo朋pénɡ友you好hǎo,我wǒ是shì猴hóu面miàn包bāo树shù小xiǎo猴hóu。你nǐ是shì不bú是shì经jīnɡ常chánɡ去qù面miàn包bāo店diàn买mǎi香xiānɡ甜tián的de面miàn包bāo吃chī呢ne?如rú果ɡuǒ有yǒu一yì天tiān你nǐ来lái到dào非fēi洲zhōu,只zhǐ要yào爬pá到dào我wǒ的de身shēn上shɑ
期刊
“我们是三团人。我们多么豪迈。我们是三五九旅的后代,艰苦奋斗几十载,汗水换来粮如山,棉如海……”每当晚饭后散步时,爸爸都会自娱自乐地哼唱《三团团歌》。这时,我也会跟着歌曲
我的家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的南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年轻的新型城市——石河子。rn它是一座非常优美、安静的城市。它不像一般城市那样喧嚣、嘈杂,也不像一般城市那样灰
小xiǎo朋pénɡ友you,你nǐ是shì不bú是shì希xī望wànɡ自zì己jǐ能nénɡ拥yōnɡ有yǒu超chāo强qiánɡ的de记jì忆yì力lì,这zhè样yànɡ任rèn何hé考kǎo试shì都dōu不bú怕pà啦lɑ?告ɡào诉su你nǐ一yí个ɡè秘mì密mì,我wǒ们men北běi美měi星xīnɡ鸦yā天tiān生shēnɡ就jiù有yǒu超chāo强qiánɡ的de记j
期刊
【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内容,是老舍先生写的又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