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地杨梅绿色防控栽培技术探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杨梅是重庆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截至2017年,重庆市杨梅种植面积0.372万公顷,产量9.87万吨,主要分布在涪陵、渝北、万州、南川、江津和武隆等区县,栽培品种以东魁和荸荠为主。分析了重庆市渝北区开展山地杨梅绿色防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的主要效果,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杨梅果园中果实蝇、蚜虫、卷叶蛾等虫害的发生,大幅减少了落果率和虫果率,提高了杨梅的产量和品质。最后,从安装避雨设施、悬挂幼虫板、绑粘虫带、悬挂诱虫器、安装防虫网、安装杀虫灯、冬季清园、安全用药、土壤生物有机培肥、生草栽培等方面介绍了杨梅绿色防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杨梅;绿色防控;避雨栽培;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S667.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3.009
  杨梅是重庆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具有市场前景广阔、自然条件优越、野生资源丰富、生态效益良好等发展优势[1]。据统计,截至2017年,重庆市杨梅种植面积0.372万公顷,种植186.726万株,结果树56.812万株,产量9.87万吨,主要分布在涪陵、渝北、万州、南川、江津和武隆等区县,占重庆市总面积的90%以上,巴南、北碚、永川、綦江、潼南等区县也有不同規模的种植;栽培品种以东魁和荸荠为主。重庆市位于我国长江中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 ℃,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29 ℃,大部分地区常年降雨量1 000~1 350 mm,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中降水量的70%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夏季高温多湿[2]。重庆地区杨梅成熟期正值雨季,受多雨高湿气候的影响,一些技术落后的果园普遍存在落果严重、产量低、病虫害发生严重、虫果多、品质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同时,不规范用药也极易造成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实现绿色安全生产,提高重庆市杨梅产量和品质,2016年在渝北杨梅主产区开展了山地杨梅绿色防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1 技术示范效果分析
  1.1 示范地情况
  示范地点位于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现有杨梅生产基地133.33 hm2,山地种植,树龄10年,株行距4 m×4 m,品种为东魁和荸荠,核心示范区33.33 hm2,均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其中建设避雨棚0.67 hm2。
  1.2 测产与调查方法
  2016年6月,在渝北示范点进行了杨梅产量和品质测定,在绿色防控区和对照区分别选取3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选择3株杨梅树,调查每株产量,落果量,计算折合每667 m2产量和落果率;每个区域随机选取100颗成熟转色的商品果,称重后计算平均单果质量和优质果率;在100颗商品果中随机选取10颗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机选取50颗,分装在5个小碗里,用淡盐水浸泡15 min后调查虫果情况,计算虫果率。
  1.3 测产结果与结论
  经田间实地测产(见表1)表明:1)绿色防控栽培条件下,杨梅平均产量达到1 695.25 kg·667 m-2,比对照区提高238.24%,达到理想的产量目标。2)平均单果质量21.67 g,较对照高14.47%;平均优质果率达到63.33%,较对照高29.33%;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17%,较对照高1.9%,有效提高了杨梅的产量和品质。3)平均落果率比对照区降低了25.54%;病虫果率为0%,较对照减少了37.77%,有效减少了虫果量和落果量。4)绿色防控区较对照区减少用药次数4次,减少农药用量75%,实现了绿色安全生产。
  2 栽培技术措施总结
  2.1 安装避雨设施
  在果园搭建避雨设施,以减少雨水对杨梅生长的不利影响,降低落果和蛆果的发生率。操作要点:采用专用镀锌钢架大棚,棚高3.5 m,肩高2.5 m,并根据山地果园地势升高大棚,要求离树冠1.0~1.5 m以上,以免灼伤树冠;沿树体成行搭建,长20 m,开间4 m,采用简易连栋大棚结构,要求采用6丝全新塑料PEP专用薄膜,进行覆盖;杨梅在硬核期进行搭膜以避开雨水对树体,特别是果实的不利影响。
  2.2 安装防虫网
  结合避雨设施的搭建,对结果树进行防虫网覆盖,以预防鸟害、蜂害和大实蝇等昆虫的危害,避免虫果的发生,以减少落果和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2.3 安装杀虫灯
  在果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配以高压电网杀灭害虫的一项物理防治技术,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次数,降低果品农药残留。操作要点:每年3—11月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每0.67 hm2安装一盏,重点诱杀金龟子、卷叶蛾、透翅蛾等害虫的成虫。
  2.4 悬挂诱虫板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田间悬挂黄板、蓝板等色板诱杀食蝇、蚜虫、叶蝉、蚊虫等小型昆虫。操作要点:在虫害发生早期,虫量发生少时使用,每667 m2放置20~30片(每片面积20 cm×25 cm),每年使用2~3次。
  2.5 绑粘虫带
  利用蛞蝓、蜗牛、螨虫、介壳虫等害虫沿树干上下树习性粘杀害虫。操作要点:在树干离地面50 cm处绑扎粘虫带,粘杀害虫,越冬后销毁。
  2.6 悬挂诱虫器
  利用害虫的趋味性,在果树上悬挂诱虫器诱杀金龟子、果蝇等害虫,成本低,效果好。也可自制糖醋液诱虫器诱杀害虫,具体操作要点:1)糖醋液按照糖3份、醋6份、酒1份、水10份的比例勾兑而成。2)用矿泉水瓶或可乐瓶做容器,在瓶壁上开几个小洞,以便害虫进入,灌入5 cm左右的糖醋液,悬挂在果树上,每667 m2设置3~5个。3)在容器中放入1~2个烂苹果或香蕉,诱杀效果更好。瓶子需挂于树冠外围的中上部无遮挡处,这样容易被远距离的虫子发现。   2.7 冬季清园
  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结合冬季修剪,使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可有效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减轻来年病虫害发生程度。操作要点:1)结合冬剪,清除枯枝落叶、落果,集中焚烧或深埋。2)对全树和全园地表喷布一次3~5°Bé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虫体,降低翌年病虫害基数。树干涂白,可用专用树干涂白剂或自制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自制涂白剂用石硫合剂原液、食盐、生石灰和水按1∶1∶6∶20的比例,并加入适量油脂搅拌至糊状即可,先刮去主干上的翘皮死皮,再均匀刷上涂白剂。
  2.8 安全用药
  在生长季若发生较严重且影响经济效益的病虫害,可使用喷施波尔多液等安全低毒的矿质农药或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范的绿色農药进行防治,以确保果品的质量安全。操作要点:在病害发生早期,对发病中心进行局部喷药防治,防止病害扩散加剧,减少用药量和施药面积;果实采摘前4周内禁止喷药。注意选择不同有效成分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采用高效施药器械可提高施药效率,减少用药量,如采用静电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可较传统喷药器械减少用药量30%~50%。实行农药施用备案制度,记录施药种类、用量,施药时间等,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安全间期用药。
  2.9 土壤生物有机培肥
  通过大量施入有机肥,接种蚯蚓或土壤活性微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活性生物含量,增加土壤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在秋季采果后作为基肥施入。操作流程:在行间开沟(宽约40 cm,深约50 cm),施入草炭土或牛羊粪肥或有机物料(作物秸秆、油饼等)5 000 kg·667 m-2,接种蚯蚓(500条/667 m2)或土壤活性微生物,分多个点施放并覆土。结合冬剪,将剪下的健康枝条粉碎,覆盖树盘;枯枝、病虫枝集中带出园区深埋或销毁。
  2.10 生草栽培
  在果园行间选留适宜的原生杂草,或播种黑麦草,白三叶草等低矮牧草或中药材,覆盖园地,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也可播种波斯菊,格桑花等草花,美化果园环境。操作要点:自然生草要注意选留良性草,去除恶性草。良性草包括马唐、狗尾草、虎尾草、牛筋草等一年生杂草,须根多、茎叶匍匐、矮生、覆盖面大、耗水少;恶性草包括反枝苋、灰绿藜、曼陀罗、刺儿菜等直立、高大、根系深的草种,容易与果树争肥争水;人工生草重点推广白三叶草,9月中下旬播种,每667 m2播500~750 g,撒播。为避免生草与果树竞争养分和水分,宜在树干周围0.5 m范围内不留生草,将其他部分割取的青草覆盖树盘或用地布覆盖;当草长到30 cm时,及时留10 cm割倒,一般要割2~3次,保持果园草高不超过30 cm,立秋后,停止割草,任其自然死亡。每年或隔年结合冬季清园进行一次15~20 cm表土中耕翻土埋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或生草2~3年后耕翻或旋翻一次,破除长期生草造成的土壤板结。
  参考文献:
  [1] 武峥,谭平,杨丽,等.重庆市杨梅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7):1233-1236.
  [2] 杨灿芳,张兰芬.重庆地区葡萄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果业信息,2012(4):7-8.
  (责任编辑:敬廷桃)
其他文献
利用西北(区)168个测站1961~2000年6~9月月平均降水与温度资料,运用EOF、REOF、小波分析等诊断方法分析了近40年6~9月降水异常特征,同时分析了旱涝变化.结果表明:(1)西北区6~9月
期刊
<正>~~
期刊
摘 要 完善施肥参数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进行N、P、K三大元素施肥试验,探究白菜施肥效应的模式。为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白菜;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63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3.016  1 试验目的  为进一步摸清凌云县白菜的需肥规律,完善其施肥参数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布、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法师、同志们、女士们、朋友们:在气候凉爽的文殊圣境,在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黄金季节,我们酝酿已久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与五台山第十三
在当今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传统景区冲击的情况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要紧紧抓住文殊信仰这一核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五台山的文殊形象和朝圣线路进行设计包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代谢紊乱状态下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分析112例T2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活性、脂肪乙酰辅酶A氧
文殊信仰是佛教中的菩萨信仰之一。它是随着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于公元二世、纪中叶,由安息国僧人安世高和月支国僧人支娄迦谶等传入中国。安世高始译出阿含部、宝积部、经集部
五台山位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闻名遐迩.当人们步入这清凉世界,尽情品赏风景如画的大好风光时,很难想到在半个世纪前,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由衰转兴的过程.现将这段历史,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