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优化

来源 :中国林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_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风景园林学科领域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重要专业课,对提升学科行业地位和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面临理论体系不完善和实践方法体系待优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从课程理论内容优化、课程实践环节优化和教学内容优化途径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探索,以期通过理论教学内容集成创新研究和数字化网络实践平台建设等方式,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在“两山论”思想的指引下,近几年,对退化林的修复工作愈加重视,也取得了积极可喜的成果.但作为基层林场林区,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周围环境的不同,防护林建设仍然面对着建设周期长,取得成效慢的问题.如何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加强滩歌林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林分的修复工作,着重分析滩歌林场的防护林林分退化现状、退化原因、并提出修复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凸显.基于座谈和问卷调查方法,以长江大学为例,从用人单位和学生双重视角就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两个方面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结果发现:①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基本达到要求,但农业科学知识水平稍显不足,综合能力整体欠佳,尤其是创新能力;②学生对培养创新能力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对专业知识的培养满意度相对较低,课程体系设置与课程实践对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大部分学生认可度,但仍存在部分学生对课程设置中农林技术类课程占比偏高、课程内容与实践脱离、专业知识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林业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主要涉及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因此,对林业资源防火以及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从而为林业资源防护工作提供支持.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行业干部培训院校作为实施培训的主要机构,应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紧扣主责主业设计策划培训方案.行业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教学策划涵盖课程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执行过程以及效果评估等内容,受培训需求、项目目标以及多元参与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优秀的教学策划方案需符合培训需求、要与培训目标具备一定的契合性、要能够确保培训顺利实施、要有一定的反馈和评估.在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中,林草行业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教学策划出现了一些需认真反思的问题:①培训目标的总体表述不够具体
科学的森林管护是保障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发挥森林资源多重价值的必要前提.新时代的林业工作人员,不仅要锤炼扎实的专业本领,而且要具备创新意识,将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森林管护工作中,在缓解基层人力不足困境的基础上,高标准完成管护任务,保障森林经济、生态等多重效益的发挥.首先介绍当前森林管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从搭建森林资源综合数据库、应用智能巡护终端、推广无人机巡查等方面,介绍了基于新技术条件的森林管护新模式.最后结合工作实践,对实行森林管护新模式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森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方向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还应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将大学生素质培养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课题之一.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的专业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素质冰山模型理论”,结合课程实际,对专业课程育人的方法和模式以及建立适用于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过程、途径等3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四目标—三阶段—两路径”专业课程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型.模型以社会责任感作为大学生素
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针对赣南林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招生困难、供需脱节、就业不对口等问题,对林业类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进行了设计,采取的措施有:以“定编”为纽带,形成一套定向培养制度、一个联合培养平台、一笔稳定培养经费的“三个一”机制,保障了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适应林业生产特点,实行“以产治学、由产至教”教学模式,实现师资、课程、设施、文化“四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共同体,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达到多方共赢.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林业类专业人才“以产治学、由产至教”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法林业教育和科研合作已成为两国全面提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此进程中,北京林业大学与法国农业食品环境研究院通过建立中法欧亚森林入侵生物国际联合实验室、推进科研人员开展实质性的国际交流合作、多渠道拓展博士研究生培养、举办学术领域的国际研讨会等途径展开合作,并取得了突出成果.双方的合作不仅契合时代主题,符合主流导向,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特别是为北京林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支撑,促进了学校多优势学科的全维度发展.但是
近年来,区块链凭借其不可篡改性、唯一性、智能合约和去中心自组织等特点,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内学者对区块链研究的逐步深入,区块链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得到进一步扩展,越来越受到业内的关注.但是,由于当前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具体的实践情况尚不甚明了.为此,采取文献分析法对区块链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从总体上看,区块链在我国的发展正逐步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探索,并不断走向具体化和精细化.根据参与方的属性不同,区块链可以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根据链与
根据山地枣园酸枣嫁接大枣的国内研究现状,结合多年酸枣接大枣的生产实践,对酸枣嫁接大枣的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结构、花期管理、调控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酸枣嫁接大枣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升枣果品质,促进当地林果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