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把引导学生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本文在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怎样构建高中语文的体验式课堂,旨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体验式教学 体验 情感
  一、角色扮演,体验人物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认知情况而定,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对课堂感到新奇有趣,进而形成学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依据所学内容尝试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教学内容,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选取情节相对简明的故事,或是动作以及神态相对丰富的文章,这样更能发挥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我们一起通过编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课文的故事,演绎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在分角色表演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把握人物的形象,这样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更为主要的是,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能够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等。
  二、分组讨论,提升效率
  在体验式教学中,小组讨论方式非常重要,通过讨论能够让学生增强认识,实现知识互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课前依据教学内容制定简短的导学案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相应的知识性介绍等。而在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讨论的中心和重点,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组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让组员进行汇报、表演或是展示。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时,我会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或是引导,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这样,我就能掌握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方便对讨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最终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讨论任务,实现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为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任务,让他们结合本组的理解来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刘兰芝死得值不值?焦仲卿在殉情前都做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还有的小组开始了彩排等。最后,我引导大家从课文中寻找有用信息,一起完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内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让其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更为主要的是,通过分组讨论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三、师生换位,体验乐趣
  体验式教学活动更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常和学生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毛遂自荐,或是由学生进行推荐来选取“小老师”,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让学生主动体验到教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做好相应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备课”,让学生进行一一试讲,确定本课的主讲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提升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体体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了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将备课相关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并指导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备课准备。通过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完成备课任务,并进行汇报表演选出本课的“小老师”,让其展现自己。最终,学生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主动钻研教材,进行分组讨论和资料查询,通过师生换位,学生们完成了学习任务,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开展对话教学,丰富情感体验
  体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生命的、精神的对话关系。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它以情感为核心,通过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课堂教学成为富有活力、充满激情的一个流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走向更高层次。阅读的兴趣在其中得到激发,阅读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情感达到有机交融。 例如教学《赤壁赋》时,我提出下列问题,引起学生先后讨论,并展开对话,交流各自感悟:(l)学了《赤壁赋》后,苏轼的达观对你有何影响﹖(2)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心境﹖学生讨论认为,面对逆境,我们的眼光要长远一些,胸怀要宽广一些。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怎样看待。还有的学生认为: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有的学生认为:苏轼的人生观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还有的学生认为:苏轼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去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而苏轼的思想从本质上看是很矛盾的。
  总之,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新的积极的尝试。教师可以进行体验式教學,以此来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和乐趣,实现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有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能说不好,但学生对他的课不感兴趣,或感到枯燥无味,或感到负担很重,或对该教师有这样那样的意见。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一种缺陷。本文分析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下降的原因及如何保持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做了一定的探讨。  英语课 学生 教师  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有变化的,其大致可分为三个
期刊
1.一般耐力:指人体以中小强度、长时间坚持运动的能力,主要是发展人体的有氧能力,它是专项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发展一般耐力的主要手段:长时间或较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跑或慢跑,包括越野跑、竞走、耐力性变速跑,其他体育项目应用(如球类、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游戏等。  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时应注意:  a.常用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匀速跑;  b.跑中强调正确技术,结合呼吸节奏进行;  c.尽可能在野外、山
期刊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化抽象为形象,使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促进学生的理解。  多媒体 阅读教学 网络环境 应用  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
期刊
地处偏远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我们关注,农村职业中学的学生需要我们关注,今后这些农村职业中学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更需要我们关注。我们应该清醒的知道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将会对学生自己、学生的家庭、更为严重的是对整个社会带来很多麻烦。  农村 职业教育 学生  我是一名县级职业中学的数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在我从事十几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身边许许多多的现象和事例都不得不需要自己去思考。下面就常见的几个
期刊
议论文是初中语文一种重要文体,有很强的针对性。议论文阅读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议论文的写作知识与技巧,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一、依据中学生特点,合理组织教学  初中阶段是人生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也应有进一步发展。各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发展自觉观察力,但是初中学生在观察复杂事物或现象时,往
期刊
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树立起“我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所谓任务,简单地说,就是做事。在做事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地、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
期刊
做好问题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问题生的转化问题,对问题生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问题生 爱心  一、爱心是教育的关鍵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
期刊
爱心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人类社会存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爱心教育对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完美的人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严厉的形象,要多给学生爱的呵护,用爱心去教育和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心教育。本文通过分析爱心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究如何让爱心教育应用在初中语文中。  爱心教育 初中语文 教学应用  一、爱心教育的重要意义  1、爱心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精
期刊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当今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若要想较为全面的实现教学目标,课堂应出现互助互动、协同合作、师生共融的场景方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身的探究获得数学过程和结果的感受、体会与理解,体现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