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留有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感受、自我翱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让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个性,不断闪烁激情。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留白”的教学艺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乃至增强记忆力等都具有一定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留白” 积极参与 思维 信息技术课堂
留白艺术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哲学观和审美观在书画篆刻、文学作品、园林建筑等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水面苍茫。它以虚空传递丰盈,于不著一划中表达着无尽的风流,在一种几乎“无”的状态中达到了高境界的“有”——韵味。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同样也需要“留白”。课堂“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视为教学资源,是动力之源、能力之源。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引导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地协调进行。而信息技术教学,缘于这种技术的教育,其过程又何尝不是需要这样做呢,在细针密线、鞭辟入里的同时,给学生留点回味、思考的余地,操作的空间,这就是讲究的“留白”智慧。
下面,笔者就以《查找资料更方便——搜索引擎》的两次不同教学过程为例,谈谈“留白”策略在知识、任务及情感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一、任务留白给予学生操作权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才能终身受益。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技能,都需要在操作中完成。学生对操作的兴趣和热情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操作成果。因此,教师应巧妙安排操作练习,并适时为操作留下空白,好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去填补、去创新。
例如,在最后的综合练习教学时:
学习任务一:运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中小学生天地》杂志的网站,并把这个网站收藏下来。
学习任务二:搜索《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把它仔细读一读,想一想我们上网要注意什么?也把它收藏下来。
生操作——反馈。
教学片段A也就是第一次试教中,我给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结果学生的热情没有我想象中得高,而且在课的结束时,大部分学生作品没有完成。
相反第二节课,我就这样设计:
小组合作,终极挑战:
1、你有没有特别感兴趣或者特别想知道的内容,我们可以问问搜索引擎。
2、请学生谈谈自己准备搜索的问题。
3、学生动手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在这次上课中,学生大胆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收集各种资料,个个热情高涨,快速的完成作业,有的在完成任务后,还去找其他资料。看到学生都跃跃欲试、充满了信心,老师肯定感觉不错的。因为这个任务没有“框框”,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我能行”,决不示弱!
二、情感留白给予学生感受权
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我们要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地信任理解,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感,不要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怪想法,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地去说、去做、去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因为不怕犯错误而勇敢地对老师、对书本、对所遇见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教师、学生、课堂会更自然地交互、共享。
例如:让学生上台操作怎样找到哆啦A梦动画片《好奇怪的雨伞》,这个孩子操作一半就忘记怎么操作了,老师热情地评价说:“你太伟大了!将来一定可以参加总统竞选,因为离正确答案只相差了一点点……”,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同时,更要学会懂得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爱好,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那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积极营造情感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产生强大的张力。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虽然我们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给师生一方空间、一份权力,让他们可以去探索、去创造,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从而使课堂更灵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2]卢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2010年9月
[3]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杂志社,2008年9月
【关键词】“留白” 积极参与 思维 信息技术课堂
留白艺术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哲学观和审美观在书画篆刻、文学作品、园林建筑等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水面苍茫。它以虚空传递丰盈,于不著一划中表达着无尽的风流,在一种几乎“无”的状态中达到了高境界的“有”——韵味。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同样也需要“留白”。课堂“不仅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视为教学资源,是动力之源、能力之源。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引导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地协调进行。而信息技术教学,缘于这种技术的教育,其过程又何尝不是需要这样做呢,在细针密线、鞭辟入里的同时,给学生留点回味、思考的余地,操作的空间,这就是讲究的“留白”智慧。
下面,笔者就以《查找资料更方便——搜索引擎》的两次不同教学过程为例,谈谈“留白”策略在知识、任务及情感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一、任务留白给予学生操作权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才能终身受益。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技能,都需要在操作中完成。学生对操作的兴趣和热情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操作成果。因此,教师应巧妙安排操作练习,并适时为操作留下空白,好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去填补、去创新。
例如,在最后的综合练习教学时:
学习任务一:运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中小学生天地》杂志的网站,并把这个网站收藏下来。
学习任务二:搜索《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把它仔细读一读,想一想我们上网要注意什么?也把它收藏下来。
生操作——反馈。
教学片段A也就是第一次试教中,我给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结果学生的热情没有我想象中得高,而且在课的结束时,大部分学生作品没有完成。
相反第二节课,我就这样设计:
小组合作,终极挑战:
1、你有没有特别感兴趣或者特别想知道的内容,我们可以问问搜索引擎。
2、请学生谈谈自己准备搜索的问题。
3、学生动手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在这次上课中,学生大胆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收集各种资料,个个热情高涨,快速的完成作业,有的在完成任务后,还去找其他资料。看到学生都跃跃欲试、充满了信心,老师肯定感觉不错的。因为这个任务没有“框框”,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我能行”,决不示弱!
二、情感留白给予学生感受权
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我们要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地信任理解,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学生的自信感,不要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怪想法,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地去说、去做、去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因为不怕犯错误而勇敢地对老师、对书本、对所遇见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教师、学生、课堂会更自然地交互、共享。
例如:让学生上台操作怎样找到哆啦A梦动画片《好奇怪的雨伞》,这个孩子操作一半就忘记怎么操作了,老师热情地评价说:“你太伟大了!将来一定可以参加总统竞选,因为离正确答案只相差了一点点……”,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同时,更要学会懂得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爱好,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那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积极营造情感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产生强大的张力。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虽然我们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给师生一方空间、一份权力,让他们可以去探索、去创造,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从而使课堂更灵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2]卢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2010年9月
[3]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杂志社,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