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变奏——《田园的忧郁》与《沉沦》之比较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达夫的作品《沉沦》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为创作题材。其写作风格明显地受到了日本私小说创作倾向的影响。在《沉沦》中,我们分明地能看到日本私小说作家佐藤春夫的小说《田园的忧郁》的影子。然而,《沉沦》的“忧郁”缘于郁达夫对祖国孱弱的感触和对国家振兴的渴求;而《田园的忧郁》的“忧郁”,仅仅表露了作者个人人生的无聊,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反省和对民族危亡的忧思。正是在这一点上,《沉沦》突破了《田园的忧郁》的写作意境,实现了主题的变奏。
其他文献
<正> 2008年7月10日,为工模具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提供 CAD/CAM完整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Cimatron 有限公司宣布,其子公司 MicrosystemSrl.公司将在意大利销售先进的加工软件解
目的 调查北京市顺义县≥ 5 0岁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和正常眼的眼压。方法  1996年 9~ 11月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顺义县调查了 5 5 5 5人 ,除进行视力和一般眼部检查外 ,
基于中国30个省级单元人口、能源数据,运用SDA结构分解法,定量测度了1995—2014年居民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除吉林外,其余各省居民碳排放呈增加态势,且区域
<正>淹溺是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当人体淹溺之后,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塌陷、肺不张等,导致淹溺性的肺水肿,最终表现为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消耗的增加,能源与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吸附式制冷技术与传统的蒸气压缩式和吸收式制冷技术相比蕴藏着很大的
<正>2013年9月13日上午,省级文明单位考核测评组对学院开展第十届省级文明单位创建考核工作。考核测评组通过听取工作汇报,观看创建工作汇报片,查看创建资料以及实地查看,认
以松籽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松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松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回归旋转设计建立数学
树突棘是神经元之间产生直接联系的部位,其形态可塑性是记忆的结构基础。谷氨酸信息传递是中枢神经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能产生突触传递效率的可塑性,由此引起树突棘形态的可
<正>人物:肖女士坐标:北京职务:北京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一个纳税人的心声我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纳税人,户口在外省。目前我家有5口人,我、我的先生、两个孩子以及一位
《沉沦》、《田园的忧郁》分别是中国、日本两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名著。两部小说整体上具有忧郁、孤独、颓废、感伤的世纪末情调 ;均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特色 ;均受西方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