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深感课本插图这一直观教具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年代、人名、史实颇多,学生很难记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史实和结论,除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的方法外,使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如在讲唐朝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教师可使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每讲一个民族,就示意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帖在图上对应民族的位置,并注上该民族首领及其演化后的民族名称,同时用红笔标出唐都长安,这样,唐朝与周边各族的位置关系便一目了然。利用这张图进行师生互动,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形象记忆,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陶冶情操,促进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并非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如在讲火药、火器发明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感悟课本上的“火箭”插图,并启发学生认识到今日的火箭发射原理,实际上就来源于宋代的火器。14世纪火药传入欧洲,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打开了封建城堡,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也因此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1、培养学习迁移能力
  教育学认为,学习迁移是指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其中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培养学生这种迁移能力。以《彼得一世》这幅插图为例,教材内容虽已表明:他是俄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的强国,为进一步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但仅此还显得不够,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识图、解图来实现知识的迁移──不难看出,彼得一世刚毅、果断的气质跃然纸上,实际上他一生的历史活动是深受这种个性影响的。通过感知插图,学生加深了对彼得一世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的理解。
  2、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如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柱状图,又很容易地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赵恒烈先生认为:“合理的想象在严肃的历史科学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它艺术地记录下了1949年10月1日那一瞬间激动人心的历史,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便会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基于上述分析,运用插图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深入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科能力的实现形式,无疑将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
期刊
【摘要】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笔者认为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关键词】 学法;英语;高中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期刊
探究教学,又称为引导探究教学或探索性教学,是20世纪中期由美国教授施瓦布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可创造性思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如何在探究中学习数学呢?  一、紧
期刊
【摘要】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物理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关于思维的概念、特征以及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关
期刊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于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进来,容易取得较好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一、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激发了学生兴趣.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变化的科学,在某些方面
期刊
【摘要】 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时,我们要深入分析学生书面表达出现错误的情况及原因,然后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英语写作;错误原因;教学训练     书面表达是英语学习中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有助于训练学生直接利用所学语言进行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中考英语改
期刊
【摘要】 在生物研究性课题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切实加强方法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教学面向现实生活;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加强各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加深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综合,培养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综合等方面的技能。  【关键词】 研究性课题教学;策略;认识     对于有关生物知识的研究性课题已进入中学课本多年,研究性学习内容也列入教学计划多
期刊
【摘要】 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的新信息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生物教学;德育教育;目标;团结竞争;排除干扰     常言说“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事”。要成才首先学会做人,所以教育
期刊
素质教育是有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作为教师,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即在课堂45分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自主学习绝不是无师自通,而是有赖于悉心指导,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埃德加福尔在《学习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
期刊
【摘要】 对参与式教学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生物学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参与式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生物课堂     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构造者。参与式教学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