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过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文化安全建设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为视角,分析中华民族文化在当今所面临的困境和安全威胁,同时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为基础,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安全发展。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突破口,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促进 民族文化安全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在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反映了这个民族的脾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信息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在这一背景下,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与国的竞争将演变为“文化力的竞争”[1]。同时,在《国家安全法》中也提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因此,加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并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意义
  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文化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对其的生存与发展是无可替代的。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推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正在形成一股强势的霸权文化席卷全球,导致全球文化正在趋同化,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亡。体育,作为全世界文化无障碍交流的工具,我们可以借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突破口,向世界宣传、普及我们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参与全球文化的对话和博弈中,在保持自身的生存性、民族性、特殊性、自主性等方面具有与其他民族同等的空间性和话语权[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不同民族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通过体育形式共同存在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象征着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和谐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如果有一天这些文化在不知不觉中被消失或被其它文化所取代时,一方面将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消失,另一方面将导致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弱化。所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和发展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要更加积极的投身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建立民族文化防御阵地,以此抵抗强大的外来干扰。
  二、现代体育高速发展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安全威胁
  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应该是最为人熟知喜爱并接受和传播面最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例如:赛龙舟、放风筝、举重、舞龙舞狮、赛马、武术等。但是,在现代体育的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是有许许多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为其生存环境不断地变化或恶化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亡。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动摇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地位,它以独特魅力不可抵挡的走入了中华民族的心灵。我们在接受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同时还效仿奥林匹克运动改变着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近年来,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对我国传统体育的冲击和蚕食已经显而易见,以各球类、田径运动为内容的运动会基本占据了我们体育事业的主战场。由于我们的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撞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种种劣根性,新的教育形式下(废科举、兴学校)的学校教育,较快地接受教育、包括西方体育的内容;体育竞赛的项目选择和组织形式开始完全追求西方体育化。就连魂系民族命运的“国术”也采用了西方体育的竞赛模式。
  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安全的发展战略
  (一)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产业化的过程,产业化发展是当前传统文化形态利用及发展的一种较可行的途径。在全国经济转型期,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和市场的培育,加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形成规范、优良的民族体育市场运作环境。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化涉及了例如政治、文化、地域等一系列因素。所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是一项民族发展的事业。我国西部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紧靠“一带一路”发展,立足根本,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化效应是民族传统体育确保民族文化安全的基本出路。
  (二)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结合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为极强的健身性、群众性、娱乐性,讲求动静结合,身心合一,修养身心。西方体育文化追求竞争,讲究个性,认为人可以通过无休止的锻炼能突破身体极限,但忽视了竞争中的道德教育。
  现代体育着重于“标”,而传统体育则是“本”。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必将是和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相结合,但在相互融合过程中还是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性、传统性、民俗性、地域性。
  四、结语
  文化全球化其实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共享和融合的冲突的过程,这也就导致强势文化吞噬弱小文化的现象产生。出于弱势文化必将被强势文化说通化泯灭。所以我们应该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突破口,发掘和保护并宣传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文化安全的壁垒,在世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保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 郭玲玲.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北京和张家口将在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为实现“3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响应国家号召,承德市积极开展冰雪运动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积极意义。本文旨在对承德市发展冰雪运动的基本情况和产生的积极意义进行梳理。  关键词 承德市 冰雪运动  一、承德市发展冰雪运动概况  (一)立足长远发展,高起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为研究篮球规则的演变,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把握今后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不同时期的篮球规则进行分析,对比,总结篮球规则的发展趋势,从而分析出整个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更好的发展篮球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篮球规则 演变 影响  篮球运动的进行就离不开规则的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推理法等方法,通过对阜阳市的八个广场舞场晨、晚练点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广场舞活动过程中存在舞蹈形式组成过于单一;舞蹈配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情况、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频率、选择运动项目的情况、学校组织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参与情况及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山阳县中学 阳光体育运动 发展  一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力求使单纯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同趣味形式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在当今的校园体育文化中,篮球运动是比较普及和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篮球项目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强健体魄,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篮球文化的分析研究篮球运动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篮球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本文以通川区辖区内的公民参加群众体育的状况为研究对象,围绕通川区群众体育的开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通川区群众体育开展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即:第一,改变思想观念,重视群众体育发展;第二,丰富体育运动种类,增开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对器材的使用率;第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通过对昆明地区七所高校羽毛球场馆资源分布情况和经营管理形式进行调查,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影响昆明地区高校羽毛球馆经营管理的主要因素,就此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挖掘昆明地区高校羽毛球馆的潜能,提高高校羽毛球馆经营管理水平,为该地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体育活动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家长也更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乒乓球是深受少儿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湖州市少儿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深入研究,同时予以总结。  关键词 吴兴区 少年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是针对统一区域内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校园体育设施和社区健身资源两者的综合性分析,进而建立起以学校体育设施为基础,社区健身资源为辅助,两者适度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 学校体育设施 社区健身资源 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