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中磁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对膜污染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工合成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培养磁种好氧颗粒污泥,并考察了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絮状活性污泥培养磁种好氧颗粒污泥,开始污泥中大量繁殖丝状菌,然后丝状菌缠绕成细小的颗粒,最后慢慢形成颗粒污泥,其外表光滑,近似呈圆球形或椭球状。培养成熟的磁种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为0.47~4.1 mm,平均为1.7 mm;SVI<70mL/g,远低于普通活性污泥的(100~150 mL/g);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大,范围为30~91m/h,而普通活性污泥的只有8~10 m/h。同时
其他文献
将72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4%、0.008%和0.012%苣荬菜复合提取物,进行
IL-1β和IL-18是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介导机体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了建立在体外定量检测猪细胞因子IL-1β和IL-18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依据G
核线粒体假基因(NUMT)是线粒体DNA插入到核基因组中的DNA片段.目前,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线粒体假基因现象.猪线粒体假基因在核基因组中的分布尚未见报道.研
试验旨在研究黄霉素、抗菌肽、喹烯酮和喹乙醇等4种促生长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800尾体重为(10.3±1.4)g的健康罗非鱼鱼种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0
在比较分析现有各种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证据推理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在评估过程中,首先确定评价因素集及相应的权重和评价等级及评价等级效用值,然后利用解析算法进行
对烟花爆竹药剂典型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二元混合物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撞击感度及摩擦感度测试,分析不同氧化剂、还原剂及温度对二者混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有硫磺的药
实验用MRS+CaC03固体培养基,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棉花秸秆为实验对象,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4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Z1、Z2菌株为
采用偶联剂KH-550对Al2O3表面进行处理,并将其添加到酚醛树脂(PF)中,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PF。通过红外光谱(FT—IR)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扫描电镜(SEM)和材料试验机等对改性PF
为了降低激光焊接中的激光损耗,本文通过分析金属材料对激光吸收的一般规律,建立理想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公式推导得到了金属材料激光吸收率的准确计算公式.在利用此激光吸收
通过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辽东栎(Ouercus liaotungensis)林林隙的定量研究,发现其林隙大小以20~40和40~60 m2的中小林隙居多,林隙的年龄结构以中期和后期数量居多,林隙形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