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底地得”的使用与郭沫若文学语言的现代性想象

来源 :郭沫若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yx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是最早有意识地区别使用语助词“的底地得”的现代作家之一。在《少年维特之烦恼》译文中,郭沫若不仅区别使用了语助词“的底地得”,还用了传统的语助词“之”。语助词的多样化区别性使用,使得译文语言表达细腻严谨,与源语文本的对应关系更为清晰。《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译文中传统汉语词汇的运用与欧化语法水乳交融,表现了译者融合中西驾驭新旧的超强语言能力,体现了郭沫若对文学汉语“原封”与“改装”的现代性想象与追求。
其他文献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之一,为了深入贯彻深层学习的理念,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优化学习空间的设计。以促进学生深层学习为基本目标,探讨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设计,
中国书法审美范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是华夏美学的核心构成部分。古代书法审美范畴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书法审美学科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为美学欣赏与艺术创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