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留住学生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的产生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教师的教学魅力,如何在教学中留住学生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去深思。
  【关键词】兴趣 多样化 自主学习
  教师闲聊时说:“我讲过的题,学生就是不知道做。”特别是数学老师更苦恼,数学课堂上通常是枯燥无味的。我认为关键是要在课堂中留住学生,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警句和来激励学生用功学习,而很少考虑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愉悦快乐。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学习兴趣产生与教学有密切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教师使学生有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留住学生呢?
  一、设置新颖的导入过程
  有趣的、能逐步掌握的、可获得科学知识的教材,肯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活动型、探究型、信息型情境,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要求学生勾画日出时美丽的景象,接着分析把太阳看成一个圆,地平线看成一条直线,红日与地平线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位置关系,学生画出各种直线与圆的关系。这样学生能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学“图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片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通过图案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将圆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
  太易太难的教材与提问都不足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循序渐进的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并能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及时得到强化。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就会觉得饶有兴味,学习兴趣就会日益浓厚。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维,主动开发的潜能,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三、走进学生中
  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新的学习兴趣很少凭空出现,它多半是已有兴趣的衍生物,因此,搞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就有了扩展和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基础。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紧密结合教材,适当引入故事、史实。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从黄金分割到优选法......一个个历史镜头会让学生深深沉浸在古人奋斗的情境之中,它将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如,相传古时一贤臣被一奸臣所害,判了死罪,皇帝念其立过大功,采用了运气来最后判决的方法:用两张小纸片,一张写上“死”字,另一张写上“活”字,以自已抽签定生死。歹毒的奸臣把两张纸片都写上了“死”字,巧被贤臣的朋友得知,便告诉他,贤臣略加思索,便高兴地说“我有救了。”当抽纸片时,只见他抽出一张,谁也不让看,便吞下肚去,斩官只好看剩下的纸片,无疑是“死”字,反面说明他抽到的是“活”字,于是他被赫免了。这是应用反证法的数学思想的一个历史典故。与一些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很多,引人深思,可教育学生珍惜时光,胜过古人。
  四、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说:任何问题都能转化为哲学问题,任何哲学问题都能转化为数学问题。数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至关重要。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真正开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例如:问题1、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问题2、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五、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游戏和比赛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的游戏和比赛方法来促进和完成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在比较枯燥的数学练习中,可以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都与兴趣紧密相连。在兴趣中学习,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智力和能力发挥最充分。因此,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尽量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留住学生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先“动”起来、“玩”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是上好数学课的保证。
  (作者单位:宜春宜阳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褥疮的发生机理,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及中西医结合对褥疮的防治。
该文分析了目前世界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并对中国煤炭市场几年来持续需求不旺的原因时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指出了中国煤炭行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
【摘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造 小学语文 课堂 气氛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
会议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基础素质教育工作也逐渐开始与社会接轨,学校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必须从小开始培养。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训练  前言:口语交际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的教学过于细密,问题设计过于琐碎以及教学内容过于浅显的弊端,追本求源还在于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因此选择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 差异性 可行性 创新性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之前的设想与计划。“挑战性”是指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师课前设计一些具有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果没有学生参与数学教学,那么教学过程是枯燥的、被动的,更别谈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新教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