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省级“三公”经费明年起公开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会上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报告2010年财政决算情况时说,我省将积极稳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做好“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公开各项准备工作,从2012年起公开省级“三公”经费预算决算,逐步有序推进市县“三公”经费公开。
  
  探寻
  重访白庙看“裸晒”
  口肖潘潘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通过网络公示乡财政每月的公务开支明细,大到公款招待,小到购买纸杯,被网友称为“裸晒第一乡”。地方“接力”公开“三公”经费,基层特别是乡镇一级如何推进?白庙乡的做法引人注目。
  时隔一年半,白庙乡还依然坚持着“裸晒”吗?8月4日,记者在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那里得到了答案。
  
  “三公”公开坚持一年半
  记者:这几天,“三公”经费公开成为舆论热词,作为较早推行公务费公开的乡级政府,白庙乡现在还在坚持吗?
  张映上:我们一直在坚持公开。就在今天下午(8月4日),我们刚公布了7月份的乡政府财务开支明细表,以单笔明细的方式,详细公布了7月份的开支情况。不仅这个月,每个月的明细表,我们都及时通过乡政府官方网站向全社会公开,在外地打工的白庙人也能查看并及时提出意见。
  
  公开跟招商不矛盾
  记者:以前有报道称,因公开“三公”经费,影响了白庙乡的招商引资,有这样的情况吗?
  张映上:“三公”经费公开,与招商引资不矛盾。我们倡导公开,不是不讲人情。投资商来到白庙乡,我们按照礼节也会请客,只是更加严格地按照接待标准来执行,也得到了投资商的理解。而且,我们还把每笔招待费告诉老百姓,也赢得了他们的支持。目前,有意向到白庙乡投资的企业有7家,已经落地的企业有2家,一个是已经投资2000万元的金银花种植(计划两年投资5000万元,三年投资2.7亿元),一个是土鸡养殖。发展上来了,老百姓也从怀疑到相信再到拥护了。
  
  要坚持,最难的是决心
  记者:白庙乡坚持“三公”公开效果明显,但我的疑问是,白庙乡的公开与您和您的这套班子的强力推动分不开,是否有制度保障,如何才能不断坚持下去呢?
  张映上:能否坚持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我们能推行这件事情,一方面与巴中市倡导“做阳光人,办阳光事”分不开,另一方面与制度建设分不开。对于“三公”经费公开,乡人大主席团已经通过了决议,要求政府机关必须公开开支明细,如果不公开就要追责。我们也在实践中一步步完善乡内制度建设,力求公开一棒一棒传递下去。
  记者:当前“三公”经费公开正在向地方政府推开。回顾这一年半白庙乡的公开,您觉得公开难吗?最难的是什么?
  张映上:我觉得最难的,还是决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公开,肯定能做到。
  
  思考
  让“糊涂账”变成“信心账”
  口白峰
  备受关注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盼中,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公开“三公”经费既是社会的期盼,民众的心愿,当然也应该是权力部门“清洗”自己的一次绝好机会。“三公”经费的公开,可以说让一些部门费尽心机,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力图让“三公”经费,既公开又不挨骂,更兴许能获得一份赞誉。而这种想法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令公开方式没有章法,没有细则,让“三公”经费成为一笔让公众雾里看花的“糊涂账”、“疙瘩账”。
  其实,“三公”经费公开的信息越是详细,越是到位,越有规则,质疑就会越少,骂声更会没有。将本部门工作的性质和具体事项,还有各项支出数额、用途、原因,都一一标注清楚,让“三公”经费不是“糊涂账”,而是“明白賬”、“清楚账”,这样既便于公众理解,也还自己一个清白,只有有了明白,才会有掌声,才会有赞誉声。在此次“三公”经费的公布过程中,财政部将增幅最大的一项预算,作了详细说明,由于公开得详细,尽可能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从而赢得了公众的掌声。
  “没有规则,无以成方圆”,有了规则,“多一年数据就多一份参考,公众就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让“糊涂账”,变成“信心账”,让“三公”经费大踏步的面向公众,勇于公开,敢于公开,才会让公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放放心心。
其他文献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关于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校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模式,加大四川党建期刊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力度,2011年11月19日上午在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30周年庆典仪式上,四川党建期刊集团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并授牌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成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实习基地”、四川
期刊
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渝、滇、黔结合地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泸州市。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等级。  学校现有忠山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
期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多年来,四川烟草在“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更高文化含量的经济发展道路。    清晰准确的价值坐标定位  四川烟草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为本、法为准、德为先”,高度凝练了儒家“仁者爱人”、法家“立章重制”、道家“太上立德”的理论精髓。“国家垄断、垂直管理、专卖专营
期刊
今年6月,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围绕“服务群众,管理创新”这一主题,在全省政法干警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警民亲”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委政法委组织全省政法系统积极行动,迅速掀起了“警民亲”活动热潮。近日,本刊记者就“警民亲”活动情况专访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怀臣。  《四川党的建设》:在全省政法干警中开展“警民亲”活动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王怀臣: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
期刊
【成都金牛区】  警察咋样?  第三方机构调查结果说了算    “咚咚咚……”,57岁的张素珍是成都市铁路新村小区居民。当调查人员敲开她家门的时候,她还有些诧异。听到是金牛公安分局委托的一家调查公司前来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时,她欣然接受了调查。  民警作风态度如何?效率质量怎样?街道小区治安状况是否令人担忧?对公安工作有何期待要求……在公安部决定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之
期刊
从帐篷新生活到“9+3”免费职业教育,从大骨节病、包虫病防治到“三房”改造,抓住民生,就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内容,就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    我省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区和唯一的羌区,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为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目前,藏区“三大民生
期刊
“许多网民没到过汶川,对这里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将‘道德洁癖’强加给我们。灾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你会心安吗?无论从道德或其他什么层面来约束他们发展,是更不道德!”  ——汶川县县长张通荣    “5·12”重灾区能否建成5A景区    5A景区计划惹争议    “5·12”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汶川县,最近陷入舆论“暴风眼”。2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汶川县近日启动了“汶
期刊
作为质监部门,学习雷锋精神,搞好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立足本职,立足实际,把雷锋精神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深处,融会于创先争优活动的每个环节,贯穿于质监发展的各个方面,推动质监事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前进。2011年以来,四川省质监系统组织开展了“营造服务氛围、树立质监形象”、“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 理清服务思路 、建立服务机制”、“ 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
期刊
川渝之间要强化“一家亲”的历史观,在相互认同中夯实合作基础;要強化“一体化”的发展观,在相互融入中创造区域优势;要强化“一盘棋”的大局观,在相互支持中实现共同利益;要强化“一条船”的奋进观,在相互协作中肩负历史使命。  ——刘奇葆    讲述人:林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    对成都和重庆,我都不陌生,也对这两个城市充满感情。1950年,重庆解放不久,我作为南下干部来到重庆工作,一干就是8
期刊
【开篇的话】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从此,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徐徐拉开——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挂牌成立,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今天拥有1200万人口的大都市,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大关,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其第一支柱产业。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年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