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65例鼻饲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而不能由口进食,鼻饲是供给患者营养和热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及氮平衡,促进患者康复和维持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方法。我科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对65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鼻饲,现将鼻饲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鼻饲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239-0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3例,年龄30~83岁,平均62岁。CT确诊:脑出血30例,多发性腔梗11例,大面积脑梗死9例,脑干梗死15例。
  2 方法
  我科现均使用一次性硅胶胃管,硅胶胃管对患者刺激较小,便于观察胃内情况,留置时间较长又相对经济,先用液体石蜡充分润滑后经鼻腔置入。
  2.1 插胃管
  对于清醒的患者插管前首先向其解释说明插管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患者取半卧位,清洁鼻腔,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成人45~55cm,即鼻尖到耳垂,再从耳垂到剑突的距离,做好标记,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当胃管插入14~16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将胃管迅速送入胃内。
  2.2 操作技巧
  昏迷患者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当插到15cm(会厌部)时,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
  3 插管中注意事项
  3.1 注意食管的3个狭窄
  插管动作要缓慢,轻稳,特别是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时,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3.2 密切配合
  用听诊器置于胃部听气过水声,至少有两人分别听到气过水音后灌入,以免发生意外。插管时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分工明确。操作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暂停插管,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操作。
  4 鼻饲管的固定
  传统固定鼻饲管的方法是用胶布固定于鼻翼两侧,随着时间延长,胶布黏度减轻,并在鼻翼和面颊部形成胶布痕迹很难去除,另外胶布紧贴在鼻腔前,通气会受到影响,使患者感到不舒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翻身咳嗽时易导致胃管脱出,故我科现不采用此法。可以先用膠布将胃管近鼻孔处缠绕1周,然后用绷带在胶布处交叉打结后再经耳后于下颌处打结固定,或直接用系带打一个活结套在鼻饲管近鼻翼前,系带绕脑后打结固定。
  5 鼻饲方法及饮食
  用注射器分次灌注,每次灌注前应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确定无误后,方可灌食。鼻饲时尽量抬高床头,使之成30°~60°角。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半卧位,头偏向健侧,防止反流误吸。鼻饲后30 min不要翻身和搬动患者。每2~3小时灌食1次,每次不超过200 ml,每日流质总量1 200 ml,温度应接近体温:38~40℃,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胃肠不适,腹痛腹泻等。两次之间可适当补充水分或果汁。用药时应先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灌入。灌入前后均应灌入少量温开水。鼻饲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一些老年患者因长期鼻饲混合奶,而产生便秘和腹泻,混合奶虽然热量高,但营养不够全面,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适当加入一些果汁、菜水、豆汁、鱼汤、鸡汤、植物油等,以使营养全面。
  6 留置鼻饲护理
  6.1 一般护理
  6.1.1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抵抗力下降,易引起肠道感染,故操作前应先洗手,注射前后,应用温开水冲净胃管,以免食物在胃管内腐败变质。 6.1.2 胃管的护理:胃管插入后应妥善固定,胃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患者如有躁动,应适当予以保护性的约束,注意松紧适宜,定时放松,并做好解释工作,以免患者自行拔出胃管。
  6.1.3 由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予以口腔护理2次/d,并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的情况。
  6.2 常见并发症护理
  6.2.1 腹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20例出现腹泻,原因多为消化不良,其次是灌注器具被污染。所以应注意:①鼻饲前要给试验餐液20~30 ml,待胃肠功能适应后再给予正常的鼻饲液。②每次的鼻饲量不得超过200 ml,做到少量多餐。③鼻饲液必须现配现用,一切容器要经过消毒处理。
  6.2.2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鼻饲液大多为少纤维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弱,致使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因此,应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定时给予缓泻剂,适当调整食物纤维含量,防止和减少便秘的发生。
  6.2.3 严重脑卒中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失衡,血管收缩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从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过多的胃内容物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脂肪和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因此脑卒中的患者要少量多餐,必要时给予胃黏膜保护药或胃动力药。
  7 拔管
  用止血钳夹紧胃管开口端,拔至咽喉处时快速拔出,以免液体滴入气管。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来决定胃管留置时间。一般先留置1周后拔出,看胃管的软硬程度,无变化的延长1周,再逐渐延长留置时间。胃管硬的患者,留置时间不可过长,一般每10天更换一次。否则胃酸腐蚀胃管,胃管变硬,有损伤胃黏膜的可能。
  8 体会
  胃肠道内营养的供给是人类固有的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最佳途径。尤其在疾病状态下,尽早采取胃肠内营养,对恢复和维持胃肠道功能,减少静脉营养费用有益。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期昏迷,失去咀嚼和吞咽功能,无法由口进食,且此类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情长,失血多,兼有营养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丢失量增多等特点,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必须进行鼻饲补充营养。
  参考文献
  [1]苏素.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2,15(1):16.
  [2]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3.
  [3]梁海燕,许克虹.鼻饲病人发生误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3,3(27):37.
其他文献
【摘 要】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的关于防病养生的理论,即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的防治。运用这些理论能够指导现代人们的养生,特别是其“治未病”思想对临床亚健康工作的防治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卷1,2主要写的就是养生和阴阳五行学说,本文主要就这两卷来探讨《黄帝内经》的一些理论对于现代亚健康防治的研究。  【关键词】 《素问》亚健康 养生 治未病  1 《内经》
采用优选延拓方法对西昆仑地区的航磁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得清楚醒目的浅源航磁异常分布图.进而在优选延拓的基础上,应用线性梯度图像增强技术增强线性构造,识别了有磁性反映的
水布垭地下厂房处于软硬相间岩层中,软岩置换对保证施工稳定及运行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比较了不同置换开挖顺序、初始应力场作用和底板混凝土回填等几种方案下洞室群的变形及
利用Visual dBase 5.5和Visual Basic 语言完成了全国主要大中型金铜多金属矿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CRGD1.0)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并将所收集到的约30个大中型金、铜、多金属矿田/床
<正>本文考察了日地空间物理环境对人类攻击性情绪的影响。地球空间物理环境随太阳活动性的波动给人体的生理活动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地磁活动会对人体内分泌水平及神经系统具
会议
独立董事制度是最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着重论述了独立董事的地位与作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与对策三个
词汇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但是记单词不得法、词汇学习效果欠佳、词汇量匮乏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文章结合理论和实践,阐述了构词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
本文从服务水平、文献利用、馆员业务技能三方面叙述了图书馆流通部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应从领导观念、人员培养、宣传馆藏等方面加强和提高服务工作的措施.
【摘 要】 目的:引进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少量颅内出血患者的可行性护理,缩短留置的硬通道引流时间。方法:对52例颅内出血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注重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结论:52例颅内出血的患者在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同时联合临床科学护理,提高了急诊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