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uszk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父母都希望有那么一个暂停键,在孩子大喊大叫、胡搅蛮缠的时候,按下之后可以立马生效。那么,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键存在呢?其实,爸爸妈妈们手里还真握有这样一个东西,如果用得好,那就是神器!而这个东西就是“立规矩”。立规矩可以为孩子打下好的人生基础:长大后往往身心健康、善于与人交往、做事条理性强、独立性强。而没有规矩的孩子往往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别人的感受、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抗挫能力。以下我们分享4大招数,帮助父母给孩子立规矩:
  一、规矩清晰易操作
  ①设立清楚可操作的规矩,而不是模糊的指示。比如“你在家里要懂事”就是比较模糊的指示,而“在家里不能尖口叫”就更加清晰,也能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行动。
  ②讲清楚不守规矩的后果。比如睿睿妈妈就明确告诉睿睿,如果睿睿不遵守约定,那么他“今天晚上就不能玩iPad拼图。
  二、根据年龄设立不同的规矩
  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应用不同的规矩,下面概括的一些原则可以帮助您了解:
  一到三岁:孩子能够回应“不”字(“不可以打人”),也能了解他们不听话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你打人,你就要一个人去卧室待着?)。父母可以对乱发脾气、打人等不良行为以及碰电插头等危险情况设立规矩。
  四到五岁:孩子更加清楚不守规矩的后果(“不准玩游戏”)及原因(“因为你打人别人会很,痛”)。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如何:善待朋友、回应权威、做家务等。
  六到十一岁:孩子将精力更多投入到外面的世界,如学校、活动、朋友等。设立规矩将围绕着:学校的课业、找同学玩等(比如如果没有完成作业,就不能够出去找朋友玩)。
  十二到十八岁:孩子更加独立自主,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自觉设立规矩。主题围绕着:人际关系、价值观、时间安排、长期目标等。父母还可以通过分析让孩子知道可能承担的后果是什么(比如如果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学习,就可能无法考上好大学)。
  三、言行一致,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天生是个“模仿者”。孩子会观察父母的言行,并学习父母是怎么对待规矩的,然后不管好坏,照单全收地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违反规矩要主动承担违规的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违规是要接受惩罚的。
  四、帮孩子将规矩内化
  制定好规矩,父母还会有这样的烦恼:“规矩定好后,孩子头几次还遵守,后来慢慢地又打回原形了。”建议父母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定这个规矩,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从而让规矩内化为孩子的行为准则。
其他文献
百花村教会座落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周围重峦叠嶂,岩陡林密,交通非常不便,常年很少有外人到这里来。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基督教就传入到此地,从此福音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我的老伴张现洲老牧师,于1995年12月27日安然归主怀。这天中午他还和全家人共进午餐,谈笑风生,到下午7点钟他就离我们而去。他走得太快,我们毫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慢慢平静
本文在分析江苏省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结构变动趋向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内部特征,并对今后经济结构优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从影响城市发展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出发,综合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将城市的发展粗分为:极化阶段和扩散阶段。并根据城市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提出城市各阶段的发展
基于农业发展之上的乡镇企业,受限于农业发展,同时又影响着农业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
三峡水库的兴建对长江流域生态与环境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涉及因素众多,地域广阔,时段持久,而且各因子间相互渗透,关系复杂,利弊交织。但就整体而言,其环境是符合持续性要求的。
为了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需要,必须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特色谋发展的发展思路,确定了现阶段地方本科
我来了 带着许久的期盼 我来了 带着世俗的疲劳 我来了 带着艰难 带着忧伤 带着不安 我来了 来到爱的里边 我们都来了 乃是爱的召唤 爱的拣选 爱的成全 你和我 我与你 我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