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份宽容就多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天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性格和品质十分重要。做为父母和教师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和气待人;要教育孩子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学会宽容别人这一优良品质,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宽容是生命中的基础,拥有宽容的孩子,更能和其他孩子友好的相处,更容易在孩子们之间获得友情,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会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收获快乐和幸福,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宽容呢?我简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让孩子认识到宽容的重要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大家必须具备的道德水准,宽容,它包含着理解、尊重,有了理解、尊重,就会有谅解,有同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就少一分误解,多一分融合。宽容,是我们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讲讲宽容的好处,如宽容能使人性情温和,能化解许多无谓的矛盾。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因为他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并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有好地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多让孩子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宽容。在教育孩子中,还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有关宽容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宽容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为学生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宽容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要检查自己行为”。父母让孩子学会宽容,首先自己应该有宽容的品质。如果父母本身没有学会宽容,不接受他人意见,总是独断专行,不给他人改过的机会,或者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孩子就不能学会宽容。其次是老师,若老师能够宽容、大度,遇事果断不计较,与邻里同事融洽相处,学生就会学着去做,也能照样子处理好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和善,宽容。因此,想要培养孩子的宽容心,首先父母和老师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妥善处理,与邻居,孩子之间能够好好的相处,遇事替他人着想。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怎么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呢?在生活中有的家长态度比较凶,比较蛮横,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经常在孩子面前埋怨亲人朋友的不对,与同事和邻居相处的也不融洽。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逐渐也会学之,慢慢的变成一个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的人。因此作为孩子的表率,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宽容的人。
  三、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之所以不能宽容的对待他人,是因为他不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他体验他人不被宽容的情感,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与同学朋友在一起,应该学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己之心宽人”,遇事能够换位思考一下,多给人一份宽容和理解,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不小心伤害到了别人,而别人不原谅自己,以后也不和自己玩了,那自己的感受如何呢?通过类似的情况换位思考,使孩子们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感受,站在父母的角度体验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站在老师的位置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理解同学的可爱。要让孩子学会有体谅之心,有宽容之心,有忍耐之心,从而宽容的对待同伴。家长和教师亦是如此。如果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是遇到一些不够宽容的人和事时,做为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让孩子表述完,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不愉快的事情时,家长和老师的心里也很不舒服,这样便会赢得孩子的信任,之后再与孩子一起分析此事情,家长和教师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帮助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有了换位思考的体验,自然就会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了。家长和教师还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让孩子从思想上得到认识,真正的学会理解他人。理解是不需要时间的,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想去理解别人,才能更深度的看到别人。为对方着想,是为人处事最朴素最稳妥的方法。
  四、在自省中学会宽容
  许多孩子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想自己怎么样、怎么样,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其实,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错误而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所以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教会孩子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宽容和理解比自己强的、比自己差的同伴,不笑话比自己差的同伴,更不要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真正做到向“强”的同伴学习,帮助“差”的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在交往中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同时还要教育孩子遇事先不要急着责怪对方,怨恨别人,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多反省自己,就会理解他人。要时刻提醒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人生的道路上,缺点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和同学,他人交往中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没有必要去计较。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矛盾才不会产生,多谅解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的理解,也就是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学校,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当然,宽容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对朋友的退让,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教育孩子遇事要多想想自己错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别人,让孩子在自省中学会宽容。
  总之,教会孩子宽容,会让孩子的人品更加高尚,可以让孩子能轻松面对很多事情,使孩子的身体和心里都会更健康,让我们立即行动吧,为培养孩子宽容大度的好品质而努力吧!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精进学习能力。综合考虑我国小学生整体情况,新版《课程标准》就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中,新版《课程标准》还强调:“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
期刊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为: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有以下几个子目:“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考”“伟大的友谊”“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前两个子目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分析了主客观条件,最后一目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
期刊
一位著名的外国教育家提出了“没有了爱就没有了教育”,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班主任必须懂得“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的道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管理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切身体会到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深刻影响,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良好沟通,彼此交心,构建和谐班级  如果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就没有爱的琼浆玉液,去
期刊
中国经济大发展,劳动力大迁徙,催生了一个时代的产物——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等隔代抚养,或者是亲戚朋友托管,各种原因导致行为习惯偏离正常的社会要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校的风气、社会的稳定、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突出表现  大观完小位于隆回县岩口镇九龙山脚下,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完小,目前16个班,教师30人,学生1028人
期刊
《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定义体现了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模块,语文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中应有集中突出表现。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高扬人文主义的大旗,体现以人为本的教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小环境,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面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深入了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依据揭示的问题深入研究应对的有效策略,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强化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帮扶力度,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家校联合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一、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家长的责任意识有偏差  调查结
期刊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今的语文课堂,朗朗书声代替了往日的问答分析,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呈现出勃勃生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习语文的空间扩大了,文本的阅读量增加了,拓展阅读的途径拓宽了,社会阅读的阅历丰富了。照理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应有大幅度的提升。可是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作文要么是词汇贫乏、内容“假大空”;要么就是各类《作文选》的翻版,尽是套话,没有一点生机与鲜活的事例。有的学
期刊
多年前,我跟咱们市一所重点高中的校长谈及“我虽然是一个‘厉害’的老师,可是我对学生不打不骂”时,他讳莫如深地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心源伤害更可怕”。我当时就一怔。那次,我第一次听到“心源伤害”这个词,并且根据当时的语境一下子就得其真意。  我们一起来做一下攻略:“心源”一词来自佛教,意即“视心为万法之源”;“师源伤害”是指“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
期刊
伽利略曾经响亮地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小树要长大,种子要发芽,自主课堂也要成熟。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给努力寻找自主学习的生长点。自主学习作为注重个性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存在着一种“自流”和“发炮”的现象,问题的根结在于,面对这些看似纷繁芜杂的“自主课堂”,关键就看我们教师怎样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对其进行有效的引领和整和,使之“行散神聚”。只有合理地开发教育资源,对学生进
期刊
社区教育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社区教育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加强社区教育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步骤。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