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y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围绕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高职;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机械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48-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企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可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
  一、高职机械类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不够系统、合理,未能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不够精减,未能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单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能力训练模式有限,反复训练不够,不利于逐渐强化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养成;实践课题一刀切,缺乏层次针对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三)实践场所相对较少且不开放,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创新气氛不足;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密切,未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缺少“真刀真枪”实战的实践平台。
  (四)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单一,不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缺乏激励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热情。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高职机械类专业培养的是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重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1.重构课程体系,增加创新类课程
  依托实践体系构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专业基础课构建为一门新课程——机械设计;增加了创新类课程——产品创新设计课程实训,介绍了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该课程实训的题目可由学生自定,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设计,允许不同的设计者得到不同的结果,鼓励学生多作设计演讲和设计阶段性总结。
  对同一门课程实训,同时设计两套或更多套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如在机械设计课程实训中,布置两个题目,一个是设计一台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另一个是设计一台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虽说都是设计齿轮减速器,但后者涉及的知识更多,设计更复杂,题目更难。青年人都比较自信,不甘居于人后,很多同学都主动选择更难更复杂的题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在课程实训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勇于进取,就会深入探究,就会想到要去超越,创新也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
  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对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删除验证型实验,保留应用型实验,增加创新型实验。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操作,不仅使学生取得直观的、动态的、规律性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以达到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其逐步形成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循序增加实验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引导学生自主实践,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己确定实验方案与方法,选用设备、工具等,建立实验条件,并自己得出结论。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更促进了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重视对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育,鼓励教师通过学历进修、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国内外访学等形式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有行业影响力和专业竞争力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团队。注重聘请能工巧匠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工作,有效利用校外优质人才资源。
  (三)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我院机械工程系的校内实训基地集教学、生产、技能培训为一体,拥有CAD/CAM技术中心、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中心、焊接技术中心和机械基础技术中心等五个实验实训基地。它们体系完备、设备先进,为开展创新型专业教学实训以及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工程实践锻炼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机械工程系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特略精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企业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协议,为90%以上的学生提供校外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岗位。机械工程系开展工学交替的生产实习,使学生亲临企业生产环境,强化了专业能力,同时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机械工程系还建立了焊工等技能大师工作室,汇集了多名国家技术能手和省级技术能手,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示范点,完善和整合CAD/CAM技术中心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并以此为依托成立大学生创新中心,定期开放,欢迎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四)创新实践能力训练模式
  1.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机械工程系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2.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各种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建立相关的技能鉴定中心。机械工程系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焊接、数控车操作工、数控铣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电加工机床操作工等工种的培训和鉴定资格,学员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可取得相应工种上岗证或初、中、高级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活动
  我院机械类专业的科技社团有机械创新协会、前沿数控协会和焊接协会等。各社团都能经常化、制度化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定期举办讲座,邀请协会的指导教师介绍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工制作作品,既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又增强了动手能力,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定期进行学习交流,互相学习与借鉴,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健全考核与评价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与评价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应能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有效地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追求全面发展。改革考核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既考核作业质量,实验、实训操作水平,又考核整个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改革评价方法,采取由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三方共同组成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三、结语
  机械工程系学生在历届广西、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技能大赛中成绩骄人。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九年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地域遍及全国各地,毕业生因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供不应求。不少毕业生作为技术骨干被单位派往国外深造和工作。实践证明,上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23.
  [2]强建国.机械原理创新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6).
  [3]胡清,易飚.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5):24-26.
  [4]李业农.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6):54-57.
其他文献
关于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知识的教学方案很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为了制定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措施,学生学习的想法和态度的信息研究是现代教育改革更新必不可少的.
为明确冷压缩机整机温度场分布,寻求最优冷却设计参数,本文以理化所自主研制的冷压缩机为背景,对冷压缩机进行传热与温度场分布分析.基于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涵盖
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具体措施是抓课堂质量,以互联网为依托,营造好的学风,家长协助,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中国的食品质量是好的,安全水平是完全可以放心的。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9%以上。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它需
高中化学是高中设置的一门主课,也是高中三年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不断在进步中变革。化学的课堂教学从原先传统的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日韩条约”是美帝国主义一手策划的一个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侵略条约和战争条约,它的矛头是针对革命日益高涨的日本人民、朝鲜人民、越南人民、亚洲各国人民的,尤其是针
本文基于Mixture模型,以油雾-空气混合物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数值计算重载机车齿轮箱径向迷宫密封的内部流场和泄漏量,研究径向迷宫的密封机理,分析节流齿啮合深度对密
在梳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依据课程目标以及教师实际教学经验,对古诗文的学习提炼出几个关键词。不难发现,前三个学段对古诗文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诵读积累、粗
期刊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真实描述了实际表面的反射特性,本文用BRDF表面代替传统的漫反射和镜反射表面研究了富氧燃烧过程中壁面对非灰气体辐射传热的影响.本文选取刚玉板(Al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