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鲁迅先生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y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当然是按照四九年后官方钦定的顺序排列:“鲁、郭、茅,巴、老、曹”之类,我记得最后还有赵树理的照片——平心而论,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分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是相貌堂堂。反正现在男男女女作家群,恐怕是排不出这样的脸谱了。
  可是我看来看去,看来看去,还是鲁迅先生样子最好看。
  五四那一两代人,单是模样摆在那里,就使今天中国的文艺家不好比。前些日子,我在三联买到两册抗战照片集,发布了陈公博、林伯生、丁墨村、诸民谊押赴公堂,负罪临刑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一个个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照片上却是没有丢书生相貌的脸。我斗胆以画家的立场对自己说:不论有罪无罪,一个人的相貌是无辜的。我们可能有资格看不起汉奸,却不见得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的样子。其中还有一幅珍贵的照片,就是周作人被押赴法庭,他穿件干净的长衫,瘦得一点点小,可是那样的置之度外、斯文通脱。你会说那种神色态度是强作镇定,装出来的,好的,咱们请今天哪位被双规被审判的大人物在镜头前面装装看,看能装得出那样的斯文从容么?
  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这个词用来指鲁迅,什么意思呢?我只好试着说下去,看看能不能说出意思来。
  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当年中间偏左的一路,譬如七君子,譬如杨杏佛、李公仆和闻一多,更别说真正造反的大批左翼人士与共产党人,则要论胆量,论行动力,论献身的大勇,论牺牲的壮烈,更在鲁迅之上。或者说,以上人物多是政治家,鲁迅先生是文人、作家、思想家——这说法也对也不对。须知民国是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书生问政,书生干政,多得是,譬如傅斯年本职就是教授。和民国许多文人一样,鲁迅一辈子叫喊国事天下事,可是你说他热衷政治,他既不入国共两党,也不做官;你说他是个文人,他却私下和当时的乱党交接甚密,还入过左联。就拿他常被通缉这件事来说,将鲁迅和政治家比较,也不算怎样地不恰当。
  据说,白色恐怖时期,鲁迅曾经认真地向革命者打听严刑拷打究竟怎样滋味,可见他是准备吃苦头的。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横竖死了算了。然而他到底从未挨过整,挨过打,没蹲过一天班房。我们渲染他怎样地避难、逃亡,其实那正是鲁迅的奢侈与风流。鲁迅属蛇,蛇最会逃,而且逃到租界去。
  什么叫做“好玩”?“好玩”有什么好?“好玩”跟道德文章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要强调鲁迅先生的“好玩”?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谓“好玩”一词,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超越层层叠叠仿佛油垢一般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直接感知那个人——当我在少年时代阅读鲁迅,我就会不断不断发笑。成年以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我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来读去,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我相信,他这样写,知道有人会发笑。
  随便举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吧,在《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中,记录宋庆龄通知鲁迅说,萧伯纳到了上海了,正在哪里吃饭,问他愿不愿意去见见。鲁迅于是写道: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
  什么意思呢?没有什么意思,但这里面有一层需要说却又不好说、说不好就很不好玩的意思。什么意思呢——萧是大人物,鲁迅知道自己也是大人物,不去見,或赶紧去见,看得很重,或存心看轻,都没必要,都不恰当,都不大方。其实鲁迅是想要见见的,又其实不见也无所谓。现在人家来了,邀请也来了,那么:有这样的要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吧。
  这意思很深,也很浅,很率性,也很得体,他当时那么想了一想,事后这么写了一笔,很轻,很随便,用了心思,又看不出怎样地用心思,然而有这么一笔在——后来便写他去了,居然坐在那里看萧和众人吃饭,等等等等——这就是我所谓的好玩,很不起眼的两句话,我年轻时读到,不注意,中年后读到,心里笑起来。
  最近我弄到一份四十多年前的内部文件,是当年中宣部为了拍摄电影《鲁迅传》,邀请好些文化人的谈话录,当然,全是文艺高官,但都和老先生认识,打过交道。我看了有两点感慨。一是鲁迅死了,怎样塑造他,修改他,什么要重点写,什么不可以写,谁必须出现,谁的名字就不必点了,等等等等,这就可见我们知道的鲁迅,是硬生生塑造出来的。第二个感触就比较好玩了: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夏衍是老先生讨厌责骂的四条汉子之一,他也说:老先生“幽默得要命”。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就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唐■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幅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谈细节),还说,譬如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除了鲁迅深恶痛绝的一些论敌,他与许多朋友的关系,绝不是那样子黑白分明。   在回忆老先生的文字中,似乎女性比较地能够把握老先生“好玩”的一面。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江南的说法,他是个极喜欢讲“戏话”的人,连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那种仁厚与得意!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地随时随地讲“戏话”。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快感。
  我们再回头看看清末民初及五四英雄们——康有为算得是雄辩滔滔,可是不好玩;陈独秀算得鲜明锋利,可是不好玩;胡适算得开明绅士,也嫌不好玩;郭沫若算得风流盖世,他好玩吗?好笑倒是有一点;茅盾则一点好玩的基因也没有;郁达夫算是性情中人,然而性情并不就是好玩;再说周作人,他的人品文章淡归淡,总还缺一点好玩,论境界,我以为比他哥哥的纵横交错有声色,到底窄了好几圈,虽然这样说法不免有偏爱之嫌。最可喜是林语堂,他在当年乱世提倡英国式的幽默,给鲁迅好生骂了好几回——顺便说一句,鲁迅批判林语堂,可就脸色端正,将自己的“好玩”暂时收起来——可是林语堂自己平时并不真好玩,他或许幽默的吧,但毕竟偏于西化之后的种种自我教养,与鲁迅那种天性里骨子里的大好玩,哪里比得过。这样地比下来,我们就可以从鲁迅日常的滑稽好玩寻开心,进入他的文章与思想。
  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大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 ”,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 ”,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鼓吹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前面说了,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鲁迅之下,时或犹有过之。然而九十多年过去,我们今天翻出来看看,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及不过鲁迅,不是主张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為老先生不流露。这不流露,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就像他讲笑话,自己不笑的。
  我们单是看鲁迅各种集子的题目,就不过是捡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一派游戏态度,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又高明。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一看之下就想读,譬如《论他妈的》、《一思而行》、《人心很古》、《马上支日记》等等等等,数也数不过来。想必老先生一起这题目,就在八字胡底下笑笑,自己得意起来。《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
  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也是人格的维度——愤怒,但是同时好玩;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却忽然话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维度与张力。他的语气和风调,哪里只是激愤犀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深沉厚道,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调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如涉及学问或翻译;忽而精深苍老,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柔伤感,如《朝华夕拾》;而有一种非常绝望、空虚的况味,几乎出现在他各个时期的文字中——尤其在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中,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有朋友会问:鲁迅怎么算好看呢?怎能用好玩来谈论鲁迅呢?这是难以反驳的问题,这也是因此吸引我的问题。这问题的可能的答案之一,恐怕因为我们这个世代,我们的文学,越来越不好玩了。
  (李昭瑾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笑谈大先生》)
其他文献
@小蘑菇  我的前男友,特别直截了当不要脸。我比他大三岁,从他大三的时候就跟他在一起,养了他大學的最后两年。  后来他大学毕业,刚工作了半年,就跟我提了分手。  原话是这样:“我们分手吧。老实跟你说,我还是想找个北京户口的。”  后来我才发现,他工作的那个事业单位有几个户口名额,他没争取到,没多久就跟我分手了。  @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我和你讲过多少遍了!我们分手了!我是00年的,你是98年的!是
在写《北京折叠》的时候,我曾预测了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后造成的社会影响。当时,我原以为受冲击最大的是底层劳动力,但按照目前的技术趋势看,反而是初级和中级白领的工作最容易被取代。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底层劳动力只有工厂工人容易被取代,而服务业从事者反而很难被取代,因为机器人的灵活性不如人,非标准工作环境会让机器人无所适从。  但相对而言,很多白领工作因为工作环境简单、工作内容重复、基本上是与数据和文
一勺一世界
《淳化阁帖》另称《淳化秘阁法帖》,是我国法书丛帖之祖,开创了刻帖的先河,堪称集书法之大成。所谓法帖,就是古代著名书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然后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出秘阁所藏历代名家法书,令翰林侍书王著编成《淳化阁帖》,全帖共十卷,刻于枣木板上,宋太宗拓成阁帖赏赐近臣,后木板毁于火,故传世初拓本被称为祖帖,传世极少。2003年,上海博物馆以450万
从塞北戈壁到嘉峪关口  从河西走廊到酒泉郡  大风阵阵,黄沙弥漫  你想起张骞的使队  苏武的羊群  一些和云一样遥远的事情  你莫名其妙又想起了马丁路德  但并没有,哪怕一点点豪迈之情  ——那些沙地上的野花  多么像  昔日寒窗下的小兒女啊
這是的一对相敬如宾,会琴棋书画的猫鼠组合。由法国阿维尼翁(Avignon)的 Fred Saurel创作。  (作者还不忘给自己画了一张“鼠像”)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說,大雪天,他去武夷山拜访止止师,逮肥兔一只,将野兔肉切成薄片,在锅中涮,这恐怕是随笔所记录的几个最早吃火锅的人了。  吃火锅,涮肉,最大的阻碍就是烫,还要蘸佐料。食者爱不释口,烫却是口中打着旋儿,真是又麻又辣又烫,欲罢不能。  烫是一种特殊的际遇。  梁实秋小品里,写一个吃汤包的人,不小心将汤汁溅到别人身上,却浑然不知。  汤包里的汤,为什么会噗然爆出?现在想来,就一个字
在我50岁生日前后,我变得比以前更加注意时间的流逝,内心深处能觉察到一种最原始的认知,认知到我剩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这种感觉蔓延到了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并决定着我在每一刻会如何反应。这让我对每一个体验、每一个觉醒(老天,我还活着,我今天还有机会能够做好它)都有更多的感触和欣赏。  我仍然试着去接受一切经历,甚至包括那些负面的。我总是会花这个时间——即使只是早晨的一分钟——缓缓呼吸,让自己感受到
不知何时起,“珍惜请你到家里吃饭的人”,成了网上一句流行语,感动了许多人。  如今朋友聚会,虽然也有邀约至家餐聚的,但更多更流行的,是聚会之后,一起下馆子。  曾经,在北京,在家里请客,才是正道。就像我们在过去的小说、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请客就是买瓶老酒,买点菜回家做,几个家常小菜,天南海北聊去,其乐融融。  1985年秋天我到北京求学,我还是个囊中羞涩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在学校,三年级之前,除非来
对很多事物的了解乐于停留在表面,并非缺乏深入的能力,也不是没有时间上的耐心。相反,对于任何事从来都是耐心大于勇气。那么,满足于围绕着一个花园反复徘徊而无意叩门的喜悦,是出于担忧甚至恐惧,还是不愿意接受一种更亲密的关系?我们从他者的世界里能够获得什么呢?我们的期待又是什么?仅仅是一种全新角度的观照么?还是企图在他者身上看到自己的投影?历史,哲学,艺术,流动着的城市,一场音乐会,一个故事,所有熟悉和不